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5674发布日期:2024-04-25 10:3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针对笔记本电脑网卡端的设计,往往受限于网卡模组端子位置的预留空间较小,尤其是对于三维坐标系中的z向操作达不到便于作业的设计要求。当预留空间很小时,人工操作的过程中,手指很难伸入该位置空间灵活调整天线的位置以及扣合天线端子,作业难度大,极其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夹持结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夹持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爪钩部;以及滑片,与所述底座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沿一第一方向滑动;其中,所述滑片包括压头部,所述压头部位于所述滑片上靠近所述爪钩部的一端,所述滑片相对所述底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滑片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爪钩部与所述压头部之间距离最短;当所述滑片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爪钩部与所述压头部之间形成能够容置待夹持件的夹持段、且所述压头部能够在所述夹持段内任意移动。

3、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爪钩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压头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4、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夹持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勾部,两个所述卡勾部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卡掣,以使所述待夹持件卡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5、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滑槽,两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两所述固定件间隔一定距离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以对所述滑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

6、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杆体和头部,所述杆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头部为圆头,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以对所述滑片在第二方向上限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满足垂直条件。

7、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滑片的两侧边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覆于所述底座的两侧边,以使所述滑片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对所述滑片在第二方向上限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满足垂直条件。

8、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滑片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与所述压头部相对的一端。

9、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滑片设置有橡胶件,所述橡胶件设置于与所述压头部相对的一端。

10、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滑片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爪钩部与所述压头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或所述爪钩部与所述压头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11、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夹持结构夹持所述待夹持件时,所述压头部在所述夹持段内与所述待夹持件相抵接。

12、本公开中,由于夹持结构的底座上一端设置有爪钩部,爪钩部能够勾住待夹持件,滑片沿底座相对滑动时能够到达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滑片在第二位置时待夹持件置于夹持段内,通过沿第一方向滑动滑片,使滑片的压头部能够压紧待夹持件,从而带动待夹持件移动至任意位置,解决了人工操作过程中,手指难以伸入狭小空间做到灵活调整天线的位置以及扣合天线端子的问题,降低了作业难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13、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钩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部(111)和第二部(112),所述第一部(111)和所述第二部(1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112),所述压头部(2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1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夹持件(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勾部(31),两个所述卡勾部(31)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部(111)和所述第二部(112)相卡掣,以使所述待夹持件(3)卡设于所述容置空间(11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4),固定件(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片(2)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滑槽(22),两所述固定件(4)位于所述滑槽(22)内、且两所述固定件(4)间隔一定距离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以对所述滑片(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包括杆体(41)和头部(42),所述杆体(41)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头部(42)为圆头,所述头部(42)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22)的宽度,以对所述滑片(2)在第二方向上限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满足垂直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2)的两侧边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覆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边,以使所述滑片(2)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对所述滑片(2)在第二方向上限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满足垂直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2)包括凸出部(23),所述凸出部(23)设置于与所述压头部(21)相对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2)设置有橡胶件,所述橡胶件设置于与所述压头部(21)相对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片(2)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爪钩部(11)与所述压头部(2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或所述爪钩部(11)与所述压头部(21)位于同一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夹持结构夹持所述待夹持件(3)时,所述压头部(21)在所述夹持段内与所述待夹持件(3)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夹持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爪钩部;以及滑片,与底座连接、且能够相对底座沿一第一方向滑动;其中,滑片包括压头部,压头部位于滑片上靠近爪钩部的一端,滑片相对底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滑片处于第一位置时,爪钩部与压头部之间距离最短;当滑片处于第二位置时,爪钩部与压头部之间形成能够容置待夹持件的夹持段、且压头部能够在夹持段内任意移动。本公开的夹持结构解决了人工操作过程中,手指难以伸入狭小空间做到灵活调整天线的位置以及扣合天线端子的问题,降低了作业难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兴,魏坤,郑碧,陈成,马泽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