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用电动工具,尤其是具备高效散热的电动扭力扳手。
背景技术:
1、现有扭力扳手通常采用塑料外壳,外壳上设置开孔进行、利用空气流动辐射散热,散热效率差,针对高功率电动扭力扳手,且长期使用情况下如果设备过热需要展缓使用;在地面操作情况下延长工期并不是问题,但是在高空针对风力发电机、电塔等高空作业时,等待时间成为了极大的弊端,维修人员需要被迫在高空等待设备冷却。中国专利库中公开号为cn109514505a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工具,其采用的方案为在电机后端设置散热孔(图1中标号2的部位)以上结构仅能对电机后端部分散热,电机整体机身部位空气流动差,散热不好,为此亟待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电动扭力扳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电动扭力扳手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用的快速散热的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
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外壳体采用金属且在外壳体内壁设置散热筋对驱动电机进行接触传导散热,且散热筋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对电机侧面、散热筋进行及时散热;散热效率高,外壳体整体采用金属制成,在传导散热的同事能够进行热辐射散热;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扭力扳手采用的塑料外壳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筋将热量及时反馈至外壳,通过触摸外壳能够更加直观了解电机工作温度;手柄处设置开孔能够有效排汗防止手部打滑;通过风扇对手柄进行散热并起到排汗作用。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包括外壳体以及驱动电机,外壳体下端固定有手柄,外壳体分为左机身与右机身两半,左机身与右机身内壁由前之后布置有与驱动电机侧面贴合的散热筋,散热筋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外壳体前端设有进风口,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后端的涡轮风扇,涡轮风扇侧面设有出风口;
4、进一步作为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的优选方案之一,外壳体后端设有显示屏以及控制线路板,还包括用于安装控制线路板的支架,涡轮风扇与支架贴合设置。
5、进一步作为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的优选方案之一,外壳体下端设有用于将线束穿至手柄的开槽。
6、进一步作为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的优选方案之一,外壳体下端设有用于嵌入手柄上端的凹槽,外壳体与手柄前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7、进一步作为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的优选方案之一,手柄上设有与内部联通的通孔,通过通孔对手柄进行散热并起到排汗作用。
8、进一步作为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的优选方案之一,还包括电机连接件,电机连接件中部设有供电机轴穿过的开孔,电机连接件后端设有嵌槽,外壳体前端设有嵌设在嵌槽内的凸边,电机连接件前端面设有连接变速箱的固定孔,电机连接件后端设有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螺孔。
9、进一步作为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进风口为开设在所述外壳体后端的长条形且设置在散热筋外表面。
1.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包括外壳体(1)以及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下端固定有手柄(3),所述外壳体(1)分为左机身(11)与右机身(12)两半,所述左机身(11)与右机身(12)内壁由前之后布置有与驱动电机(2)侧面贴合的散热筋(13),所述散热筋(13)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14),所述外壳体(1)前端设有进风口(4),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内后端的涡轮风扇(5),所述涡轮风扇(5)侧面设有出风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后端设有显示屏(7)以及控制线路板(8),还包括用于安装控制线路板(8)的支架(9),所述涡轮风扇(5)与所述支架(9)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下端设有用于将线束穿至手柄(3)的开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下端设有用于嵌入手柄(3)上端的凹槽(16),所述外壳体(1)与手柄(3)前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上设有与内部联通的通孔(31),通过通孔(31)对手柄(3)进行散热并起到排汗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连接件(10),所述电机连接件(10)中部设有供电机轴穿过的开孔,所述电机连接件(10)后端设有嵌槽(101),所述外壳体(1)前端设有嵌设在所述嵌槽(101)内的凸边,所述电机连接件(10)前端面设有连接变速箱的固定孔,所述电机连接件(10)后端设有与驱动电机(2)连接的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电动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开设在所述外壳体后端的长条形且设置在散热筋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