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编解码无线收发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172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编解码无线收发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高可靠性编解码无线收发报警器,与目前市售一般无线收发式报警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稳定、重码率低,可靠性高,且控制范围可大可小,又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因此深受用户青睐。
本实用新型收、发机外观大小形状基本一样(一套模具)约为65×35×10mm,一般将接受机做成钥匙链型,便于主人携带,发射机置于需防丢、防盗的重要物品内或放在需监护的老人、小孩身上。报警器工作时,发射机不断发出码信号,当放有接收机的重要物品或需监护的老人、小孩处在安全范围内时,接收机可接收到其发出的码信号,经接收机内解码器成功解码,报警器不响,一旦重要物品或需监护人超出安全范围,接收机收不到码信号,或解码不成功会立即报警,提醒主人迅速处理。
目前市售无线收发式报警器和专利报导的报警器,如专利号93208782防丢防盗无线报警器,专利号93238740无线遥控袖珍防盗防丢报警器和专利号9421983无线电遗物报警器等,以上报警器大致可为分两大类一类是无编、解码的无线收、发简易式报警器,这类报警器线路简单、价格便宜,但由于无编、解码部分,多组报警器在同一环境使用时易相互干扰,若小偷有意行窃,在附近放置一个发射器则重要物品被盗走,主人的接收器仍不报警,失去了防盗保安的意义。因此,此种报警器虽然价格便宜,但不为人们喜爱。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编、解码式报警器、配对编码,就像给报警器配了一把钥匙,只有相互配对编码的无线收发报警器,才能在安全范围内成功解码,对重要物品实施保护,所以防盗保安性能大大提高,这类编解码式报警器又可细分为2种,一种是频率识别式报警器,这类报警器依据频率不同配对制作,使安全性有所提高,缺点是编组配对数少,最多只能编上百组。因此,在人多场合使用仍有重码现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一种是采用专门编解码集成电路,编组数可达上万个,大大降低了重码率,但码信号电路多采用COMS门电路组成,如采用CD4069等集成电路,这种门电路的工作电压范围为3-18V,而接收机为便于携带供电电压采用两只1.5电池供电,只有3V,在COMS门电路工作电压的下限,这就直接影响了接收机工作的稳定性,当接收机工作一段时间,电池电压略有下降(实测至2.8V左右)有些接收机甚至不能工作。此外,这种码信号放大电路控制范围只能做成3-6M,此距离对防止重要物品丢失,距离可以,但对于带小孩外出,监护弱智老人,3-6M范围就显得不足,亦需要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一种重码率低,稳定性高,防范距离可调的新型编解码式无线收发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由一对编码相同的无线发射接收机组成,发射机由编码电路A、高频振荡发射电路B两部分组成,接收机由高频超再生检波电路C,低频码信号放大电路D,解码电路E和声音报警电路F四部分组成,其中,发射机编码电路A中的编码集成电路IC1的编码信号与接收机解码电路E中的编码集成电路IC2的码信号在制作时预置成一致,成对出售,接收机中的低频信号放大电路D采用晶体三极管放大加运放整形方式,由三极管N3、运算放大器IC3A及外围电路组成,N3的基极经C12、R6与超再生检波电路C输出端a点相连,同时还经C13接地,N3集电极通过R8接电池B2,通过R7与基极相连并直接接运算放大的IC3A的“+”端3脚,运算放大器IC3A的“+”端3脚还通过电容C14接地,通过R9接向“-”端2脚,IC3A的“-”端2脚还通过电容C15接地,IC3A的输出端1脚与解码电路E中b点,即解码集成电路IC2的14脚相连。
接收机码信号放大电路D中,三极管N3的放大倍数可根据需防范的距离进行调整,做成不同防范距离的产品。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报警器,保留了编解码式报警器编码组数多,重码率低的优点,在人多场合使用,从未出现过重码误报现象。同时,由于改进了码信号放大电路,使本报警器不仅线路简单,维护方便,而且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实测工作电压在2.4-3.5V之间均工作良好,且可根据用户需求制成控制范围为3-6M和10-15M两种产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发射机原理线路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接收机原理线路图。
实施例1,一种新型编解码无线收发报警器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射接收机外观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图为发射机,下图为接收机,1为开关,2外壳,3商标,4工作指示灯,5接收机报警出声孔,6接收机钥匙链孔。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射机原理线路图,其中编码电路A,由编码集成电路IC1(5026),电阻R1、R2、电容C3组成,高频振荡发射电路B由三极管N1(KSP-10)及电容C1、C2、C4,电感L1、L2组成,SW1为电源开关,B1为3V供电电池。
附图3为接收机原理线路图,其中超再生检波电路C由三极管N2(KSP-10),电容C5、C6、C7、C8、C9、C10、C11,电阻R3、R4、R5,电感L3、L4组成,低频码信号放大电路D由三极管N3(9014)、电阻R6、R7、R8、R9、电容C12、C13、C14、C15和运算放大器IC3A组成,IC3为双运算放大器LM358,预置码编码电路E由编码集成电路IC2(5027)电阻R10组成,声音报警电路由二极管D1、电阻R11、R12、R13、R14、电容C16及运算放大器IC3B和三极管N4(9014)及间歇蜂鸣器S1组成,SW2为接收机的电源开关,B2为接收机3V供电电池、C17为电源滤波电容。
发射机中的发光二极管D3和接收机中的发光二极管D2系通电工作状态指示,R15、R16为其限流电阻,由于发光二极管消耗电能较多,若想延长报警器电池使用时间,该二极管可以不接,不影响收发机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报警器工作时,首先应将发射机与接收机的开关SW1、SW2合上,此时,发射机高频发射电路B立即开始工作,由三极管N1、电感L1、L2、电容C4形成300MHZ左右的高频振荡信号,它将已编好码的低频码信号载在此高频发射信号上不断向周围发射,当发射机与接收机处于控制距离内时,接收机通过超再生检波电路C,接收发射机发出的码信号,经R6、C12耦合,C13滤波送至三根管N3基极,经N3放大,C14进一步滤波后送入运算放大器IC3A的“+”端(3脚)进行整形,整形后的码信号直接送至解码集成电路IC2的14脚,当此信号与接收机预置码一致时,IC2成功解码,IC2的17脚输出高电平,D1导通,使IC3B“-”端(6脚)电位高于“+”端(5脚)电位,IC3B输出端(7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N4截止,间歇式蜂鸣器S1不响,一旦发射机超出控制范围,接收机接收的信号弱,经N3放大,IC3A整形后信号幅度仍不足使解码器IC2成功解码,IC2的17脚转为低电平使D1截止,IC3B“+”端(5脚)电位高于“-”端(6脚)电位,输出端(7脚)转为高电平,通过R14使N4导通,间歇蜂鸣器S1发声报警。
当另有报警器在控制距离以内工作时,本接收机虽然仍然通过N2接收,N3放大,IC3A整形送至IC2的14脚,但该信号与本机专用解码器IC2的预置码不一致,IC2不能成功解码,所以多组报警器在控制范围内同时使用时,不会相互干扰,小偷也无法用另一个编码发射器置于控制范围内进行偷盗,因为本解码器有上万个不同的码,试破编码十分困难,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极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低频码信号放大电路D中的三极管N3的放大倍数可用来调节报警器的控制保安距离,通过调整三极管N3的放大倍数,可制作出控制保安距离为3-6M4和10-15M两种不同规格产品,供用户选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编解码无线收发报警器,由一对编码相同的无线发射接收机组成,其特征是发射机由编码电路A、高频振荡发射电路B两部分组成,接收机由高频超再生检波电路C,低频码信号放大电路D,解码电路E和声音报警电路F四部分组成,其中,发射机编码电路A中的编码集成电路IC1的编码信号与接收机解码电路E中的编码集成电路IC2的码信号在制作时预置成一致,成对出售,接收机中的低频信号放大电路D采用晶体三极管放大加运放整形方式,由三极管N3、运算放大器IC3A及外围电路组成,N3的基极经C12、R6与超再生检波电路C输出端a点相连,同时还经C13接地,N3集电极通过R8接电池B2,通过R7与基极相连并直接接运算放大的IC3A的“+”端3脚,运算放大器IC3A的“+”端3脚还通过电容C14接地,通过R9接向“-”端2脚,IC3A的“-”端2脚还通过电容C15接地,IC3A的输出端1脚与解码电路E中b点,即解码集成电路IC2的14脚相连。
2.如权利要求1中的编解码式无线收发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接收机码信号放大电路D中,三极管N3的放大倍数可根据需防范的距离进行调整,做成不同防范距离的产品。
专利摘要一种高可靠性编解码式无线收发报警器,由一对编码相同的无线发射、接收机组成,该报警器采用专门编解码集成电路配对编码,采用三极管放大加运放整形电路,对低频码信号进行放大整形,使报警器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重码率极低,且可以制作出控制距离3—6M和10—15M两种不同规格报警器,供用户选用。
文档编号G09C5/00GK2378786SQ9921800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7日
发明者高良步, 乔彦超, 陈清, 郭风祥 申请人: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