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直刀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7462发布日期:2023-12-07 05:1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直刀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刀模模具,具体是一种双直刀模模具。


背景技术:

1、刀模是刀具、模具的简称,刀模又分为双直刀模、激光刀模、铝板刀模、雕刻刀模、蚀刻刀模、木板激光刀模、刀模材料、刀模设备、模切刀模、电子激光刀模等等。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导向的刀模模具(公告号cn213890320u),该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导向装置进行精准定位,并便于刀模进行导向,同时通过压制控制组件自动控制刀模进行压制,并通过设置报警器和触发器在未能精准定位的情况下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但是压制结束后,经常需要人工进行脱模,脱模效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压制结束后,经常需要人工进行脱模,脱模效率低,费时费力。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直刀模模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双直刀模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左侧前后位置对应连接有一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第二侧板的内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外侧对应连接有一组滚珠螺母,一组所述滚珠螺母的外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的右侧连接有公模,所述第二背板的左侧连接有母模。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台的上方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公模、母模中心位置相对应。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高度均小于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的高度。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组所述滚珠螺母以双向丝杆的中点呈左右对称分布。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连接有四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连接有收集盒。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集盒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11、有益效果:

12、设置有伺服电机、双向丝杆、滚珠螺母、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和收集盒,工件制作结束后,开启一组伺服电机,带动双向丝杆旋转,进而带动两侧的滚珠螺母背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侧的第一背板、第二背板背向移动,使得中间的公模、母模相分离,从而使得公模、母模内部的工件掉落在收集盒内,大大提高脱模效率,解决了压制结束后,经常需要人工进行脱模,脱模效率低,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直刀模模具,包括工作台(6),所述工作台(6)的前侧连接有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6)的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侧板(8)和第一侧板(1),所述第二侧板(8)的左侧前后位置对应连接有一组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双向丝杆(14),所述双向丝杆(14)的一端贯穿第二侧板(8)的内部连接有轴承座(2),所述轴承座(2)与第一侧板(1)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14)的外侧对应连接有一组滚珠螺母(9),一组所述滚珠螺母(9)的外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背板(10)和第二背板(13),所述第一背板(10)的右侧连接有公模(11),所述第二背板(13)的左侧连接有母模(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直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6)的上方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的位置与公模(11)、母模(12)中心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直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10)和第二背板(13)的高度均小于第二侧板(8)和第一侧板(1)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直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滚珠螺母(9)以双向丝杆(14)的中点呈左右对称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直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6)的下方连接有四个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下方连接有收集盒(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直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3)的位置与通孔(15)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直刀模模具,涉及刀模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连接有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左侧连接有一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侧对应连接有一组滚珠螺母,一组所述滚珠螺母的外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的右侧连接有公模,所述第二背板的左侧连接有母模,设置有伺服电机、双向丝杆、滚珠螺母、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和收集盒,开启伺服电机,使得中间的公模、母模相分离,从而使得公模、母模内部的工件掉落在收集盒内,大大提高脱模效率,解决了压制结束后,经常需要人工进行脱模,脱模效率低,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邢岩良,李杨,樊迎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众才兴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