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0918发布日期:2023-07-06 00:4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特别涉及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


背景技术:

1、我国碰撞安全法规中,对于碰撞试验中后车门是否可开启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车门的装配是汽车设计至关重要的课题。其中,车门铰链就是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车门铰链将车门和白车身连接,在车门的开闭运动中起转向的作用。因此铰链的强度和寿命直接影响着车门甚至整车的性能。而铰链加强板正是有助于铰链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增长的零部件,但是加强板多采用u形结构支撑能力有限,当一侧结构出现变形,另一侧将会受到影响。经过检索后发现,申请号为cn201420311336.5的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存在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各自呈m形,增加单个支撑板的抗变形能力,且单个支撑板出现变形,不会造成装置两个均变形的问题,同时通过水平板增加安装板的抗变形能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包括:

3、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向板,所述侧向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所述安装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片;

4、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转动片、第二支撑板与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表面与转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转动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片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销钉。

5、根据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所述水平板的左表面与安装板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加强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

6、根据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所述凸块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侧表面。

7、根据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与安装板的外表面接触。

8、根据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所述限位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限位片的内表面与转动片接触。

9、根据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所述转动片的右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呈弧形,所述转动片的右表面与安装板接触。

10、根据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

11、根据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销钉孔,所述销钉孔与销钉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板与销钉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12)的左表面与安装板(7)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加强板(8)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1)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一螺纹孔(3)位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11)的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11)均与安装板(7)的外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6)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限位片(6)的内表面与转动片(5)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片(5)的右表面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呈弧形,所述转动片(5)的右表面与安装板(7)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销钉孔(13),所述销钉孔(13)与销钉(10)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板(12)与销钉(10)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铰链加强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向板,所述侧向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所述安装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片,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转动片、第二支撑板与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表面与转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转动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片分别与第一支撑板。上述结构,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各自呈M形,增加单个支撑板的抗变形能力,且单个支撑板出现变形,不会造成装置两个均变形的问题,同时通过水平板增加安装板的抗变形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猛,董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讴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