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切片防卷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68271发布日期:2024-04-25 10:5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理切片防卷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镜检切片,尤其涉及一种病理切片防卷夹。


背景技术:

1、病理切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进行染色〕,然后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作出病理诊断,而病理切片在切出薄片后,切片组织容易在应力作用下卷曲,这样会影响其染色效果,文献号为cn107389406b《病理切片防卷曲镊子及操作方法》中公开了一种病理切片防卷曲镊子,但其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起来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病理切片防卷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病理切片防卷夹,包括下夹板、上夹板和夹合机构,所述下夹板和上夹板均为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镂空板,且所述上夹板位于所述上夹板的上方,所述夹合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后方的中部,且其具有两个夹合部,所述夹合机构的两个所述夹合部分别与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所述夹合机构用以驱动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移动至相互靠近以将病理切片防卷夹紧,或移动至相互远离以将切片松开。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可将切好的病理切片平铺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以消除切片时产生的应力。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夹板上端的边缘处向上凸设有环形的围挡以形成槽体形,所述围挡的高度为0.5-1mm。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病理切片平铺在围挡内的槽底壁上,这样避免上夹板和下夹板将病理切片夹损。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塑料材质件。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合机构包括底座、按压座和弹性件,所述底座和按压座均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板,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在所述下夹板后方的中部,且所述底座的前端与所述下夹板的后端中部连接,所述按压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且其中部与所述底座的中部通过铰接座摆转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按压座和底座之间的后端,所述按压座的前端倾斜朝下并与所述上夹板后侧的中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力用以驱动所述按压座的后端趋于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上夹板压紧在所述上夹板上。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夹合机构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能快捷的夹合或打开。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与所述下夹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二者一体成型,所述按压座与所述上夹板一体成型。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底座和下夹板能平置在实验台上。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合机构还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螺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后上端,所述按压座的后端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条形孔,所述螺杆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所述条形孔,所述螺母螺纹安装在所述螺杆的螺纹端,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位于所述底座和按压座之间,拧紧所述螺母带动所述按压座后端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向下摆转,以带动所述上夹板向上摆转,或拧松所述螺母以带动所述按压座的后端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下向上摆转。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可由螺杆和螺母共同对按压座和底座进行限位,从而便于单人操作病理切片的放入或取出。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母为梅花螺母。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病理切片防卷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夹板(1)、上夹板(2)和夹合机构(3),所述下夹板(1)和上夹板(2)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上夹板(2)位于所述上夹板(2)的上方,所述夹合机构(3)设置在所述上夹板(2)和下夹板(1)后方的中部,且其具有两个夹合部,所述夹合机构(3)的两个所述夹合部分别与上夹板(2)和下夹板(1)连接,所述夹合机构(3)用以驱动所述上夹板(2)和下夹板(1)移动至相互靠近以将病理切片防卷夹紧,或移动至相互远离以将切片松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切片防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上端的边缘处向上凸设有环形的围挡(11)以形成槽体形,所述围挡(11)的高度为0.5-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切片防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2)和下夹板(1)均为塑料材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病理切片防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合机构(3)包括底座(31)、按压座(32)和弹性件(33),所述底座(31)和按压座(32)均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板,所述底座(31)水平设置在所述下夹板(1)后方的中部,且所述底座(31)的前端与所述下夹板(1)的后端中部连接,所述按压座(32)位于所述底座(31)上方,且其中部与所述底座(31)的中部通过铰接座(34)摆转连接,所述弹性件(33)设置在所述按压座(32)和底座(31)之间的后端,所述按压座(32)的前端倾斜朝下并与所述上夹板(2)后侧的中部连接,所述弹性件(33)的弹力用以驱动所述按压座(32)的后端趋于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上夹板(2)压紧在所述上夹板(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理切片防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与所述下夹板(1)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二者一体成型,所述按压座(32)与所述上夹板(2)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理切片防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合机构(3)还包括螺杆(35)和螺母(36),所述弹性件(33)为弹簧,所述螺杆(35)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31)的后上端,所述按压座(32)的后端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条形孔(321),所述螺杆(35)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所述条形孔(321),所述螺母(36)螺纹安装在所述螺杆(35)的螺纹端,所述弹性件(33)套设在所述螺杆(35)上,并位于所述底座(31)和按压座(32)之间,拧紧所述螺母(36)带动所述按压座(32)后端克服所述弹性件(33)的弹力向下摆转,以带动所述上夹板(2)向上摆转,或拧松所述螺母(36)以带动所述按压座(32)的后端在所述弹性件(33)的弹力下向上摆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病理切片防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6)为梅花螺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切片防卷夹,包括下夹板、上夹板和夹合机构,所述下夹板和上夹板均为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镂空板,且所述上夹板位于所述上夹板的上方,所述夹合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后方的中部,且其具有两个夹合部,所述夹合机构的两个所述夹合部分别与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所述夹合机构用以驱动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移动至相互靠近以将病理切片防卷夹紧,或移动至相互远离以将切片松开,其结构简单,如此可将切好的病理切片平铺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以消除切片时产生的应力。

技术研发人员:阮东,吴潜雨,聂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