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飞机部件修理,具体为一种内侧扰流板作动筒连接套管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1、内侧扰流板作动筒安装在飞机的机翼部位,他的作用是在空中配合副翼调整飞机姿态、飞机落地时起到减速作用。
2、在修理内侧扰流板作动筒时,需要拆卸连接套管,但连接套管位于作动筒壳体的内部较深的位置,且其表面的封挡圈与安装孔内壁之间有着较大的摩擦力,拆卸十分麻烦,并且在拆卸过程中要十分小心,一旦将壳体安装孔的内壁划伤则无法修复,会造成壳体的报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有的拆卸工具具有拆卸困难,风险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侧扰流板作动筒连接套管拆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侧扰流板作动筒连接套管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一种内侧扰流板作动筒连接套管拆卸装置,包括作动筒壳体,所述作动筒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底部设置有直径缩小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下端设置有直径扩大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边缘的作动筒壳体上还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插入有定位套右侧下端,所述定位套的右侧内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定位套左侧内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插的定位螺杆螺接于作动筒壳体上的螺纹孔内,所述定位螺杆上端露出定位套的部分螺接有固定螺帽,固定螺帽使定位套左端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螺接有顶出螺杆,所述顶出螺杆内垂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顶出螺杆上端内还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通孔内穿插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下端穿出第三通孔且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直径与第一螺纹通孔内径相同,位于所述顶出螺杆下端的上连杆外套设有两个垫片,所述连接板下端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直径与第二安装孔孔径相同。
3、优选的,所述压杆下端设置有尼龙块,尼龙块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
4、优选的,所述上连杆上端露出在第四凹槽内的部分螺接有止动螺帽,使上连杆上端的位置限定在第四凹槽内。
5、优选的,所述垫片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且两个所述垫片之间涂抹有润滑油,使垫片的强度增加,同时减小两个垫片之间的摩擦力。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在拆卸时,将定位套安装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定位套的左端通过定位螺杆与作动筒壳体连接固定,定位套的右端插入第一安装孔内固定;转动顶出螺杆向下移动,顶出螺杆通过两个垫片压在连接板上,推动连接板和压杆向下移动,两个垫片之间摩擦力较小,能够相对转动,进而使连接板和压杆垂直向下移动,压杆下端穿过第二安装孔压在第三安装孔内的连接套管上,通过施加向下的压力将连接套管推出第三安装孔,方便快速安全的完成连接套管的拆卸,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作动筒壳体划伤。
1.一种内侧扰流板作动筒连接套管拆卸装置,包括作动筒壳体(1),所述作动筒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内底部设置有直径缩小的第二安装孔(102),所述第二安装孔(102)下端设置有直径扩大的第三安装孔(103),所述第三安装孔(103)内设置有连接套管(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边缘的作动筒壳体(1)上还设置有螺纹孔(10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内插入有定位套(3)右侧下端,所述定位套(3)的右侧内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302),所述定位套(3)左侧内开设有第一通孔(301),所述第一通孔(301)内穿插的定位螺杆(4)螺接于作动筒壳体(1)上的螺纹孔(104)内,所述定位螺杆(4)上端露出定位套(3)的部分螺接有固定螺帽(5);所述第一螺纹通孔(302)内螺接有顶出螺杆(6),所述顶出螺杆(6)内垂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602),所述顶出螺杆(6)上端内还开设有第四凹槽(601),所述第三通孔(602)内穿插有上连杆(7),所述上连杆(7)下端穿出第三通孔(602)且安装有连接板(9),位于所述顶出螺杆(6)下端的上连杆(7)外套设有两个垫片(10),所述连接板(9)下端安装有压杆(11),所述压杆(11)直径与第二安装孔(102)孔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侧扰流板作动筒连接套管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1)下端设置有尼龙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侧扰流板作动筒连接套管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7)上端露出在第四凹槽(601)内的部分螺接有止动螺帽(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侧扰流板作动筒连接套管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0)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且两个所述垫片(10)之间涂抹有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