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锂电扳手,尤其是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
背景技术:
1、传统手持式锂电扳手虽然提供了便捷的电动拧紧或松开螺栓的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几个问题:套筒与传动部件的连接时,由于操作者不稳定拿握,导致螺栓可能会飞出预定位置,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同时现有的缺乏有效的螺栓拧紧状态标记机制,难以直观判断螺栓是否完成旋紧的功能,或是的螺丝是否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包括扳手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传动部和安装部,其中所述安装部的截面为圆形,所述传动部截面为匹配套筒的多边形,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处于安装部时,所述套筒无法转动。
3、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中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控制板,所述套筒抵设在控制板上,当所述套筒克服第一弹簧移动时,所述套筒位于传动部。
4、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穿过连接件设置标记组件,所述标记组件包括壳体和标记件,所述标记件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壳体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标记件底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壳体中,所述滑杆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突出于壳体设置。
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电磁铁,在所述限位块相对控制板一侧设置有磁铁,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标记件克服第二弹簧向远离套筒一侧移动。
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主体中设置接触点,所述电磁铁包括蓄能电池,所述控制板可第二弹簧移动至与接触点抵接后,所述蓄能电池处于断电状态,且所述电扳手启动后,所述蓄能电池可充电。
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当所述控制板与接触点断开后,所述电磁铁启动,通过磁力控制所述标记件向远离控制板移动。
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套筒为空心结构。
10、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标记件为记号笔。
1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体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减震橡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杆以及连接件配合传动部和安装部,实现需要拧紧螺栓时,需要将控制板和套筒同步进入传动部之中,确保螺栓整体进入套筒中,提高安全性,同步引入标记组件,实现对预放置的螺栓打紧后标记,同时匹配设置形状,对标记偏移的进行记录和调试,提高安全性。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传动部和安装部,其中所述安装部的截面为圆形,所述传动部截面为匹配套筒的多边形,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处于安装部时,所述套筒无法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中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控制板,所述套筒抵设在控制板上,当所述套筒克服第一弹簧移动时,所述套筒位于传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穿过连接件设置标记组件,所述标记组件包括壳体和标记件,所述标记件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壳体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件底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壳体中,所述滑杆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突出于壳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电磁铁,在所述限位块相对控制板一侧设置有磁铁,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标记件克服第二弹簧向远离套筒一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主体中设置接触点,所述电磁铁包括蓄能电池,所述控制板可第二弹簧移动至与接触点抵接后,所述蓄能电池处于断电状态,且所述电扳手启动后,所述蓄能电池可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板与接触点断开后,所述电磁铁启动,通过磁力控制所述标记件向远离控制板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空心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件为记号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手持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减震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