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9458发布日期:2023-10-14 18:0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1、自行车前叉是用于组装前轮部位的架体,现有的组合式自行车前叉包括肩座,肩座底的两端各连接有一叉骨,组成自行车下叉,肩座顶则连接有竖管,组合成自行车前上叉,肩座、叉骨以及竖管一般为金属材质。

2、而现有的自行车前上叉组装工艺中,一般通过顶压的方式进行组装,即,压头顶压竖管,使竖管的连接端压入到肩座预设的安装孔,使竖管与安装孔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完成自行车前上叉的组装。

3、在这个组装过程中,工人需要依凭经验判断控制竖管的顶入深度,当顶入深度不足时,竖管或因此从肩座上脱落;当顶入深度过大时,压头会使肩座损坏,导致产品质量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精确控制竖管的顶入深度,控制产品的整体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以及顶压组件,所述顶压组件包括压头,所述压头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下方,所述压头下方设置有承压组件;

4、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头行程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上行程限位开关以及下行程限位开关,所述上行程限位开关与下行程限位开关间隔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一侧,并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上行程限位开关和所述下行程限位开关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顶压组件还包括有触发横杆,所述触发横杆位于所述压头与所述驱动组件之间,所述触发横杆的顶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上叉预装完成,即竖管插入到肩座的安装孔后,固定到承压组件上,驱动组件启动,压头顶压竖管,使竖管与安装孔形成过盈配合,触发横杆在下压过程触动下行程限位开关,下行程限位开关向驱动组件发送电信号,驱动组件拉起顶压组件,触发横杆在回缩过程触动上行程限位开关,上行程限位开关向驱动组件发送电信号,驱动组件停止工作,自行车前上叉组装完成。通过设置限位组件,精确控制竖管的顶入深度,保证产品质量。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上行程限位开关和所述下行程限位开关间距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推块,所述第一止推块与所述机身的一侧连接,所述导杆上套设有两个调节平台,所述上行程限位开关和所述下行程限位开关一一连接两个所述调节平台。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行程限位开关和下行程限位开关连接通过调节平台,调节自身位置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顶压过程的行程高度和行程量,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自行车前上叉组装。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调节平台的锁定模块,所述锁定模块包括两片凸轮拨片,所述凸轮拨片一一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平台,两个所述调节平台的内侧均设置有导块,所述凸轮拨片与所述导块相抵,所述导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块对应的导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凸轮拨片,使得凸轮拨片中凸轮的突出部分与导块相抵,导块压紧导槽,实现调节平台的固定。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压组件还包括承杆,所述承杆和所述触发横杆之间夹有缓冲垫块,所述承杆两端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触发横杆的上设置有供调节螺栓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承杆的底部与所述压头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块吸收了压头向下顶压时对驱动组件造成的冲击,尽量避免驱动组件的伸缩端产生变形和裂纹,从而影响驱动组件的密封性能和运行稳定性,调节螺栓可以调节承杆和触发横杆之间的距离,方便更换和夹紧缓冲垫块,以免缓冲垫块在工作过程中脱落。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压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两根导柱, 两根所述导柱贯穿触发横杆、承杆,每根所述导柱两端设置有第二止推块,所述第二止推块与所述机身的一侧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件采用双导柱结构,使得压头在顶压过程中能够保持水平稳定,尽量避免了因为偏斜而导致自行车前上叉工件变形或者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保证加工质量。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压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基板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顶部设置有竖管插座,所述竖管插座上开设有供工件穿过的第二通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压组件为肩座提供了竖向的支撑,第二通孔为竖管提供了往下顶压的空间。滑座使竖管插座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自由滑动,竖管和肩座预安装后中放置于才会竖管插座上后,由滑座送入到顶压的工作区域,避免了在顶压的工作区域中预安装可能造成意外,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头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设置为圆台,所述竖管插座上还开设有用于约束工件定位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头端部设置为圆台的目的在于,引导竖管在向下顶入的过程中始终位于压头的中心,避免偏心造成竖管压溃损坏。而定位槽的设置则是保证肩座在下压过程中与竖管插座保证相对固定,尽量避免自行车前上叉工件倾斜偏移造成损坏的情况,保证良品率。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座上顶部设置有多根连接短柱,所述竖管插座底部设置有与连接短柱对应的连接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插座通过连接短柱与连接孔的配合活动安装在滑座上,多根连接短柱的设置,尽量避免了自行车前上叉工件加工过程中冲击和振动而造成竖管插座的松动和偏移,保证稳定性和工作精度。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横杆靠近限位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触发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发横杆的体积不便于触发上行程限位开关和下行程限位开关,触发臂的设计可以使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更加精准地控制竖管的顶入深度,尽量避免控制精度不足,导致加工质量下降的问题。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3、通过设置限位组件,精确控制竖管的顶入深度,尽量避免顶入深度不足导致竖管从肩座上脱落;顶入深度过大导致压头损坏肩座的情况,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2)以及顶压组件(3),所述顶压组件(3)包括压头(35),所述压头(35)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2)下方,所述压头(35)下方设置有承压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上行程限位开关(61)和所述下行程限位开关(62)间距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导杆(51),所述导杆(5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推块(52),所述第一止推块(52)与所述机身(1)的一侧连接,所述导杆(51)上套设有两个调节平台(53),所述上行程限位开关(61)和所述下行程限位开关(62)一一连接两个所述调节平台(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调节平台(53)的锁定模块(54),所述锁定模块(54)包括两片凸轮拨片(542),所述凸轮拨片(542)一一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平台(53),两个所述调节平台(53)的内侧均设置有导块(541),所述凸轮拨片(542)与所述导块(541)相抵,所述导杆(5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块(541)对应的导槽(5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组件(3)还包括承杆(32),所述承杆(32)和所述触发横杆(31)之间夹有缓冲垫块(34),所述承杆(32)两端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栓(33),所述触发横杆(31)的上设置有供调节螺栓(33)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承杆(32)的底部与所述压头(3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组件(3)还包括导向件(36),所述导向件(36)包括两根导柱(361), 两根所述导柱(361)贯穿触发横杆(31)、承杆(32),每根所述导柱(361)两端设置有第二止推块(362),所述第二止推块(362)与所述机身(1)的一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组件(4)包括基板(41),所述基板(41)与所述机身(1)连接,所述基板(4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座(42),所述滑座(42)的顶部设置有竖管插座(43),所述竖管插座(43)上开设有供工件穿过的第二通孔(4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35)远离驱动组件(2)的一端设置为圆台,所述竖管插座(43)上还开设有用于约束工件定位槽(43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42)上顶部设置有多根连接短柱(421),所述竖管插座(43)底部设置有与连接短柱(421)对应的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横杆(31)靠近限位组件(6)的一端设置有触发臂(37)。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上叉组装机构,其包括机身,机身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以及顶压组件,顶压组件包括压头,压头设置在驱动组件下方,压头下方设置有承压组件;机身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压头行程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上行程限位开关以及下行程限位开关,上行程限位开关与下行程限位开关间隔设置在机身的一侧,并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上行程限位开关和下行程限位开关分别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顶压组件还包括有触发横杆,触发横杆的顶部与驱动组件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实现了竖管顶入深度的自动控制,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尽量消除了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使得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谭阳春,晋战喜,谭诗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镁利好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