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61498发布日期:2023-10-26 14:2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


背景技术:

1、物理钉压打孔或锤压压实方式,采用机械设备,通过握力、臂力或击打进行贯穿式打孔或锤压,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然而现有的机械设备都只具有单一的作用,只能完成一种针对性的工序,打击力不可控,设备用途单一,种类繁多,设备储存空间占用较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复杂繁琐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可以适应性调节打击力的大小,适用于多种施工场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包括:

3、安装座;

4、摆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前端的打压杆,所述打压杆的前端延伸出所述安装座;

5、用于通过竖向移动带动所述打压杆摆动的从动件,所述从动件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中部、且一端与所述打压杆连接;

6、用于带动所述从动件竖向滑动的主动件,所述主动件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中部;

7、用于打压所述主动件以驱动所述主动件竖向滑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打压块,供所述打压块连接并带动所述打压块沿周向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高度可调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后端上部,所述主动件为弹性件,所述主动件的顶端形成有供所述打压块打压的打压面,在所述转轮调节至不同高度状态下,所述打压块均满足随所述转轮转动至所述主动件的上方时均正对于所述打压面。

8、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以及间隔连接在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个竖板,所述打压杆的后端夹设在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均竖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之间,且所述从动件分别与所述打压杆和所述主动件铰接,以将所述主动件的竖向运动转换为所述打压杆的上摆或下摆运动。

9、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从动件为竖向设置的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与所述打压杆枢接连接;所述主动件为竖向设置的主动齿条,所述主动齿条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在所述主动齿条以及所述从动齿条之间。

10、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打压杆夹设于两个所述竖板之间的部分沿轴向开设有限位通槽,两个所述竖板相对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通槽上穿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相对向外分别插设至两个所述限位孔。

11、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从动齿条上分别面向两个竖板的位置均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竖板的相对内侧开设有供对应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

12、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从动齿条的底部上分别面向两个竖板的位置均形成有一凸起,所述打压杆的后端连接有两个耳板,两个所述耳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从动齿条穿过的空间,两个所述耳板上均开设有供对应所述凸起穿过的通孔。

13、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主动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动齿条顶部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端延伸出两个所述竖板并延伸至所述转轮,所述缓冲板的顶面形成有所述打压面。

14、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缓冲板与所述主动齿条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5、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打压杆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有锤头,在所述第一弹簧复位状态下,所述打压杆的前端处于翘起状态。

16、本发明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转轮的轮轴一端套接一把手,另一端套接有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为z形板,所述升降板的第一翼缘板延伸至所述轮轴的外端,所述轮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翼缘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高度可调地插接于两所述竖板之间,所述主动件偏离所述轮轴,所述打压块至所述轮轴的距离与所述升降板至所述主动件的距离适配。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8、1.通过所述转轮的高度调节,调节打击力的大小。

19、2.通过设置所述主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以及所述齿轮,将转轮的转力转换为驱动打压杆的驱动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以及间隔连接在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个竖板,所述打压杆的后端夹设在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均竖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之间,且所述从动件分别与所述打压杆和所述主动件铰接,以将所述主动件的竖向运动转换为所述打压杆的上摆或下摆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为竖向设置的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与所述打压杆枢接连接;所述主动件为竖向设置的主动齿条,所述主动齿条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在所述主动齿条以及所述从动齿条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压杆夹设于两个所述竖板之间的部分沿轴向开设有限位通槽,两个所述竖板相对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通槽上穿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相对向外分别插设至两个所述限位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条上分别面向两个竖板的位置均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竖板的相对内侧开设有供对应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条的底部上分别面向两个竖板的位置均形成有一凸起,所述打压杆的后端连接有两个耳板,两个所述耳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从动齿条穿过的空间,两个所述耳板上均开设有供对应所述凸起穿过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动齿条顶部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端延伸出两个所述竖板并延伸至所述转轮,所述缓冲板的顶面形成有所述打压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与所述主动齿条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压杆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有锤头,在所述第一弹簧复位状态下,所述打压杆的前端处于翘起状态。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的轮轴一端套接一把手,另一端套接有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为z形板,所述升降板的第一翼缘板延伸至所述轮轴的外端,所述轮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翼缘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高度可调地插接于两所述竖板之间,所述主动件偏离所述轮轴,所述打压块至所述轮轴的距离与所述升降板至所述主动件的距离适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力式多功能转轮打压装置,包括:安装座;摆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前端的打压杆,所述打压杆的前端延伸出所述安装座;用于通过竖向移动带动所述打压杆摆动的从动件,所述从动件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中部、且一端与所述打压杆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从动件竖向滑动的主动件,所述主动件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中部;用于打压所述主动件以驱动所述主动件竖向滑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打压块,供所述打压块连接并带动所述打压块沿周向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高度可调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后端上部,所述主动件为弹性件,所述主动件的顶端形成有供所述打压块打压的打压面,通过所述打压装置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钰,郭靖,唐立宪,朱嘉晨,姚振亚,刘威,刘超,王锐,陈康,叶浩,周杰,康黎明,葛维帅,宋周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