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点仿皮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27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点仿皮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合成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仿皮合成革多为两层,层间粘合采用普通粘结剂,普通粘结层厚度大,在粘结的同时既增加了产品的的厚度,又提高了产品的弹性,但是粘结剂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的量很大,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不仅成本高,对环境也不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点仿皮布,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粘接剂用 量少,粘接牢固,有较好弹性,仿皮效果逼真的胶点仿皮布。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胶点仿皮布,其特征在于具有表面层和针织布层,表面层的下表面与针织布层的上表面上均具有数个截面为五角星形胶点状粘结剂,并通过胶点状粘结剂粘结在一起。所述表面层的上表面有皮纹层,皮纹层的上面为图纹层。所述针织布层的下表面为起毛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面层和针织布层之间的粘合没有采用普通粘结层,胶点状粘结点是一小块一小块极薄的膜,所用的粘结剂数量少,与普通粘结层相比微不足道;此外,所述胶点状粘结剂的截面为五角星形,这样五角星形的双层胶点复合既增加了牢固的程度,又提高了这种胶点仿皮布的弹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层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布层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面层;2、针织布层;3、|父点层;4、皮纹层;5、鹿皮续;6、图纹层;7、鹿皮绒;11、表面层下表面的粘结点;21、针织布层上表面的粘结点;24、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图3所不的胶点仿皮布,具有表面层I和针织布层2,表面层I的下表面与针织布层2的上表面上均具有数个胶点状粘结剂,并通过胶点状粘结剂粘结在一起。所述表面层I是用滚涂机把胶点、花型先依次滚涂在麂皮绒5的上表面,形成胶点层3和皮纹层4,再用离型纸转移方法粘结在麂皮绒5上,最后在皮纹层4的上表面用三版印刷的技术印上图纹,形成图纹层6,如图I所示麂皮绒5的下表面也就是表面层I的下表面具有数个粘结点11。[0016]针织布层2的材质为粘胶布,经过拉毛处理的下表面形成了起毛层8,如图2所示针织布层2的上表面具有数个粘结点21。所述粘结点11、21为粘结剂通过胶点转移方式点状涂布在表面层I的下表面与针织布层2的上表面,其中每一个胶点经过加压、加热形成粘结点。布满粘结点11的表面层I的下表面与布满粘结点21的针织布层2的上表面重叠,粘结点11、21经过加压、加热、复合形成粘结层24从而将表面层I和针织布层2粘结在一起。 如图I、图2所示胶点粘结剂的截面即分别为粘结点11和21,形状为五角星形。这样双层胶点复合的点状粘结结构具有很强的抗剥离性,粘结牢固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手感。
权利要求1.胶点仿皮布,其特征在于具有表面层和针织布层,表面层的下表面与针织布层的 上表面上均具有数个截面为五角星形的胶点状粘结剂,并通过胶点状粘结剂粘结在一起。
专利摘要胶点仿皮布,其特征在于具有表面层和针织布层,表面层的下表面与针织布层的上表面上均具有数个截面为五角星形的胶点状粘结剂,并通过胶点状粘结剂粘结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表面层和针织布层之间的粘合没有采用普通粘结层,胶点状粘结点是一小块一小块极薄的膜,所用的粘结剂数量少,与普通粘结层相比微不足道;此外,所述胶点状粘结剂的截面为五角星形,这样五角星形的双层胶点复合既增加了牢固的程度,又提高了这种胶点仿皮布的弹性。
文档编号B32B7/14GK202576996SQ20122008417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朱晓华 申请人:朱晓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