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门铰链,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
背景技术:
1、汽车门铰链是连接车门与车身的重要部件,它确保了车门能够平稳开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车门的重量,市面上常见的家用车铰链主要分为铸造式铰链和冲压式铰链两种,铸造式铰链通常由铸造工艺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而冲压式铰链则通过冲压工艺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在强度上可能略逊于铸造式铰链。
2、在车门开启达到最大程度时,门铰链中的限位柱会限制车门继续向外开启,但是随着车门开启达到最大值时,人们坐在车内很难拉动门把手关闭车门,需要探出身子才可以拉动门把手,特别是副驾驶和后排人员,如手中拿有物品,更加提升了抓取门把手动作的费力性。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解决人们坐在车内很难拉动门把手关闭车门,需要探出身子才可以拉动门把手,特别是副驾驶和后排人员,如手中拿有物品,更加提升了抓取门把手动作的费力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包括:安装座、转轴、移动座;
4、所述安装座内安装有转轴,所述移动座与转轴连接,所述移动座与车门安装连接,所述移动座的两外侧面安装有限位柱,所述安装座、转轴、移动座上下间隔设有两组,两组之间的间隔处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安装座的内壁面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缓冲杆安装连接。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上下两侧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朝向转轴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缓冲杆连接。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杆为弹簧伸缩杆,缓冲杆的伸缩杆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朝向移动座内壁面的侧面安装有缓冲垫。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座的内壁面首先与缓冲垫接触,在缓冲垫向内挤压缓冲杆后,在与限位柱接触。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机构由定位板、螺纹座、牵拉绳、螺纹头组成,所述定位板的顶面与底面分别与上下安装座连接,所述定位板与车门连接,所述定位板朝向车身一侧安装有螺纹座,所述牵拉绳的两端均安装有螺纹头,所述牵拉绳为弹力绳材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垫、缓冲杆与限位柱的配合使用,既可以对车门进行保护,又可以在车门最大开启时提供弹簧伸缩的作用力,使车门向打开端复位。
11、(2)、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随着车门逐渐打开,使牵拉绳从松弛状逐渐拉直,在限位柱与安装座接触前,牵拉绳处于绷紧状态,为车门关闭提供微动力辅助,无需驾乘人员探身抓取门把手。
1.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转轴、移动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上下两侧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朝向转轴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缓冲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为弹簧伸缩杆,缓冲杆的伸缩杆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朝向移动座内壁面的侧面安装有缓冲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的内壁面首先与缓冲垫接触,在缓冲垫向内挤压缓冲杆后,在与限位柱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力辅助车门关闭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由定位板、螺纹座、牵拉绳、螺纹头组成,所述定位板的顶面与底面分别与上下安装座连接,所述定位板与车门连接,所述定位板朝向车身一侧安装有螺纹座,所述牵拉绳的两端均安装有螺纹头,所述牵拉绳为弹力绳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