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型两头呆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65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菱角型两头呆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转动六角螺母等紧固件的手动工具。
目前,社会上生产的呆扳手均为互相平行的两个受力面,在实际使用中,扳口平面只有两个很小对称面积受力,在受力时大部分平面并没有与六角对边的平面接触,即大部分扳口平面没有受力,旋转时用力过大,容易滑动而使六角头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受力面积小而均匀,保护六角头不损坏并适合较复杂场合使用的菱角型两头呆扳手。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菱角型两头呆扳手由两端头部和中间手柄组成,扳手两端头部的斜度各为20°、10°,头部扳口由工作面1、2、3、4、5、6、7、8、9、10、11、12等平面或弧面组成,平面或弧面都是沿圆心O等分,每等分均是20°,平面2、11互相平行,平面2与3的夹角对称于平面11与12的夹角,且平面2、11和平面2与3夹角、平面11与12夹角组合成旋转紧松力面2、5、8、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一件呆扳手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套呆扳手中的一件呆扳手(公称尺寸为17--19)的局部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扳口的几何图形根据
图1、图2、图3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菱角型两头呆扳手由两端头部和中间手柄组成,扳手两端头部斜度各为20°、10°。头部扳口由工作面1、2、3、4、5、6、7、8、9、10、11、12等平面或弧面组成,平面或弧面都是沿圆心O等分,每等分均是20°。平面2、11为互相平行,是旋转主力点,适合六角对边尺寸上公差。平面2与3的夹角对称于平面11与12的夹角,平面2、11和平面2与3夹角、平面11与12夹角组合成旋转紧松力面2、5、8、11。平面5、8为旋转分力点。在旋转时,弧面4与平面5的夹角、弧面7与平面8的夹角及弧面10与平面11的夹角将六角螺母定位。旋转时,力的分布都集中在圆心O上。
该菱角型两头呆扳手主力、分力与定位三合一体,即力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该扳手分力面5、8和弧面4与平面5的夹角、弧面7与平面8的夹角及弧面10与平面11的夹角配合主力面2、11,即传递力矩,使六角螺母拧紧。在旋转时,紧松力面2、5、8、11的受力面积等于螺母六角边的三分之一面积,且受力的力矩均匀,从而达到不损坏螺母六角头,安全性强,可靠性高。由于该扳手两端头部斜度各为20°、10°,使该扳手适合于较窄或其它较复杂场合,使用方便,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主力,分力与定位三合一体,增加了力矩,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六角螺母的安全、可靠性,使六角螺母拧得紧而不易使螺母六角形状损坏,并适合较窄或其它较复杂场合,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1.一种菱角型两头呆扳手,包括两端头部和中间手柄,其特征在于头部扳口由工作面1、2、3、4、5、6、7、8、9、10、11、12等平面或弧面组成,平面或弧面都是沿圆心0等分,每等分均是20°,平面2、11互相平行,是旋转主力点,平面2与3的夹角对称于平面11与12的夹角,且与平面2、11组合成旋转紧松力面2、5、8、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呆扳手,其特征在于扳手两端头部斜度各为20°,10°。
专利摘要菱角型两头呆扳手由两端头部和中间手柄组成,该扳手两端头部斜度各为20°、10°。头部扳口由工作面1、2、3、4、5、6、7、8、9、10、11、12等平面或弧面组成,平面或弧面都是沿圆心0等分,每等分均为20°。平面2、11互为平行,平面2与3夹角对称于平面11与12夹角,且组合成紧松力面2、5、8、11。该扳手作用时受力的力矩均匀,适合较复杂场合使用,安全性、可靠性强,不易使六角螺母打滑而损坏,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5B13/08GK2175067SQ9322079
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6日
发明者俞海祥 申请人:余冬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