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限位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8609发布日期:2023-09-09 20:5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限位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门限位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门限位结构的作用是限制车门打开的程度,能够防止车门开得过大,同时,可在需要时使车门保持开启,避免车门受到外力被关闭。因此,车门限位结构对车辆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2、现有技术中,车门限位结构通常采用冲压型限位器或者拉杆式限位器,将其设置于车厢内部,并分别连接于车身和车门。

3、然而,发明人在研究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采用冲压型限位器或者拉杆式限位器都会占据车厢内部的空间,影响车辆的载货量,同时,也影响车厢内座椅等结构的布置数量。此外,拉杆式限位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改变车门开启角度则需要将其拆卸重新安装,以实现调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车门限位结构及车辆。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门限位结构,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和车门,所述车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座、固定座以及限位杆;

4、所述限位座连接于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车门的外侧,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

5、所述车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状态和收纳状态,在所述限位状态下,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座,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座解除卡接。

6、可选地,所述限位杆包括背离设置的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座设有转轴,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

7、在所述限位状态下,所述自由端卡接于所述限位座,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限位座解除卡接。

8、可选地,所述车门限位结构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套设于所述转轴。

9、可选地,所述限位杆包括第一限位杆和与所述第一限位杆连接的第二限位杆;

10、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衬套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衬套的另一端。

12、可选地,所述限位杆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座设有卡勾;

13、在所述限位状态下,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勾,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勾解除卡接。

14、可选地,所述车门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连接于所述车门的外侧,且与所述固定座间隔设置;

15、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卡接于所述固定卡座,在所述限位状态下,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卡座解除卡接。

16、可选地,所述固定卡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

17、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二支座。

18、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1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

20、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车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座、固定座以及限位杆;所述限位座连接于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车门的外侧,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车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状态和收纳状态,在所述限位状态下,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座,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座解除卡接。这样,将车门限位结构设置于车辆的外侧,避免了占据车厢内部的空间,不影响车辆的载货量,同时,也能够增加车厢内座椅等结构的布置数量,提高对车厢的空间利用率。此外,还避免了使用拉杆式限位器容易产生异响,通过将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于限位座,即可实现对车门开启状态的较为稳定的限位效果,以及将限位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座解除卡接即可实现车门的关闭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限位结构,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40)和车门(5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座(10)、固定座(20)以及限位杆(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0)包括背离设置的连接端(31)和自由端(32),所述固定座(20)设有转轴(21),所述连接端(3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限位结构还包括衬套(22),所述衬套(22)套设于所述转轴(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0)包括第一限位杆(33)和与所述第一限位杆(33)连接的第二限位杆(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衬套(22)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杆(3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衬套(22)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0)设有卡接部(35),所述卡接部(35)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杆(34)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座(10)设有卡勾(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卡座(60),所述固定卡座(60)连接于所述车门(50)的外侧,且与所述固定座(20)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座(6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座(61)和第二支座(6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3)和所述第二限位杆(34)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限位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限位结构及车辆,车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座、固定座以及限位杆;限位座连接于车身的外侧,固定座连接于车门的外侧,限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座;车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状态和收纳状态,在限位状态下,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于限位座,在收纳状态下,限位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座解除卡接。这样,将车门限位结构设置于车辆的外侧,避免了占据车厢内部的空间,不影响车辆的载货量,同时,也能够增加车厢内座椅等结构的布置数量,提高对车厢的空间利用率。此外,还避免了容易产生异响的问题,通过将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于限位座,即可实现对车门较为稳定的限位效果,以及将限位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座解除卡接即可实现车门关闭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郎凯,王敏英,王文华,武涛,白艺,赵超凡,华庚,赵达卫,王冬宁,谷伟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