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6426发布日期:2023-12-15 19:1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门把手、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大众化及普及化的发展,车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然而当外部环境光线较暗时,例如在地下车库没有灯光或在夜晚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无法快速的找到车门把手的位置,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门把手、门及车辆。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把手,包括基座、把手和发光元件;

3、所述基座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把手与所述基座通过连接件连接;

4、所述基座或所述把手设有所述发光元件。

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朝向所述把手的一侧设有第一透光部,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透光部连接形成发光装置,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部朝向所述第一透光部;

6、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透光部后射向所述容纳槽的开口。

7、进一步地,当所述把手收到特定信号,根据特定的时段或特定的环境时,所述发光元件亮起。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部为透光件。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部与基座之间的连接方式至少包括带件注塑、双色注塑或卡接中的任意一种。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部与所述把手之间的连接方式至少包括带件注塑、双色注塑或卡接中的任意一种。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部为透光材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部背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设有透光涂层或不设透光涂层。

13、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组。

14、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开口的边缘设有卡框,所述卡框的边缘设有软垫。

15、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包括门本体和所述门把手;

16、所述门把手设置在所述门本体上。

17、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所述门把手。

18、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基座或把手上设置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基座和把手之间的射出,另外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能够将把手照亮,以使得用户在光线昏暗或漆黑的环境下能够快速确定把手的位置,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同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不仅能够对把手的位置起到指示,而且能够提升把手的美观性和氛围感。

1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把手(200)和发光元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朝向所述把手(200)的一侧设有第一透光部(400),所述发光元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部(400),所述发光元件(300)与所述第一透光部(400)连接形成发光总成,所述发光元件(300)的发光部朝向所述第一透光部(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把手收到特定信号,根据特定的时段或特定的环境时,所述发光元件(300)亮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部(400)为透光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部(400)与基座(100)之间的连接方式至少包括带件注塑、双色注塑或卡接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部(400)与所述把手(200)之间的连接方式至少包括带件注塑、双色注塑或卡接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300)为led灯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的开口的边缘设有卡框(700),所述卡框(700)的边缘设有软垫(800)。

9.一种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门把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门把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把手、门及车辆,属于门把手技术领域。门把手包括基座、把手和发光元件;基座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把手设置在容纳槽中,把手与基座通过连接件连接;基座或把手设有发光元件。本发明提供的门把手中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能够将把手照亮,以使得用户在光线昏暗或漆黑的环境下能够快速确定把手的位置,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双,谢佑祥,周校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维高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