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切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4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工切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工切割各种管件的自动走刀切管装置。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铁锯、无齿锯和氧乙炔割炬等切割工具,对各种管件进行切割。但这些切割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使用条件的限制,例如电动铁锯和无齿锯都需要在有电源和固定夹具的条件下工作,切割管径不能超过锯所能达到的最大切割尺寸,在无电地区和经常停电地区是不适用的。手动铁锯虽然不受电源的限制,但因手工操作不易掌握,锯条易断,切口不平,所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也受管径的限制,管径太大就无法切割了。氧乙炔割炬虽然不受管径大小的限制,但是由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操作较复杂,需经专门技术培训,才能掌握切割技术,同时还得采取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所以不能普遍使用。另外氧乙炔割炬切割还受管件材料的限制,如对铸铁管件和不锈钢管件,就不能进行正常切割了。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切割各种管件的自动走刀切管装置,它不但能保证管件的切口质量,而且不受管件材料种类和管径大小的限制。因此,可以达到保证切割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将装有紧定螺钉的固管套和绕其旋转的进刀套组装在一起。在进刀套上至少装有一个由压环控制自动进刀的刀座,该刀座通过螺纹与固管套啮合。在压环和进刀套之间有一种单向进给装置,使进刀套只能正转,不能倒转。操作时,将管件用紧固螺栓卡牢在固管套和进刀套中,转动压环,使进刀套旋转,同时带动与固管套通过螺纹相啮合的刀座,沿着进刀套上的滑道移向管件。不断地转动压环,固定在刀座上的刀具,随着刀座的自动进给,便逐渐切断管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个刀座的切管装置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刀座的纵向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固管套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个刀座的进刀套的仰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压环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压把的俯视图。
根据图1~10,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个刀座的切管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该装置是将带有紧定螺钉〔2〕的固管套〔1〕和绕其旋转并带有一个刀座〔9〕的进刀套〔6〕组装在一起,然后通过定位销〔7〕插在固管套〔1〕外圆周上的环形槽,使固管套〔1〕和进刀套〔6〕进行轴向定位。为了提高切割速度也可以使进刀套〔6〕有多个刀座〔9〕,同时根据所切管件规格的要求,该装置的固管套〔1〕和进刀套〔6〕的内径应比被切割管件的外径至少大30mm。刀具〔8〕用压板〔10〕通过螺钉〔11〕固牢在刀座〔9〕上,该刀座〔9〕通过螺纹与固管套〔1〕相啮合,并由压环〔4〕控制自动进刀。在压环〔4〕和进刀套〔6〕之间有一种单向进给装置,这种进给装置是由均布在进刀套〔6〕外圆周上的三个曲形槽及其槽中的圆柱滚珠〔12〕、压环〔4〕和压盖〔3〕组成。将压环〔4〕套在进刀套外圆周上,用螺栓把压盖〔3〕固定在压环〔4〕上。在压环〔4〕和固管套〔1〕上分别用螺栓固定有形状相同的压把〔5〕和〔13〕。把所要切割的管件用紧定螺钉〔2〕夹固在固管套〔1〕中,以压把〔13〕为支点,逆时针方向转动压环〔4〕上的压把〔5〕,通过曲形槽中的圆柱滚珠〔12〕转动进刀套〔6〕,使进刀套〔6〕上的刀座〔9〕沿着滑道移向管件。不断地转动压环〔4〕,固定在刀座〔9〕上的刀具〔8〕就逐渐将管件切断。由于该刀具〔8〕不受管件材料和管径的限制,也不受工作条件的影响,所以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的锯切割和氧乙炔切割中存在的缺点。另外该装置可以根据所切管件规格的需要,配置相应的固管套〔1〕和进刀套〔6〕及其它部件。因此,它不仅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实现系列化、规格化、标准化的要求,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手工切割各种管件的自动走刀切割装置,是由带有紧定螺钉[2]的固管套[1]和绕其旋转的进刀套[6]组成,其特征在于进刀套[6]上至少装有一个由压环[4]控制自动进刀的刀座[9],该刀座[9]通过螺纹与固管套[1]相啮合,在压环[4]和进刀套[6]之间有一种单向进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向进给装置是由均布在进刀套〔6〕外圆周上的三个曲形槽以及放在槽中的圆柱滚珠〔12〕、压环〔4〕和压盖〔3〕组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工切割各种管件的自动走刀切管装置。该装置由一种固管套和带有切割刀具刀座的进刀套组成。特点是所切割管件不受管件材料和管径的限制。该装置不但能保证管件的切口质量,而且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它能克服通常采用铁锯切割和氧乙炔切割中存在的缺点。
文档编号B26D3/16GK86203304SQ86203304
公开日1987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17日
发明者伭庆华 申请人:伭庆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