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4179发布日期:2021-11-15 20:5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消防车,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属于消防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是指主要用来执行火灾应对任务的特殊车辆。但是目前的消防车功能比较单一,通常仅具有灭火功能,不具有排涝功能。
3.目前消防工作过程中,需要排涝时通常是人工抬着水泵,把水泵放在水最深处,然后启动水泵,利用水泵完成排涝工作,该排涝方法不仅存在危险,且劳动强度大,排涝效率低,不适用现代化操作。此外,使用水泵排涝时,给水泵提供电力的方式较为单一,目前通常是在消防车车厢内安装便携式发电机,通过便携式发电机带动水泵工作,使用水泵排涝时,需要停车后取出并启动发电机才能开始工作,存在工作方式单一、发电功率低、停车后启动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包括底盘和设在底盘上方的驾驶室和车厢,所述底盘上设有取力器和发电机,所述取力器与发电机相连,所述车厢内设有电控柜、潜水泵、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所述电控柜外接电源且与潜水泵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潜水泵电连接,所述潜水泵的出口端通过消防水带与消防水枪的进口端相连。
7.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潜水泵上设有可拆卸的浮筒。
8.一种实施方案,所述驾驶室的后顶部设有向着车厢方向延伸的导流板。
9.一种实施方案,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曲臂式升降灯。
10.一种实施方案,所述车厢内设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进水口与潜水泵的出口端之间以及分水器的出水口与消防水枪的进口端之间均通过消防水带相连。
11.一种实施方案,所述车厢内设有电动水带车,所述消防水带设于电动水带车内。
12.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动水带车内设有水带提篮,所述消防水带放置于水带提篮内。
13.一种实施方案,在所述底盘和车厢的尾部设有液压尾板。
14.一种实施方案,所述车厢内设有塑料周转箱。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排涝的消防车,因设有潜水泵,且所述潜水泵通过消防水带与消防水枪相连,从而使得所述消防车整体兼具灭火和排涝功能,具有操作安全、劳动强度低、排涝效率高等优点;且因所述消防车同时设有发电机和电控柜,使用的时候既可以通过发电机又可以通过外接电源的电控柜给潜水泵提供电力,工作方式多样、发电功率高、潜水
泵启动方便快捷,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控性好;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进步性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排涝的消防车的右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排涝的消防车的左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排涝的消防车的仰视图;
21.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底盘;2、驾驶室;3、车厢;4、取力器;5、发电机;6、电控柜;7、潜水泵;8、消防水带;9、消防水枪;10、浮筒;11、导流板;12、曲臂式升降灯;13、分水器;14、电动水带车;15、液压尾板;16、水带提篮;17、塑料周转箱。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包括底盘1和设在底盘1上方的驾驶室2和车厢3,所述底盘1上设有取力器4和发电机5,所述取力器4与发电机5相连,所述车厢3内设有电控柜6、潜水泵7、消防水带8和消防水枪9,所述电控柜6外接电源且与潜水泵7电连接,所述发电机5与潜水泵7电连接,所述潜水泵7的出口端通过消防水带8与消防水枪9的进口端相连。
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排涝的消防车的工作方法如下:
26.将消防车停至需要排涝的地方,将潜水泵7放入需要排涝处的积水中,开启潜水泵7,潜水泵7将水抽出,抽出的水通过消防水带8被输至消防水枪9中,然后经消防水枪9排出,从而达到排涝的效果,此外,消防过程中,也可以直接将潜水泵7放入水池中,通过潜水泵7将水池中的水送至消防水枪9中,然后通过消防水枪9将水喷射至火灾处以进行灭火;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防车兼具灭火和排涝功能,不需要人工抬着潜水泵7,相较于传统的人工使用水泵进行抽水排涝而言,机械化程度高、操作安全、劳动强度低、排涝效率高;
27.此外,工作过程中,潜水泵7的电力启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启动消防车的发动机(通常安装于底盘1上,属于公知常识,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取力器4传递给发电机5,发电机5工作发电,从而为潜水泵7提供启动电力,带动潜水泵7工作;另一种是将电控柜6外接电源(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源),通过电控柜6接入外界的电力带动潜水泵7工作;工作的时候,可以根据消防救援环境灵活的选择适合的电力启动方式,发电功率高,潜水泵7启动方便快捷,并且由于是整车具有灭火和排涝功能,使用的时候无需将发电机5从消防车上取出,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8.请再参阅图3所示,所述潜水泵7上设有可拆卸的浮筒10,所述浮筒10和潜水泵7一起放置于车厢3内。使用的时候,将潜水泵7挂上浮筒10后潜入水中,浮筒10可以靠自身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潜水泵7则可以全部浸没在水中,使得潜水泵7可随着水位的升高和降低而不影响抽水排水效果。
29.请再结合图1至图3所示:
30.所述驾驶室2的后顶部设有向着车厢3方向延伸的导流板11,不仅具有美观性,还可有效减少行车阻力;
31.所述车厢3的顶部设有曲臂式升降灯12,具有照明功能,便于消防车夜间操作;
32.所述车厢3内设有分水器13,所述分水器13的进水口与潜水泵7的出口端之间以及分水器13的出水口与消防水枪9的进口端之间均通过消防水带8相连,具有分水功能,可以将一股水分为若干股水,所述分水器13采用市售产品即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选择二分水器、三分水器等;
33.所述车厢3内还设有电动水带车14,所述消防水带8设于电动水带车14内。
34.为了方便电动水带车14上下、进出车厢3,在底盘1和车厢3的尾部设有液压尾板15,所述液压尾板15采用通用产品即可,通常由尾板和液压组件(液压油缸等)组成,这部分属于公知常识,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
35.此外,所述电动水带车14内可设有水带提篮16,所述消防水带8放置于水带提篮16内(如图4所示)。
36.如图2所示,所述车厢3内可设有塑料周转箱17,以用于放置一些小件消防器材。
37.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包括底盘和设在底盘上方的驾驶室和车厢,所述底盘上设有取力器和发电机,所述取力器与发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设有电控柜、潜水泵、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所述电控柜外接移动电源且与潜水泵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潜水泵电连接,所述潜水泵的出口端通过消防水带与消防水枪的进口端相连,所述驾驶室的后顶部设有向着车厢方向延伸的导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涝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上设有可拆卸的浮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涝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曲臂式升降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涝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设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进水口与潜水泵的出口端之间以及分水器的出水口与消防水枪的进口端之间均通过消防水带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涝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设有电动水带车,所述消防水带设于电动水带车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涝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盘和车厢的尾部设有液压尾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排涝的消防车,包括底盘和设在底盘上方的驾驶室和车厢,所述底盘上设有取力器和发电机,所述取力器与发电机相连,所述车厢内设有电控柜、潜水泵、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所述电控柜外接电源且与潜水泵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潜水泵电连接,所述潜水泵的出口端通过消防水带与消防水枪的进口端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排涝的消防车,因设有潜水泵并同时设有发电机和电控柜,且所述潜水泵通过消防水带与消防水枪相连,因而使得所述消防车整体兼具灭火和排涝功能,不仅操作安全、劳动强度低、排涝效率高,而且工作方式多样、发电功率高、潜水泵启动方便快捷,可控性好。好。好。


技术研发人员:智丙辉 张玉春 王君建 翟志飞 郑巍 陈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