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机构及柔性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2253发布日期:2023-09-16 20:5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位机构及柔性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柔性夹具,特别是一种限位机构及柔性夹具。


背景技术:

1、柔性夹具是指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有一定变化后,夹具还能适应这种变化并继续使用的应变能力,在生产制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在使用过程中,柔性夹具存在着对于不同规格的零件或者工件进行夹持时,需要多工序操作,引起装夹次数多、辅助操作时间多,并且夹具组件多时,难免存在操作失误,导致夹持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于不同规格的零件或者工件进行夹持时,需要多工序操作,引起装夹次数多、辅助操作时间多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限位机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滑动部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端两侧的环形槽以及设置在环形槽内部两侧的菱形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组件位于环形槽的内部之间。

5、作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底座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的上端设置有工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下端设置有凸起。

7、作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动板下端两侧的连杆、设置在连杆外壁上的夹簧、以及设置在夹簧外壁上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外端设置有导头。

8、作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组件沿着滑动板的水平中心线线性阵列有两组,每组设置若干个。

9、作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端设置有推手,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的上端开设有伸缩槽与螺纹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槽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压块与螺母。

11、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座停止滑动后,导头受到夹簧的弹力作用,向外张开,与环形槽内的菱形孔相互卡合,从而起到了对第一支撑座的限位作用,避免对于不同规格的零件或者工件进行夹持时,需要多工序操作,引起装夹次数多、辅助操作时间多的问题发生。

12、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夹具组件多时,难免存在操作失误,夹持不牢固的问题。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夹具,包括,伸缩组件,包括设置在伸缩槽内的伸缩座、设置在伸缩座上端的第一凹槽与空腔以及设置在空腔内的第一弹力件。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夹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弹力件的上端设置有内伸缩杆,所述内伸缩杆的两侧设置有卡边。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夹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伸缩杆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的两侧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力件,所述第二弹力件的外端设置有钢珠,所述孔槽内设置有外伸缩杆,所述外伸缩杆的下端开设有凹弧槽。

16、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夹具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内伸缩杆、外伸缩杆在伸缩座内的伸缩连接,使得第一支撑座与压块连成一体,从而避免压块从螺杆上脱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0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座(104a),所述底座(101)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04b),所述第一支撑座(104a)与第二支撑座(104b)之间的上端设置有工件(104c)。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端开设有滑槽(101a),所述滑动板(104)的下端设置有凸起(101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5)包括设置在滑动板(104)下端两侧的连杆(105a)、设置在连杆(105a)外壁上的夹簧(105b)、以及设置在夹簧(105b)外壁上的导杆(105c),所述导杆(105c)的外端设置有导头(105d)。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5)沿着滑动板(104)的水平中心线线性阵列有两组,每组设置若干个。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04a)的外端设置有推手(104a-1),所述第一支撑座(104a)与第二支撑座(104b)的上端设置有挡板(104d),所述第一支撑座(104a)与第二支撑座(104b)的上端开设有伸缩槽(104e)与螺纹槽(104f)。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104f)内设置有螺杆(104g),所述螺杆(104g)上设置有压块(104h)与螺母(104i)。

8.一种柔性夹具,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件(204)的上端设置有内伸缩杆(205),所述内伸缩杆(205)的两侧设置有卡边(20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伸缩杆(205)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07),所述第二凹槽(207)内部的两侧开设有孔槽(208),所述孔槽(208)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力件(209),所述第二弹力件(209)的外端设置有钢珠(210),所述孔槽(208)内设置有外伸缩杆(211),所述外伸缩杆(211)的下端开设有凹弧槽(2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柔性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限位机构及柔性夹具,包括滑动部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端两侧的环形槽以及设置在环形槽内部两侧的菱形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组件位于环形槽的内部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座停止滑动后,导头受到夹簧的弹力作用,向外张开,与环形槽内的菱形孔相互卡合,从而起到了对第一支撑座的限位作用,避免对于不同规格的零件或者工件进行夹持时,需要多工序操作,引起装夹次数多、辅助操作时间多的问题发生,通过内伸缩杆、外伸缩杆在伸缩座内的伸缩连接,使得第一支撑座与压块连成一体,避免压块从螺杆上脱离的情况发生,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峰,李福贵,潘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