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轮机调节阀盖加工,特别涉及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轮机中压调节阀阀盖与衬套过盈接配,需要将衬套放入液氮中冷缩后,再装入阀盖内,衬套常温时,汽轮机中压调节阀阀盖与衬套之间即为过盈配合。
2、现有技术中在对汽轮机调节阀盖和衬套进行装配时,首先通过吊装装置将冷缩后的衬套吊起来,然后再将衬套慢慢装入到汽轮机调节阀盖内,但是衬套在放下过程中,吊装装置上的绳体容易发生晃动,不够稳固,不便于将衬套与汽轮机调节阀盖精确对准,进而会影响汽轮机调节阀盖与衬套装配的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包括:
3、立车加工台,所述立车加工台顶部放置有汽轮机调节阀盖,所述汽轮机调节阀盖内装配有衬套,所述衬套内设有吊装板,所述吊装板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接触有抵紧板,所述抵紧板与衬套紧密接触,所述吊装板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抵紧板侧面开设有螺槽,所述外螺纹与螺槽螺纹连接;
4、稳固组件,所述稳固组件设置在立车加工台和吊装板上。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固组件包括支撑板、液压缸、竖板、压板、立板和稳定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立车加工台的顶部,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侧面,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侧面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侧面与汽轮机调节阀盖紧密接触,所述立板固定安装于吊装板的顶部,所述稳定板固定安装于立板的顶部,所述稳定板顶部开设有方孔,所述竖板与方孔内壁相接触。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装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吊装板进行吊装处理。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板位于衬套的上方。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板位于两个竖板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立板的位置进行限定。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环上捆绑有吊绳。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绳与外界吊装装置的收卷轮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轴电机位于两个抵紧板之间。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孔,动力轴与圆孔内壁相接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稳固组件,启动液压缸,可以使得竖板带动压板进行移动,使得压板对汽轮机调节阀盖进行压紧固定,保证汽轮机调节阀盖的稳定性;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稳固组件,吊装板在慢慢下移过程中,可以使得立板带动稳定板进行移动,进而可以使得竖板与稳定板上的方孔内壁接触,进而可以使得抵紧板能够稳定的带动衬套向下进行移动,使得衬套精准的装配到汽轮机调节阀盖内,保证衬套与汽轮机调节阀盖装配效率。
1.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包括支撑板(4)、液压缸(5)、竖板(6)、压板(7)、立板(15)和稳定板(16),所述支撑板(4)固定安装于立车加工台(1)的顶部,所述液压缸(5)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的侧面,所述液压缸(5)的液压杆与竖板(6)固定连接,所述竖板(6)侧面与压板(7)固定连接,所述压板(7)侧面与汽轮机调节阀盖(2)紧密接触,所述立板(15)固定安装于吊装板(8)的顶部,所述稳定板(16)固定安装于立板(15)的顶部,所述稳定板(16)顶部开设有方孔,所述竖板(6)与方孔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板(8)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板(16)位于衬套(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5)位于两个竖板(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13)上捆绑有吊绳(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10)位于两个抵紧板(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调节阀盖立车加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孔,动力轴(11)与圆孔内壁相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