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5090发布日期:2023-09-04 11: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


背景技术:

1、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需要将电池固定以进步执行对应的加工过程。

2、现有的电池载具中,普遍采用气缸、电缸等装置来实现电池夹紧功能,载具需要外接电源、气源等装置,这导致整个载具的结构复杂,且有外接气源、电源等限制,载具无法长距离运动,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设备可靠性也差,极大降低了生产效益。

3、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包括载具框架,所述载具框架上设置有驱动齿条、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翻转轴及第二翻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条可滑动地设置在载具框架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且所述第一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翻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且所述第一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翻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翻转轴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二转轴可通过所述换向齿轮组驱动所述第一翻转轴转动,所述第一翻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二翻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可配合压紧工件。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齿条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轮推杆,通过凸轮推杆可推动所述驱动齿条直线移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条为圆齿条,驱动齿条通过齿条导向座及直线轴承可滑动地安装在载具框架内,驱动齿条两端分别延伸到载具框架的两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从动皮带轮及绕设在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第一传动皮带及第一从动皮带轮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7、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翻转轴上的第二从动皮带轮及绕设在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二传动皮带及第二从动皮带轮驱动所述第二翻转轴转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安装座及第二张紧轮安装座,所述第一张紧轮安装座及第二张紧轮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及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的外沿抵靠到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一传动皮带张紧,所述第二张紧轮的外沿抵靠到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二传动皮带张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换向齿轮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转轴上的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及第二换向齿轮带动所述第一翻转轴反向转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板通过第一压板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翻转轴上,所述第二压板通过第二压板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翻转轴上。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上均设置有保持卡扣,所述保持卡扣包括两个卡扣轮,所述载具框架上设置有配合所述保持卡扣的卡扣块,所述卡扣块可扣入两个卡扣轮之间并使得保持卡扣与卡扣块保持相互固定状态。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转轴及第一翻转轴通过第一滑动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载具框架上,所述第二翻转轴通过第二滑动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载具框架上。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14、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所述的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该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可通过驱动齿条及驱动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及第二传动组件分别带动第二转轴及第二翻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可通过换向齿轮组带动第一翻转轴转动,第一翻转轴及第二翻转轴分别带动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翻转运动,从而通过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将工件压紧,实现压紧功能。整个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不需要外部动力即可实现压紧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的优点,在实际应用时不需要在载具内部设置动力源,有利于提升载具的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16、综上,该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具框架(1),所述载具框架(1)上设置有驱动齿条(21)、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2)、第一翻转轴(33)及第二翻转轴(34),所述第一转轴(31)上设置有驱动齿轮(22),所述驱动齿条(21)可滑动地设置在载具框架(1)上,所述驱动齿轮(22)与所述驱动齿条(21)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转轴(32)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41)且所述第一转轴(31)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2)转动,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翻转轴(3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42)且所述第一转轴(31)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2)带动所述第二翻转轴(34)转动,所述第二转轴(32)与所述第一翻转轴(33)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二转轴(32)可通过所述换向齿轮组驱动所述第一翻转轴(33)转动,所述第一翻转轴(33)上设置有第一压板(51),所述第二翻转轴(34)上设置有第二压板(52),所述第一压板(51)及第二压板(52)可配合压紧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21)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轮推杆(211),通过凸轮推杆(211)可推动所述驱动齿条(21)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21)为圆齿条,驱动齿条(21)通过齿条导向座(212)及直线轴承可滑动地安装在载具框架(1)内,驱动齿条(21)两端分别延伸到载具框架(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2)上的第一从动皮带轮及绕设在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转轴(31)可通过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第一传动皮带及第一从动皮带轮驱动所述第二转轴(3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框架(1)上还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安装座及第二张紧轮安装座,所述第一张紧轮安装座及第二张紧轮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轮(411)及第二张紧轮(421),所述第一张紧轮(411)的外沿抵靠到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一传动皮带张紧,所述第二张紧轮(421)的外沿抵靠到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二传动皮带张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2)上的第一换向齿轮(43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转轴(33)上的第二换向齿轮(432),所述第一换向齿轮(431)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3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32)可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齿轮(431)及第二换向齿轮(432)带动所述第一翻转轴(33)反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51)通过第一压板固定座(5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翻转轴(33)上,所述第二压板(52)通过第二压板固定座(52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翻转轴(3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51)及第二压板(52)上均设置有保持卡扣(53),所述保持卡扣(53)包括两个卡扣轮,所述载具框架(1)上设置有配合所述保持卡扣(53)的卡扣块(54),所述卡扣块(54)可扣入两个卡扣轮之间并使得保持卡扣(53)与卡扣块(54)保持相互固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32)及第一翻转轴(33)通过第一滑动安装座(11)安装在所述载具框架(1)上,所述第二翻转轴(34)通过第二滑动安装座(12)安装在所述载具框架(1)上。

10.一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其中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包括载具框架、驱动齿条、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翻转轴、第二翻转轴、驱动齿轮,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且第一转轴可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一转轴与第二翻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且第一转轴可通过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翻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与第一翻转轴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组,第一翻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压板,第二翻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可配合压紧工件;所述载具包括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该种载具自动翻转压紧装置及载具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实施成本低的优点,在应用时可提升生产效率及生产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林懿,曹贤斌,黄少波,叶双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