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9982发布日期:2024-03-18 18: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逃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


背景技术:

1、高楼即高层建筑,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被称为高楼,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高楼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城市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高楼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的特点。

2、当楼栋出现火灾时,目前一般是在建筑楼层的外侧设置消防拉梯,用于高层住户的逃生,由于火灾的产生会给住户带来一定的恐惧感,可能会导致其攀爬拉梯的速度较慢,致使住户无法及时地逃离火灾现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授权公告号为cn2153871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消防用逃生装置,该方案通过设置有卷收辊和钢索,从而辅助高层住户进行逃生,可大幅提升救援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使得救援效率得以提高,设置有弹簧片和接触板,可有效缓冲向下的冲击力,从而保证住户的平稳着陆,以提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4、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对需要救援的人员进入逃生设备的承载板上,收卷辊和钢索对承载板进行下降,对需要救援的人员进行施救,但是承载板上仅仅设置有防护板,当被困人员随着在承载板下降时因为中心不稳摔倒,两个防护板之间的入口因为缺少防护,会造成人员的意外跌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包括底座上表面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钢索,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前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机构,两个所述套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逃生机构。

4、所述逃生机构包括固定在两个套环相互靠近一侧的承载板和固定在顶板上表面的两个收卷辊,两个所述收卷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收卷辊的内部缠绕有绳索,所述承载板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金属防护框,两个所述金属防护框内表面靠近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安装座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卷簧,两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护栏,两个所述金属防护框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机构,两个所述金属防护框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坠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固定环相互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机构包括开设在金属防护框一侧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皆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长框,两个所述滑块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磁铁。

7、进一步的,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固定在防护板两侧中间位置处的固定板和固定在防护板两侧前后侧的四个安装套管,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安装套管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四弹簧。

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斜面,四个所述驱动杆的斜面两两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杆的斜面与伸缩杆的一侧相互接触。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表面四角处的第一阻尼杆和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处的第二缓冲机构以及开设在底座上表面前后两侧的第二滑槽,四个所述第一阻尼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板,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稳定机构,两个所述稳定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阻尼杆,两个所述第二阻尼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接触板下表面中间位置处的两个第二齿条和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处的第一矩形套管,所述第一矩形套管内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矩形套管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矩形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套管,所述第二矩形套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矩形套管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阻尼杆,所述第三阻尼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阻尼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板。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条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矩形杆同时位于第二矩形套管的内部滑动。

12、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表面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滑杆上表面远离支撑架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

13、进一步地,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接触板的下表面相互铰接,所述挤压板位于两个滑杆的一侧。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1.本方案通过设置有逃生机构,使得护栏从内部无法被推开,从而保证金属防护框内部的人员不会因为承载板在移动时因为重心不稳而跌倒意外地从承载板上跌落,极大保证了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二次伤害,被困人员只需要推动护栏进入金属防护框的内部即可,且护栏自动关闭,避免在慌张的情况下,造成逃生设备的箱门无法打开的情况。

16、2.本方案通过设置有延长机构,金属防护框和延长框之间的空间可以进一步的增大,可以使得承载板承载的人的数量增加,可以一次性的将人员全部救出转移,尽可能的减少营救的时间,在最佳的营救时间内,尽可能的救出更多数量的人。

17、3.本方案通过设置有防坠机构,使得两个夹板相互靠近,对安装套管中间的钢索进行夹紧,夹板上的齿牙可以与钢索表面夹持得更加紧实,八个夹板牢牢地夹持在钢索的外侧,可以将承载板整体锁死在半空中,避免承载板继续的下落,避免因为绳索断裂而造成承载板整体的滑落,造成的二次伤害。

18、4.本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第一阻尼杆和第二阻尼杆对冲击力进一步的消除,极大地减少了承载板下降的冲击力,保证承载板稳定的下降,可以有效地保证承载板上的被救人员的稳定性,避免人员意外的跌倒。

19、5.本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使得下降的第一接触板通过第二接触板对矩形杆向下挤压,使得矩形杆对第三阻尼杆和第二弹簧同时进行挤压,使得第三阻尼杆对冲击力进一步消除,配合第一阻尼杆和第二阻尼杆,可以对较大的冲击力进行有效地消除缓冲,进一步保证承载板下降的稳定性。

20、6.本方案通过设置有稳定机构,夹紧板可以保证承载板稳定地停留,同时夹紧板可以作为逃生设备最后的安全保障,在特殊情况时,冲击力超过第三阻尼杆、第一阻尼杆和第二阻尼杆总体的缓冲限度时,承载板仍然继续下降,此时夹紧板就可以对金属防护框夹持,保证金属防护框无法继续下移,保证承载板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包括底座(1)上表面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钢索(7),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7)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绳索(46)的另一端与固定环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机构(44)包括开设在金属防护框(42)一侧的第一滑槽(44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441)的内部皆滑动连接有滑块(442),两个所述滑块(44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长框(443),两个所述滑块(442)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磁铁(4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机构(45)包括固定在防护板(47)两侧中间位置处的固定板(451)和固定在防护板(47)两侧前后侧的四个安装套管(452),两个所述固定板(45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455),两个所述第三弹簧(45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54),两个所述限位杆(454)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53),所述安装套管(452)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456),两个所述伸缩杆(45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457),两个所述伸缩杆(456)的外表面套设有第四弹簧(45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53)的一侧设置有斜面,四个所述驱动杆(453)的斜面两两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杆(453)的斜面与伸缩杆(456)的一侧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3)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四角处的第一阻尼杆(31)和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中间位置处的第二缓冲机构(38)以及开设在底座(1)上表面前后两侧的第二滑槽(32),四个所述第一阻尼杆(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板(37),所述第二滑槽(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稳定机构(33),两个所述稳定机构(3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36),两个所述挤压板(3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阻尼杆(34),两个所述第二阻尼杆(3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38)包括固定在第一接触板(37)下表面中间位置处的两个第二齿条(3810)和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中间位置处的第一矩形套管(381),所述第一矩形套管(381)内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通槽(389),所述第一矩形套管(381)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齿轮(385),所述第一矩形套管(38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套管(382),所述第二矩形套管(38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386),所述第二矩形套管(382)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阻尼杆(384),所述第三阻尼杆(38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383),所述第三阻尼杆(38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387),所述矩形杆(38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板(38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386)与第一齿条(386)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矩形杆(387)同时位于第二矩形套管(382)的内部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33)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32)内部的滑杆(331),所述滑杆(33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架(332),所述支撑架(3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板(333),所述滑杆(331)上表面远离支撑架(332)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3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334)的另一端与第一接触板(37)的下表面相互铰接,所述挤压板(36)位于两个滑杆(331)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系统逃生设备,属于消防逃生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上表面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钢索,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前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机构,两个所述套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逃生机构。可以实现护栏从内部无法被推开,从而保证金属防护框内部的人员不会因为承载板在移动时因为重心不稳而跌倒意外地从承载板上跌落,极大保证了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二次伤害,被困人员只需要推动护栏进入金属防护框的内部即可,且护栏自动关闭,避免在慌张的情况下,造成逃生设备的箱门无法打开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倪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倪海军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