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7070发布日期:2023-09-04 12:3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与钳类工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


背景技术:

1、钳类工具是一种手工具,多数用来夹持、切断或弯曲坚韧材料之用。目前钳类工具已经由单一功能设计演变成具有附加功能的设计,例如老虎钳前端较为宽大扁平,可以夹大物品,同时亦设有可剪切线材的虎口设计;尖嘴钳的尖嘴可以弯曲或固定金属线,而尖嘴旁的切削边也可以剪断金属线;剥线钳主要用来剥开电线的绝缘层,同时亦设有可压着端子功能的设计。

2、然而,当钳类工具具有多功能设计时,虽然相较于单一功能的钳类工具来的方便,但所设计的各功能皆为固定,对于繁琐施工内容而言,工作者仍然必须携带多支不同功能的钳类工具,才可完成繁琐的工作内容,仍凸显使用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让使用者可视需求更换复合钳件,以获得所需的夹钳效果。

2、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包含:

3、一第一钳体,具有一第一握柄部、一第一钳头、及一设于所述第一握柄部与所述第一钳头之间的第一枢部,所述第一钳头至少具有一第一施工部及一第一结合部;一第二钳体,具有一第二握柄部、一第二钳头、及一设于所述第二握柄部与所述第二钳头之间且枢设于所述第一枢部的第二枢部,所述第二钳头至少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一施工部的第二施工部及一第二结合部;一第一复合钳件,具有一可更换地设在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三结合部、及至少一第一钳部;以及一第二复合钳件,具有一可更换地设在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四结合部、及至少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一钳部的第二钳部。

4、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特别在该第一钳体上设计有可替换的第一复合钳件,且该第一复合钳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钳部,以及在该第二钳体上设计有可替换的第二复合钳件,且该第二复合钳件上设有对应该第一钳部的至少一第二钳部,通过第一钳部与第二钳部之间形成一特定型态的施工钳部,据此,使用者可视所欲进行的施工型态,进而更换特定施工钳部的复合钳件,以获得所需的夹钳效果。

5、较佳地,所述第一复合钳件或第二复合钳件更具有一起子部。

6、较佳地,所述第一钳体还具有第一承靠凸部,所述第二钳体还具有一第二承靠凸部,所述第一复合钳件还具有一靠抵于所述第一承靠凸部的第一承靠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还具有一靠抵于所述第二承靠凸部的第二承靠凹部。

7、较佳地,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三结合部是借由第一螺丝锁固在所述第一钳体的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四结合部是借由第二螺丝锁固在所述第二钳体的第二结合部。

8、较佳地,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夹线部、第一老虎钳部、第一横纹部及第一v型槽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对应所述第一老虎钳部的第二老虎钳部、对应所述第一横纹部的第二横纹部及对应所述第一v型槽部的第二v型槽部。

9、较佳地,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第一端子压部及第一v型槽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端子压部的第二端子压部及对应所述第一v型槽部的第二v型槽部。

10、较佳地,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第一端子压部及第一斜口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端子压部的第二端子压部及对应所述第一斜口部的第二斜口部。

11、较佳地,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第一端子压部及第一横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端子压部的第二端子压部及对应所述第一横纹部的第二横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还具有一连接所述第二横纹部的起子部。

12、较佳地,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夹线部、第一老虎钳部及第一横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对应所述第一老虎钳部的第二老虎钳部及对应所述第一横纹部的第二横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还具有一连接所述第二横纹部的起子部。

13、较佳地,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夹线部、第一老虎钳部、第一横纹部及第一斜口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对应所述第一老虎钳部的第二老虎钳部、对应所述第一横纹部的第二横纹部及对应所述第一斜口部的第二斜口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钳件或第二复合钳件还具有一起子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还具有第一承靠凸部,所述第二钳体更具有一第二承靠凸部,所述第一复合钳件还具有一靠抵于所述第一承靠凸部的第一承靠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还具有一靠抵于所述第二承靠凸部的第二承靠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三结合部是通过第一螺丝锁固在所述第一钳体的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四结合部是通过第二螺丝锁固在所述第二钳体的第二结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夹线部、第一老虎钳部、第一横纹部及第一v型槽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对应所述第一老虎钳部的第二老虎钳部、对应所述第一横纹部的第二横纹部及对应所述第一v型槽部的第二v型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第一端子压部及第一v型槽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端子压部的第二端子压部及对应所述第一v型槽部的第二v型槽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第一端子压部及第一斜口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端子压部的第二端子压部及对应所述第一斜口部的第二斜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第一端子压部及第一横纹部,该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端子压部的第二端子压部及对应所述第一横纹部的第二横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还具有一连接所述第二横纹部的起子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夹线部、第一老虎钳部及第一横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对应所述第一老虎钳部的第二老虎钳部及对应所述第一横纹部的第二横纹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还具有一连接所述第二横纹部的起子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钳件的第一钳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夹线部、第一老虎钳部、第一横纹部及第一斜口部,所述第二复合钳件的第二钳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对应所述第一老虎钳部的第二老虎钳部、对应所述第一横纹部的第二横纹部及对应所述第一斜口部的第二斜口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一种可更换复合钳件的钳类工具,包含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复合钳件、以及第二复合钳件所组成,本技术特别在该第一钳体上设计有可替换的第一复合钳件,且该第一复合钳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钳部,以及在该第二钳体上设计有可替换的第二复合钳件,且该第二复合钳件上设有对应该第一钳部的至少一第二钳部,通过第一钳部与第二钳部之间形成一特定型态的施工钳部,据此,使用者可视所欲进行的施工型态,进而更换特定施工钳部的复合钳件,以获得所需的夹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重江,黄牧钧,江彦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崟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