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1305发布日期:2024-12-18 13:0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是指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


背景技术:

1、语音对话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语音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人工智能设备,它可以接收用户的语音输入,并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回复用户,实现与用户的对话交流。语音对话机器人的使用场景极其广泛,例如使用于智能家居方面,用于控制家居设备、查询信息、提供日程安排等服务,还有用于大型场所如大型商场或博物馆等,用于给游客提导览服务,引导游客或顾客浏览商场或博物馆,介绍展品或商品的相关信息;目前语音对话机器人在大型商场内提供引导时,常需要搭乘扶手电梯到达不同的楼层,而在上下扶手电梯时,如果语义对话机器人的底座离地较高,容易发生倾斜甚至侧翻,若底座较低,则会发生底座碰撞的事故,影响扶手电梯的正常使用;因此,亟需一种能自动升降底座高度,顺滑上下扶手电梯的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关于语音对话机器人搭乘扶手电梯时,容易发生侧翻或者底座碰撞的事故,从而影响扶手电梯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包括外壳、升降机构以及电机,所述外壳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个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间的中心处对应的外壳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连接件、深沟球轴承以及驱动轮。

3、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螺纹,所述螺纹上啮合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圈镶嵌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底部内。

4、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深沟球轴承,所述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连接件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竖螺纹。

5、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盘,所述齿盘外圈设置有竖齿,所述竖齿均与所述连接件上端外表面的竖螺纹啮合。

6、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于所述升降机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外壳前进方向的一端镶嵌设置有视觉传感器。

7、本实用新型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的有益效果如下:

8、通过于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螺纹,所述螺纹上啮合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圈镶嵌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底部内,所述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盘,所述齿盘外圈设置有竖齿,所述竖齿均与所述连接件上端外表面的竖螺纹啮合的结构,实现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盘旋转,使所述连接件于所述螺纹杆上旋转,使外壳能自动上升或下降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语音对话机器人的驱动底座不能自动调整底座高度从而适应进、出扶手电梯的问题,具有能多次重复且精准控制底座高度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升降机构(2)以及电机(3),所述外壳(1)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个所述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间的中心处对应的外壳(1)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螺纹杆(201)、连接件(202)、深沟球轴承(203)以及驱动轮(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1)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螺纹,所述螺纹上啮合连接有连接件(202),所述连接件(202)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深沟球轴承(203)的内圈,所述深沟球轴承(203)的外圈镶嵌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底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1)贯穿所述连接件(202)以及所述深沟球轴承(203),所述螺纹杆(201)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204),所述连接件(202)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盘(301),所述齿盘(301)外圈设置有竖齿,所述竖齿均与所述连接件(202)上端外表面的竖螺纹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于所述升降机构(2)外侧设置有防滑垫(102),所述外壳(1)前进方向的一端镶嵌设置有视觉传感器(1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语音对话机器人驱动底座,包括外壳、升降机构以及电机,所述外壳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个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间的中心处对应的外壳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连接件、深沟球轴承以及驱动轮;通过电机驱动齿盘旋转带动所述连接件于所述螺纹杆处旋转,以及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镶嵌于所述外壳底部内的所述深沟球轴承的方式,实现了外壳能自动上升或下降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语音对话机器人的驱动底座不能自动调整底座高度从而适应进、出扶手电梯的问题,具有能多次重复且精准控制底座高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石松,李轩昂,董召杰,李成,赵必美,郑桦,梁寿愚,姚森敬,卢志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9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