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形成机侧面节点的纵向缝合纱线的造纸成型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20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形成机侧面节点的纵向缝合纱线的造纸成型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造纸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造纸中应用的成型织物。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长网造纸方法中,纤维素纤维的水浆或悬浮液(也就是造纸中通常所说的“纸料”)流送到编织网和/或合成材料的环形带上行的顶部上,环形带运行在两个或多个辊子之间。环形带通常称为“成型织物”,成型织物上行的上表面提供造纸表面作为过滤器从水介质中分离纸料的纤维,由此形成湿纸幅。水介质通过重力或设置于成型织物上行的下表面(也就是“机侧面”)的真空作用从成型织物的网孔(通称排水孔)中滤出。
湿纸幅离开成型部后进入造纸机的压榨部,纸幅经过一对或多对包覆有另一织物的压榨辊的压区,该织物通常称为“压榨毛毯”。辊子的压力使得湿纸幅去除另外的水分;压榨毛毯的“棉絮层”的存在进一步提高了水分的去除。然后将纸张转移到干燥部进一步去除水分。经过干燥后,纸张经二次加工和包装。
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纵向(“MD”)和横向(“CMD”)分别是指与造纸机中造纸织物的运行方向成一条线的方向,和平行于织物表面并横向于织物运行方向的方向。同样地,涉及织物中纱线垂直关系(例如上方、下方、顶部、底部、之下等)的方向,假设织物的造纸面是织物的顶部,织物的机侧面是织物的底部。
造纸织物通常是通过两种基本的编织方法中的一种制造的环形带。在这些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中,织物通过平织的方法编织,在该方法中末端通过已知的连接方法连接成环形带,例如分解后将末端再编织在一起(即捻织)、或者在每端上缝上针可缝合的薄片或特殊的折叠部分,然后将它们重新编织成针可缝合的环。现在许多自动连接机器是商业上可获得的,对于某些成型织物在至少部分连接工序中可以使用该机器来自动化操作。在平织造纸织物中,经线在纵向上延伸,纬线在横向上延伸。
在第二种编织方法中,织物用环形编织方法直接以连续带的形式编织。在环形编织方法中,经线在横向上延伸,而纬线在纵向上延伸。上述描述的两种编织方法都是现有的技术,如此处使用的术语“环形带”是指由任何一种方法得到的带状物。
有效的纸页和纤维支撑体是造纸中重要的考虑因素,特别是在湿纸幅开始形成的造纸机的成型部中。另外,当在纸机上高速运行时,成型织物应当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优选具有高渗透性,以便当纸幅转移到纸机的压榨部时减少纸幅保留的水分。在薄页纸和高级纸应用中(即在高级印刷、碳化、香烟、电容器和此类的用纸),造纸表面包含非常细致编织的或细金属丝的网状结构。
一般地,如在高级纸张和薄纸的应用中使用的细致编织的成型织物包括至少一些相对小直径的纵向或横向纱线。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纱线往往是脆弱的,从而导致织物较短的使用寿命。而且,较小纱线的使用还可以消极地影响织物的机械稳定性(特别在不对称抗力、收缩性和刚性方面),这些都可能影响织物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为了解决与细致编织的织物相联系的这些问题,已经发展了多层成形织物,该织物具有在纸成形表面上的细网孔纱以便于纸成形,具有在机器接触侧面上的粗网孔纱以提供强度和耐磨性。例如,运用一组纵向纱线和两组横向纱线交错编织来构成织物以形成具有细的纸页成型表面和更耐用的机侧表面的织物。这类成型织物属于通常称为“双层”织物的一类织物。同样地,已经构成了包括两组纵向纱线和两组横向纱线的织物,它形成细微网孔的纸侧织物层和分隔的较粗的机侧织物层。这类成型织物通常地称为“三层”织物,在这类织物中,两织物层通常是通过单独的缝合纱线结合在一起的。然而,它们也可以使用一组或多组下部、上部横向和纵向纱线结合在一起。由于双层和三层织物与单层织物相比包括一组附加的纱线,因而这些织物通常比单层织物具有更高的“纸厚(caliper)”(即,它们更厚)。Thompson的美国专利No.4423755给出了一种说明性的双层织物,而Osterberg的美国专利No.4501303、Vohringer的美国专利No.5152326、Ward的美国专利No.5437315和US5967195、和Troughton的美国专利No.6745797都报道了说明性的三层成型织物。
美国专利No.6896009和于2005年08月18日提交的共同未决的且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US11/207,277描述了许多典型的多层成型织物,这些织物通过“经线缝合”。在一些情况中,上述织物可能比纬线缝合的成型织物更容易制造和/或有着理想的性能。然而还需要有其它类型的经线缝合的织物来满足造纸行业的巨大需求。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造纸织物,包含一系列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一组顶部CD纱线;一组与顶部MD纱线交织的顶部CMD纱线;第一组底部MD纱线,第一组底部MD纱线成对排列;第二组底部MD纱线,第二组底部MD纱线以单根纱线排列;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MD纱线交织的底部CMD纱线;和一组成对的与顶部和底部CMD纱线交织的MD缝合纱线,每对MD缝合纱线夹有第二组的相应的紧邻底部MD纱线。一对第一组底部MD纱线中的每根纱线以同一图案与底部CMD纱线交织。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造纸织物,包含一系列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一组顶部纵向(MD)纱线;一组与顶部MD纱线交织的顶部横向(CMD)纱线;第一组底部MD纱线,第一组底部MD纱线成对排列;第二组底部MD纱线,第二组底部MD纱线以单根纱线排列;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MD纱线交织的底部CMD纱线;和一组成对的与顶部和底部CMD纱线交织的MD缝合纱线,每对缝合纱线夹有第二组的相应的紧邻底部MD纱线。一对第一组底部MD纱线中的每根纱线以同一图案与底部CMD纱线交织。而且第一组底部缝合纱线中的每一对都在顶部MD纱线的下方。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造纸织物,包含一系列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一组顶部纵向(MD)纱线;一组与顶部MD纱线交织的顶部横向(CMD)纱线;第一组底部MD纱线,第一组的每根纱线都有一个扁平的横截面;第二组底部MD纱线,第二组底部MD纱线以单根纱线排列;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MD纱线交织的底部CMD纱线;和与顶部和底部CMD纱线交织的一组成对的MD缝合纱线,每对缝合纱线夹有第二组的相应的紧邻底部MD纱线。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造纸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提供一种造纸织物,该造纸织物包括一组顶部MD纱线;一组与顶部MD纱线交织的顶部CMD纱线;第一组底部MD纱线,第一组底部MD纱线成对排列;第二组底部MD纱线,第二组底部MD纱线以单根纱线排列;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MD纱线交织的底部CMD纱线;和一组成对排列的与顶部和底部CMD纱线交织的MD缝合纱线,每对MD缝合纱线插入各自紧邻的第二组底部MD纱线;其中一对第一组底部MD纱线中的每根纱线以同一模式与底部CMD纱线交织;(b)在造纸织物上沉积纸料;和(c)从造纸纸料中去除水分。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成型织物的一个重复单元的俯视图;图2表示图1织物的重复单元的底视图;图3A-3F表示图1和图2织物的典型的纵向纱线的剖面视图;图4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案的成型织物的一个重复单元的俯视图;图5表示图4织物的重复单元的底视图;图6A-6F表示图4和图5织物的典型的纵向纱线的剖面视图;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其它成型织物的一个重复单元的上视图;图8表示图7织物的重复单元的底视图;图9A-9F表示图7和图8织物的典型的纵向纱线的剖面视图;图10表示图7和图8织物的典型的顶部CMD纱线的剖面视图;以及图11表示使用横截面扁平的底部MD纱线的选择性织物实施方案的典型顶部CMD纱线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参考附图在下文中进行更具体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不意味着对所述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而这些实施方案是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完整地公开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了清楚地表示,将一些部件的厚度和尺寸放大。
为了简便和/或清楚,大家熟知的功能或结构可能没有详细描述。
如在这里使用的表述“和/或”包括一项或多项关联的列举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本发明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详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如在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a)”、“一(an)”和“该(the)”也意味着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显暗示的除外。应当更深入地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表示存在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除一种或多种其它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原理、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结合。
除非另有限定,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专有名词和科学名词)都有着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应该更进一步理解,上述术语,如那些在普通词典里已经定义了的术语,应当解释为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意思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当用一种理想化或太形式的含义来解释,除非本发明有明确的限定。
虽然下面的附图仅仅表示本发明列举的成型织物的单个重复单元,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预见在商业应用中附图中的重复单元是在纵向和横向上重复多次而形成一张宽大的适合造纸机使用的织物。
现在参考图1-3F,在这里说明了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成型织物的一个重复单元,这个重复单元概括地用10代表。重复单元10包括3根顶部纵向纱线11-13、3对纵向缝合纱线21a,21b-23a,23b、12根顶部横向纱线31-42、6根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51a,51b-53a,53b、3根不成对的底部MD纱线61-63、和6根底部横向纱线71-76。这些纱线的交织情况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由图1和3E可以看出,顶部纵向纱线11-13的每一根与顶部横向纱线31-42以“一上/一下”的顺序交织,其中顶部纵向纱线11-13在奇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31,33,35,37,39,41的上部和在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32,34,36,38,40,42的下部穿过。
由图1可以看出,每对缝合纱线21a,21b-23a,23b都位于两根顶部纵向纱线之间。由图1、3A和3C可以看出,在织物10的顶部表面上每个缝合纱线对21a-23b组合作为一根单根纱线完成平织图案。更具体地,每根缝合纱线穿过三根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的上部,其中越过一组三根偶数号的上部CMD纱线的每根缝合纱线用“a”表示,而穿过一组剩余三根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上部的每根缝合纱线用“b”表示。例如,缝合纱线21a穿过顶部横向纱线36,38和40的上部,而穿过底部横向纱线35,37,39和41的下部;缝合纱线21b穿过顶部横向纱线42,32和34的上部,而穿过底部横向纱线41,31,33和35的下部。因此,缝合纱线21a,21b一起形成一根“复合”顶部纵向纱线,相对于顶部横向纱线它遵循一个总的“一上/一下”的路径。因而形成的“复合”顶部纵向纱线穿过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的上部,由此在织物10的顶部或者造纸表面上与顶部纵向纱线形成平织图案。
每对缝合纱线偏离它的相邻缝合纱线对两根顶部横向纱线。通过研究图1可以看出这一点,其中,当它们穿行在织物10的顶层和底层之间时,缝合纱线21a,21b都穿过顶部横向纱线35的下部。向上移动图1到缝合纱线22a,22b,当它们穿行在织物10的顶层和底层之间时,这些纱线都穿过顶部横向纱线33(纱线33偏离顶部横向纱线35两根顶部横向纱线)的下部。
织物10的底层如图2所示,底层包括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51a,51b-53a,53b,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61-63,缝合纱线21a,21b-23a,23b和底部横向纱线71-76。位于相应的顶部纵向纱线下部的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以一对的形式与底部横向纱线以“两上/一下”的顺序交织。例如,参见图2,3D和3F中,底部纵向纱线51a,51b穿过底部横向纱线73,74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75的下部,底部横向纱线76,71的上部和底部横向纱线72的下部。当它与底部横向纱线交织时,每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也是遵循“两上/一下”的顺序。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61穿过底部横向纱线72,73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74的下部,底部横向纱线75,76的上部和底部横向纱线71的下部(参见图2和3B)。
位于相应的顶部纵向纱线下部的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以一对的形式与底部横向纱线以重复的“两上/一下”的顺序交织。例如,参见图2,3D和3F中,底部纵向纱线51a,51b穿过底部横向纱线73,74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75的下部,底部横向纱线76,71的上部和底部横向纱线72的下部。当它们和底部横向纱线交织时,每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也遵循“两上/一下”的顺序。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61穿过底部横向纱线71,72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73的下部,底部横向纱线74,75的上部和底部横向纱线76的下部(参见图2和3B)。
再次参见图2,每对缝合纱线之间夹有一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即,缝合纱线21a,21b之间夹有底部纵向纱线61),每根缝合纱线在一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如此处使用的,“节点”是在与其它纱交织中一根纱穿过单根其它纱线上部或下部的部分,而“浮纱”是指一根纱线通过多根相邻纱线的上部或下部的部分。缝合纱线形成的每个节点都在紧邻的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的节点的旁边,以便每个缝合纱线和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成对的节点,该成对的节点与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的成对节点相似。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61在底部横向纱线71和74的下部形成节点(参见图3A-3C)。缝合纱线21b在底部横向纱线71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而缝合纱线21a在底部横向纱线74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每对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与它相邻的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偏移一根底部横向纱线。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61在底部横向纱线71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而成对的底部纱线51a,51b在底部横向纱线72的下部形成节点。因此,在底部表面上成对的节点形成了一斜纹。
本发明实施方案中另一织物的重复单元概括地用110表示并在图4-6F中说明。重复单元110包括4根顶部纵向纱线111-114,4对纵向缝合纱线121a,121b-124a,124b,16根顶部横向纱线131-146,8根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151a,151b-154a,154b,4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161-164,和8根底部横向纱线171-178。这些纱线的交织情况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由图4和6B可以看出,顶部纵向纱线111-114的每一根与顶部横向纱线131-146以“一上/一下”的顺序交织,其中顶部纵向纱线111-114在奇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131,133,135,137,139,141,143,145的上部和在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132,134,136,138,140,142,144,146的下部穿过。
由图4可以看出,每对缝合纱线121a,121b-124a,124b都位于两根顶部纵向纱线之间。与上述织物10的缝合纱线一样,由图4,6D和6F可以看出,在织物110的顶部表面上每对缝合纱线121a-124b组合作为一根单根纱线完成平织图案。更具体地,每根缝合纱线穿过4根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的上部,穿过一组4根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上部的缝合纱线用“a”表示,而穿过一组剩余4根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上部的每根缝合纱线用“b”表示。例如,缝合纱线121a穿过顶部横向纱线142,144,146和132的上部,同时穿过顶部横向纱线141,143,145,131和133的下部;缝合纱线121b穿过顶部横向纱线134,136,138和140的上部,同时穿过顶部横向纱线133,135,137,139和141的下部。因此,缝合纱线121a,121b一起形成一根组合的顶部纵向纱线,当它与顶部横向纱线交织时,它遵循一个总的“一上/一下”的路径,因而由缝合纱线形成的该组合顶部纵向纱线穿过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的上部,由此在织物110的顶部或者造纸表面与顶部纵向纱线形成平织图案。
每对缝合纱线与它相邻的缝合纱线偏移4根顶部横向纱线。通过研究图4可以看出,其中当它们穿行在织物110的上层和底层之间时,缝合纱线121a,121b都穿过顶部横向纱线133的下部,。向下移动图4到缝合纱线122a,122b,当它们在织物110的上层和底层之间穿行时,这些纱线都穿过顶部横向纱线137(它与顶部CMD纱线133偏移4根顶部CMD纱线)的下部。
织物110的底层如图5所示。底层包括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151a,151b-154a,154b,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161-164,缝合纱线对121a,121b-124a,124b和底部横向纱线171-178。位于相应的顶部纵向纱线下部的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以一对的形式与底部横向纱线以“三上/一下”的顺序交织。例如,参考图5,6A和6C,底部纵向纱线151a,151b穿过底部横向纱线173,174,175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176的下部,底部横向纱线177,178,171的上部和底部横向纱线172的下部。当它与底部横向纱线交织时,每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也遵循“三上/一下”的顺序。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161穿过底部横向纱线178,171,172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173的下部,底部横向纱线174,175,176的上部和底部横向纱线177的下部(参见图5和6E)。
如图5所示,每对缝合纱线之间夹有一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即,缝合纱线121a,121b之间夹有底部纵向纱线161)。每根缝合纱线在一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在紧邻的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的节点的旁边,以便每对缝合纱线和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成对的节点,该成对的节点与由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的成对节点相似。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161在底部横向纱线173和177的下部形成节点(参见图6E)。缝合纱线121a在底部横向纱线173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而缝合纱线121b在底部横向纱线177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参见图6D和6F)。每对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与它邻近的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偏移一根底部横向纱线。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161在底部横向纱线173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而成对的底部纱线151a,151b在底部横向纱线172的下部形成节点。因此,在底部表面上成对的节点形成了一斜纹。
可以看出,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成对的标记“a”的底部纵向纱线的直径比成对的标记“b”的底部纵向纱线的直径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标记“a”纱线的直径与缝合纱线的直径匹配可能是理想的,这样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a)的成对节点和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与缝合纱线(b)的成对节点的尺寸一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能够预见,在其它的实施方案(如图1-3F和7-9F)中成对的标记“a”和“b”的底部纵向纱线可以具有一样的直径。
本发明实施方案中又一成型织物的重复单元概括地用210表示并在图7-9F中说明。重复单元210包括5根顶部纵向纱线211-215,5对纵向缝合纱线221a,221b-225a,225b,20根顶部横向纱线231-250,10根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51a,251b-255a,255b,5根不成对的底部纱线261-265,和10根底部横向纱线271-280。这些纱线的交织情况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由图7和9B可以看出,顶部纵向纱线211-215的每一根与顶部横向纱线231-250以“一上/一下”的顺序交织,其中顶部纵向纱线211-215在奇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231,233,235,237,239,241,243,245,247,249的上部和在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232,234,236,238,240,242,244,246,248,250的下部穿过。
由图7可以看出,每对缝合纱线221a,221b-225a,225b都位于两根顶部纵向纱线之间。与上述织物10和110的缝合纱线一样,由图7,9D和9F可以看出,在织物210的顶部表面上每对缝合纱线221a-225b组合作为一根单根纱线完成平织图案。更具体地,每根缝合纱线穿过5根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的上部,穿过一组5根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上部的缝合纱线用“a”表示,而穿过一组剩余5根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上部的每根缝合纱线用“b”表示。例如,缝合纱线221a穿过顶部横向纱线250,232,234,236和238的上部,同时穿过顶部横向纱线249,231,233,235,237和239的下部;缝合纱线221b穿过顶部横向纱线240,242,244,246和248的上部,同时穿过顶部横向纱线239,241,243,245,247和249的下部。因此,缝合纱线221a,221b一起形成一根组合的顶部纵向纱线,当它与顶部横向纱线交织时,它遵循“一上/一下”的路径。由缝合纱线形成的该组合顶部纵向纱线穿过偶数号的顶部横向纱线的上部,由此在成型织物210的顶部或者造纸表面与顶部纵向纱线形成平织图案。
每对缝合纱线与它相邻的缝合纱线偏移2根顶部横向纱线。这通过研究图7可以看出,其中当它穿行在织物210的上层和底层之间时,缝合纱线221a,221b都穿过顶部横向纱线239的下部,。向下移动图7到缝合纱线222a,222b,这些纱线都穿过顶部横向纱线241(它与顶部CMD纱线239偏移两根顶部CMD纱线)的下部,当它穿行在织物210的上层和底层之间。
织物210的底层如图8所示。底层包括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51a,251b-255a,255b,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61-265,缝合纱线对221a,221b-225a,225b和底部横向纱线271-280。位于相应的顶部纵向纱线下部的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以一对的形式与底部横向纱线以“四上/一下”的顺序交织。例如,参考图7,9A和9C,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51a,251b穿过底部横向纱线271-274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275的下部,底部横向纱线276-279的上部和底部横向纱线280的下部。当它和底部横向纱线交织时,每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也遵循“四上/一下”的顺序。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纱线261穿过底部横向纱线271,272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273的下部,底部横向纱线274-277的上部,底部横向纱线278的下部和底部横向纱线279,280的上部(参见图8和9E)。
再次参考图8,每对缝合纱线之间夹有一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即,缝合纱线221a,221b之间夹有底部纵向纱线261)。每根缝合纱线在一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在紧邻的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的节点的旁边,以便每对缝合纱线和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成对的节点,该成对的节点与由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的成对节点相似。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61在底部横向纱线273和278的下部形成节点(参见图9E)。缝合纱线221b在底部横向纱线273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而缝合纱线221a在底部横向纱线278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参见图9D和9F)。
每对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与它邻近的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偏移一根底部横向纱线。例如,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51a,251b在底部横向纱线275的下部通过,而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52a,252b在底部横向纱线276的下部通过,它与底部横向纱线276偏移了一根底部横向纱线。每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也与它相邻的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偏移一根底部横向纱线。例如,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61在底部横向纱线273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而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62在底部横向纱线274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底部横向纱线274与底部横向纱线273偏移了一根底部横向纱线。因此,在底部表面上通过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的成对的节点在其上形成了一个斜纹,而由不成对的底部MD纱线与缝合纱线形成的成对节点在该底面上形成第二个斜纹。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形成的节点与一根不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和一根缝合纱线形成的节点偏移,彼此偏移两根顶部横向纱线。
由图10可以看出,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51a,251b-255a,255b和底部横向纱线271-280编织在一起。同样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可以被扁平横截面的单根底部纵向纱线代替。这样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其中织物200的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51a,251b-255a-255b被织物300中的底部纵向纱线351-355代替。除了扁平的底部纵向纱线351-355遵循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251a,251b-255a,255b的编织路径外(也可参见示范的底部横向纱线371),织物300的编织模式与织物200的编织模式一样。类似的用扁平的纱线代替成对的底部纵向纱线也可以在本发明描述的其它织物的实施方案中应用。扁平的纱线通常有着与被代替的底部纱线相似的高度和与被代替的两根底部纵向纱线相似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成型织物中应用的纱线类型可以是多样化的,这主要取决于所需造纸织物的性能。例如,所用的纱线可以是单丝纱、上文所述的扁平单丝纱、复丝纱、捻合复丝或单丝纱、精纺纱或者他们的任意组合。在本发明的织物中所使用的包括纱线的材料也可以是那些在造纸织物中普遍使用的材料。例如,所用的纱线可以是由聚酯、聚酰胺(尼龙)、聚丙烯、芳香族聚酰胺、等等形成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最终织物的特定应用选用合适的纱线材料,尤其是由聚酯或聚酰胺形成的圆形单丝纱线。
与相似的现有成型织物相比,如上所述的造纸织物证明改进了的接缝强度,因而可以使用较少的经线来编织织物。这样也增大了织物的开孔面积和/或渗透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造纸方法。在该方法中,提供了一种本发明描述的典型的造纸成型织物,通过在成型织物上施加纸料和然后通过去除纸料中的水分制得纸张。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纸料如何在成型织物上成型和如何从纸料中去除水分的细节是本领域中的公知常识,关于本发明这方面的其它细节,在此不再叙述。
前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典型的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新技术和优点的情况下在典型的实施方案中的许多改变都是可能的。因此,所有这样的变形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定本发明,其中包括权利要求的等效物。
权利要求
1.一种造纸织物,包含一系列的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一组顶部纵向(MD)纱线;一组与所述顶部纵向纱线交织的顶部横向(CMD)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是成对排列的;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是单根纱线排列的;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交织的底部横向纱线;和一组与顶部和底部横向纱线交织的成对纵向缝合纱线,每对纵向缝合纱线夹有第二组的相应的紧邻底部纵向纱线;其中一对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中的每根纱线以同一图案与底部横向纱线交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成型织物,其中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在单根的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的纱线在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的节点之间穿过2根到4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上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的纱线在单根的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的纱线在单根的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节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二组的纱线在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的节点之间穿过2根到4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上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每根缝合纱线在一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每根缝合纱线的节点在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形成,在该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第二组的紧邻的底部横向纱线形成节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顶部纵向纱线、缝合纱线和顶部横向纱线交织形成平织的造纸表面。
10.一种造纸织物,包含一系列的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一组顶部纵向(MD)纱线;一组与所述顶部纵向纱线交织的顶部横向(CMD)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是成对排列的;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是单根纱线排列的;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交织的底部横向纱线;和一组与顶部和底部横向纱线交织的成对纵向缝合纱线,每对纵向缝合纱线插入各自紧邻的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其中一对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中的每根纱线以同一图案与底部横向纱线交织;和其中第一组的底部纵向纱线中的每对都在顶部纵向纱线的下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的纱线在单根的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节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的纱线在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的节点之间穿过2根到4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上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的纱线在单根的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节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的纱线在单根的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节点。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在底部横向纱线下部形成的节点之间穿过2根到4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上部。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每根缝合纱线在一根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形成一个节点。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每根缝合纱线在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形成节点,在该底部横向纱线的下部,第二组的紧邻的底部横向纱线形成节点。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顶部纵向纱线、缝合纱线和顶部横向纱线交织形成一平织的造纸表面。
19.一种造纸织物,包含一系列的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一组顶部纵向(MD)纱线;一组与所述顶部纵向纱线交织的顶部横向(CMD)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该第一组的每根纱线都有一个扁平的横截面;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是单根纱线排列的;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交织的底部横向纱线;和一组与顶部和底部横向纱线交织的成对纵向缝合纱线,每对纵向缝合纱线夹有第二组的相应的紧邻底部纵向纱线。
20.一种造纸方法,包含如下的步骤(a)提供一种造纸织物,该造纸织物包含一组顶部纵向(MD)纱线;一组和顶部纵向纱线交织的顶部横向(CMD)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是成对排列的;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是单根纱线排列的;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交织的底部横向纱线;和一组成对排列的与顶部和底部横向纱线交织的纵向缝合纱线,每对纵向缝合纱线夹有第二组的相应的紧邻底部纵向纱线;其中一对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中的每根纱线以同一图案与底部横向纱线交织;(b)在造纸成型织物上沉积纸料;和(c)从造纸料中去除水分。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组底部纵向缝合纱线中每一对都在顶部纵向纱线的下方。
全文摘要
一种造纸织物,包含一系列的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一组顶部纵向(MD)纱线;一组与所述顶部纵向纱线交织的顶部横向(CMD)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是成对排列的;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是单根纱线排列的;一组与第一和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交织的底部横向纱线;和一组成对排列的与顶部和底部横向纱线交织的纵向缝合纱线,每对纵向缝合纱线插入各自紧邻的第二组底部纵向纱线。一对第一组底部纵向纱线中的每根纱线以同一模式与底部横向纱线交织。
文档编号D21F1/10GK1952257SQ20061013570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7日
发明者K·J·瓦克 申请人:韦弗艾克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