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0042发布日期:2023-10-28 14:5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十字滑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十字滑环开粗夹具。


背景技术:

1、十字滑环是十字滑环防自转机构当中的一个核心部件,十字滑环防自转结构是目前人们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防自转机构,其中十字滑环是由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环和四个键组成。

2、中国专利cn202894811u中公开了涡旋压缩机十字滑环夹具,该专利针对十字滑环加工是单间装夹加工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出可同时夹持多件十字滑环的夹具;

3、但是该专利中是通过固定螺钉和压板直接将十字滑环固定在安装座的上端,未将十字滑环垫高,加工空间的余量较小,导致加工过程不便对十字滑环的侧面进行加工,并且该夹具规格固定,仅仅能够对单一规格的十字滑环进行固定,不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十字滑环,适用能力较弱;

4、故此提出一种夹具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夹具,包括:

3、底板;以及

4、支撑块,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端;

5、十字滑环,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外部;

6、卡块,其设置在所述十字滑环的内部,且与所述支撑块相接触;

7、压紧块,其通过固定螺钉设置于所述十字滑环的顶端。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端为波浪形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为圆台块,所述圆台块的顶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底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螺钉相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上下两端靠近所述支撑块的侧面均为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的弧度与所述支撑块表面的弧度一致。

12、进一步的,所述卡块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十字滑环两端相接触的橡胶垫片。

13、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块包括主压板,所述主压板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顶端相接触的次压板,所述主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

14、进一步的,所述主压板内部的两端均为倾斜面。

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钉为内六角螺钉,其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块和卡块相互配合对十字滑环进行支撑作业,通过固定螺钉和压紧块相互配合,使得压紧块对十字滑环向下施压并进行固定,实现了同一夹具固定多个十字滑环;

18、2、通过设置卡块,使得卡块能够与十字滑环的内壁卡接,当十字滑环通过卡块间接与支撑块相互固定,避免十字滑环直接固定在支撑块的外部造成磨损的情况出现;

19、3、通过设置圆台块,使得不同直径的十字滑环能够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支持块能够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并且圆台块和底板波浪形表面的设计,使得加工后掉落下来的碎屑能够集中于波浪形表面的凹槽中,便于后续清洁作业的完成。



技术特征: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为波浪形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为圆台块,所述圆台块的顶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底板(1)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螺钉(6)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上下两端靠近所述支撑块(2)的侧面均为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的弧度与所述支撑块(2)表面的弧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远离所述支撑块(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十字滑环(3)两端相接触的橡胶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5)包括主压板(51),所述主压板(51)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卡块(4)顶端相接触的次压板(52),所述主压板(5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板(51)内部的两端均为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钉(6)为内六角螺钉,其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53)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包括:底板;以及支撑块,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端;十字滑环,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外部;卡块,其设置在所述十字滑环的内部,且与所述支撑块相接触;压紧块,其通过固定螺钉设置于所述十字滑环的顶端。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块和卡块相互配合对十字滑环进行支撑作业,通过固定螺钉和压紧块相互配合,使得压紧块对十字滑环向下施压并进行固定,实现了同一夹具固定多个十字滑环;通过设置圆台块,使得不同直径的十字滑环能够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支持块能够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并且圆台块和底板波浪形表面的设计,使得加工后掉落下来的碎屑能够集中于波浪形表面的凹槽中,便于后续清洁作业的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营,刘迪波,唐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凌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