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92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钮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可将旋钮作360°旋转而调整电动工具的输出轴在单纯旋转与旋转兼震动之间作切换的,且其结构较常规更为简单而能降低成本的装置。
早期,用以驱动螺丝起子头或钻头的电动工具仅能作单纯旋转,但有些物体可能因材料的缘故或螺丝锁得太紧而不容易钻孔或将螺丝旋出;故后来就开发出可将电动工具输出轴设定为单纯旋转或旋转兼震动之间做切换,企图籍由输出轴在旋转的同时作轴向快速震动而能将钻头打入被钻物体,或将锁得太紧的螺丝予以松动而便于旋出。因此便有一专利案提供了兼具旋转与震动效果的旋钮切换装置,它可让该输出轴在单纯旋转与震动之间做切换,藉以使电动工具的操作更为方便,更具有实用性。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案的结构必须使旋钮在旋转约360°后方能切换其输出轴为单纯的旋转或震动,且其所使用的元件较多,整体结构较为复杂,致使制造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含有减速箱盖、切换座、切换凹齿及切换凸齿所组成的旋钮切换装置,它可节省了由转向环、内环齿、太阳齿轮与旋环等元件所构成的减速装置,使结构更为简化。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一具有筒体的减速箱盖,该筒体的端部周围设有多个凹齿;一配合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的钢珠压环;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并抵掣于所述钢珠压环的弹簧;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呈可自由转动且抵掣于所说弹簧另端的止推环;一可配合于所说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的切换座与切换块;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所说减速箱盖内径的振动座,并使该振动块与振动座的齿部彼此相对应;一输出轴,它依序穿设一弹簧,上述的切换座、切换块、振动块及振动座后组合于所说的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一切换装置,它包括有一止推环、一止推上板与一旋钮,该止推环的前端环周形成有多道分别位于不等外径,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止推环可套设于所说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自由旋转,该止推上板是形成为一环框,该环框的内径恰对应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可套合,在该环框的前端设有一凹部,环框的后端则设有多个可分别配合于所说止推环的螺旋轨的凸部,该旋钮包覆固定所说止推环外部,其特点在于该切换座的一轴向面设有二道呈适当间距地环周排列的多个切换凹齿,且该切换凹齿的相同一侧边是形成为斜边,该切换块的轴向面设有二道对应于上述切换凹齿的切换凸齿,藉以使该切换座与切换块相对转动时可以控制该切换凸齿啮合或脱离该切换凹齿,进而控制该切换座是否被轴向推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使切换块受到转动时可以控制该切换凸齿啮合或脱离该切换凹齿并平均受力,进而控制输出轴的轴向移动量,以决定固设在输出轴的振动块是否能在输出轴压触并运转时与振动块相互啮合而造成震动作用,并藉以可节省由转向环、内环齿、太阳齿轮与旋环等元件所构成的减速装置,简化了整体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
图1的元件组合后的结构,且旋钮未切换时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图2的旋钮切换时的平面剖视动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换座与切换块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换块的切换凸齿排列形态的平面视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

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钮切换装置追加一,是包括有一减速箱盖1,该减速箱盖1一端一体设有一内呈中空且贯穿的筒体11,且该筒体11的内径前部形成有内缘112,并在该内缘112的周围设有数个轴向且彼此平行的内沟槽113,该筒体11的外壁面设有数个轴向且彼此平行的外沟槽111,该减速箱盖1的后端则组合一固定座48,该固定座48所设的筒部是套入减速速箱盖1的内径并迫紧固定,且该固定座48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周围的齿部481。该减速箱盖1的筒体11外径依序套设有一钢珠压环12、一弹簧13及一止推环14;该钢珠压环12后端设有环周的凸缘121,并于其内径环周设有多个对应于上述外沟槽111的突部122,使该突部122沿着外沟槽111滑入而将钢珠压环12套入筒体11,进而使该钢珠压环12无法相对于筒体11转动。该弹簧13则套入筒体11后使其一端抵触于钢珠压环12的凸缘121。该止推环14外面设有数个突片141,且前端环周形成有三道分布于不等外径,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螺旋轨形成有一螺旋轨低部142与一螺旋轨高部143,该止推环14的内径恰可套入筒体11的外径而抵触于弹簧13的另端,且该止推环14可相对于筒体11转动。该减速箱盖1的内径中设有输出轴3,并以该输出轴3由前往后依序穿设弹簧41、垫片42、钢珠43、垫片44、切换块45、切换座47及振动块46;其中,该振动块46固定在输出轴3上,且振动块46的后端周围形成有可啮合于上述设于振动座48齿部481的齿部461,且该振动块46可完全置入减速箱盖1的贯穿孔内。该切换座47的座体471外表面周围设有数条状突块473,如图4所示,前端则设有二道呈周围排列的切换凹齿472,使该切换座47的突块473可沿着该内沟槽112而套入减速箱盖1的贯穿孔内,并可以防止切换座47在减速箱盖1内旋转而固定。该振动块46供配合于该减速箱盖1的贯穿孔前端内,其后端设有二道呈周围排列并对应于上述切换凹齿472的切换凸齿452,该切换凸齿452的相同一侧边形成为斜边,如图5所示。该切换块45的外周围设有数个缺口451。该二垫片42、44是位于钢珠43的二侧而共同置于该切换块45内。弹簧41则抵掣于该垫片42与输出轴3的凸缘间,藉由该弹簧41的弹力作用于垫片42,进而使切换块45的切换凸齿452时时保持在接触于切换座47的轴向面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在该减速箱盖1的前端设有切换装置2,该切换装置2包括有一止推环14、一止推上板24及一旋钮5;其中,该止推环14在形成环框的前端设有三道分别位于不同外径位置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每一螺旋轨均具有一螺旋轨高部143与一螺旋轨低部142,该止推环14可套设于减速箱盖1的筒体11外径而自由旋转。该止推上板24在形成环框的前端设有一凸环241,其环框内径恰对应于减速箱盖1的筒体11外径而可套合,并于该凸环241设有一凹部242,环框的后端则设有三个可分别配合于上述止推环14的三道螺旋轨的凸部243,另于该止推上板24的环框内径设有数个对应于减速箱盖1的外沟槽111的道块244,使得该止推上板24套合于该筒体11后,藉由其导块244配合于筒体11的外沟槽111而不能与筒体11相对转动。该旋钮5是包覆套设于该止推环14与止推上板24外部,并使该止推环14固设于该旋钮5的内缘,藉由旋转旋钮5可控制止推环14转动。当顺时针转动旋钮5而使止推环14旋转时,可使该止推上板24的突部243沿着止推环14的螺旋轨道而由其螺旋轨低部142移动至螺旋轨高部143,或由螺旋轨高部143移动至螺旋轨低部142,以推掣该弹簧13而得以调整输出轴3的旋转扭力;于此同时,该切换块45的切换凸齿452可被切换为落入切换座47的切换凹齿472而使弹簧41伸张,因而使得输出轴3的凸缘与切换块45的内径间具有足够的轴向移动空间,如图2所示,因而当使用者将输出轴3轴向压触于螺丝或其它元件时,可使振动块46随着输出轴3轴向移动而令其齿部461与振动座48的齿部481啮合,使得输出轴3旋转的同时能造成轴向振动效果。此时,弹簧13向前作用于该止推环14向前移动,使得弹簧13作用于后端的力量变小而调整输出扭力(此部份的原理由于非本实用新型的诉求重点,故不予赘述)。
当欲使输出轴3仅做单纯的旋转而不产生轴向震动时,则将旋钮5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该旋钮5将同时带动止推环14转动,进而使该止推环14的螺纹旋轨推掣止推上板24的突部243而使止推上板24向前端轴向移动,直到突部243移动至螺旋轨低部142为止;该切换块45也同时被驱动旋转,藉由切换凸齿452的斜边可以被推离切换座47的切换凹齿472,此时该切换块45即压缩该弹簧41,因而使输出轴3的凸缘与切换块45内缘之间不具有足够的空间,藉此,当使用者将输出轴3压触于螺丝或其它机械元件而操作时,该输出轴3将无法带动振动块46轴向移动,因而与振动座48之齿部481并不啮合,故输出轴3在旋转时仅为单纯的旋转而不产生轴向振动作用。而藉由在切换块45与切换座47所分别设置的二道环围排列的数个切换凸齿452与切换凹齿472,可让其在彼此脱离但其轴向面仍相对接触时具有平均受力的作用,可据以达到稳定旋转的效果,并藉此设计可省略原母案所包含的减速装置,据以精简整体的结构而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说的仅为用以解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于是,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任何修饰或变更,均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旋钮切换装置,包括有一具有筒体的减速箱盖,该筒体的端部环周设有多个凹齿;一配合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的钢珠压环;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并抵掣于上述钢珠压环的弹簧13;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呈可自由转动且抵掣于上述弹簧13另端的止推环;一可配合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的切换座与切换块;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上述减速箱盖内径的振动块;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上述减速箱盖内径的振动座,并使该振动块与振动座的齿部彼此相对应;一输出轴,其依序穿设一弹簧41,上述的切换座、切换块、振动块及振动座后组合于上述的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一切换装置,它包括有一止推环、一止推上板与一旋钮,该止推环的前端环周形成有多道分别位于不等外径,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止推环可套设于所说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自由旋转,该止推上板是形成为一环框,该环框的内径恰对应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可套合,于该环框的前端设有一凹部,环框的后端则设有多个可分别配合于上述止推环的螺旋轨的凸部,该旋钮包覆固定于上述止推环外部,其特征在于该切换座的一轴向面设有二道呈适当间距地环周排列的多个切换凹齿,且该切换凹齿的相同一侧边是形成为斜边,该切换块的一轴向面设有二道对应于上述切换凹齿的切换凸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设计领域,它主要是在减速箱盖内固设有一切换座,该切换座的一轴向面设有二道呈适当间距地环周排列数个切换凹齿,且该切换凹齿的相同一侧边是形成为斜边,而用以配合该切换座的切换块的对应轴向面设有多个对应该切换凹齿的切换凸齿,藉以使该切换块受到转动时,可以控制该切换凸齿啮合或脱离该切换凹齿并平均受力,进而控制输出轴的轴向移动量。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整体结构,从而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25B21/02GK2382515SQ99216759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6日
发明者钟李杏枝 申请人:钟李杏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