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32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装饰用品,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座椅垫(靠)。
背景技术
图I是目前量产通用型家用汽车的前排座椅通常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由座椅头枕3,座椅靠垫部2、座椅坐垫部I构成,座椅坐垫部I包括两侧边的座椅凸起部la,相对凹陷的座椅坐垫区lb,整个座椅坐垫部I呈前高后低;座椅靠垫部2包括两侧边凸起设置的座椅侧背支撑2a和相对凹陷的座椅背靠区2b,在座椅靠垫部2的上部侧边内部是安全气囊 4。人们在使用汽车,特别是家用小型汽车时,出于保暖、凉爽、保健、保护座椅的皮质蒙皮等目的,常常给汽车座椅另外铺设一座椅垫,这种座椅垫通常包括一坐垫部和一靠垫部。现有技术中,这种座椅垫通常采用牛皮,羊皮,布艺,竹编,冰丝等材质,而且很多座椅垫内部还有填充物,例如竹炭,按摩珠,纤维棉等。这些座椅垫的共同特点是都比较柔软,没有刚性支撑,虽然能使座椅垫很好地贴合在座椅之上,但在汽车行驶时,座椅垫常常与座椅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这种滑动主要是指座椅左右方向的滑动,例如转弯、颠簸等,坐在座椅垫上的人由于身体重心没有预期的突然改变,会感觉很不舒服,如果是驾驶人员的话,在操作汽车的同时还需要不断调整身体重心的偏移,对安全驾驶很不利。现有技术对此作了进一步改进,公开号为CN20116156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滑的座椅垫,其技术方案是在座椅垫底部黏附一层PVC防滑层,然后坐垫部和靠垫部分别设有绳带,绳带绑缚在座椅底部和靠背背部达到防止滑动的技术目的。公开号为CN20147209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另一种防滑的座椅垫,其技术方案是靠垫部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背套,由背套整体套入座椅靠背以此固定靠垫部,坐垫部采用环形松紧带固定在椅座上。通过以上分析,现有技术明显存在这些技术缺陷1、不管采用绳带捆绑还是背套套入椅背方式,都只能减轻座椅垫与座椅之间的相对滑动,不能完全解决座椅垫与座椅之间相对滑动,所存在的影响安全驾驶的隐患依然存在;2、背套套入椅背后,以及绳带捆绑在椅背上,都会覆盖在安全气囊4的设置区域(如果绳带避开安全气囊4的设置区域,绳带将更难将靠垫部固定在座椅靠背之上,所以为了较好固定靠垫部,绳带的设置通常位于靠垫部的上部,在捆绑时正好会覆盖在安全气囊4的设置区域),这样,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背套或绳带就会阻碍安全气囊4的正常打开,起不到安全气囊的防护作用,给行车安全留下极大安全隐患。故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座椅垫与座椅之间相对滑动并且不会阻碍安全气囊正常打开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包括一坐垫部和一靠垫部;所述坐垫部至少包括一具有刚性强度的坐垫基体层,所述坐垫基体层两侧边向上延伸形成对称的凸起折弯部,中间部分形成相对凹陷的坐垫区;所述靠垫部至少包括一具有刚性强度的靠垫基体层,所述靠垫基体层两侧边向上延伸形成凸起的侧背支撑部,中间部分形成相对凹陷的靠垫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主要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基体层具有刚性强度,放入座椅后,坐垫部凹陷的坐垫区贴合在座椅坐垫区,两侧边形成的凸起折弯部正好贴合在座椅凸起部之上,坐垫部与座椅坐垫区没有滑动的空间,所以阻止坐垫部相对于座椅的左右方向的滑动,实现了防滑的技术目的;其次靠垫部凹陷的靠垫区贴合在座椅背靠区,侧背支撑部正好贴合在座椅侧背支撑之上,靠垫部与座椅靠垫区没有滑动的空间,阻止靠垫部相对于座椅的左右方向的滑动,实现了防滑的技术目的,而不需要增加绳带或背套等附加装置来固定靠垫部,从而不会阻挡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顺利 打开,消除了安全隐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坐垫基体层或靠垫基体层选用针刺无纺布、XPE、EVA、塑料板片、塑料网片或金属材料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基体层选用的材料容易获得,能够达到设计强度,价格便宜,其中针刺无纺布一般采用热熔浸胶,然后冷却,以使针刺无纺布具有很好的刚性强度。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坐垫基体层或靠垫基体层的底部黏贴有一层防滑层,所述防滑层选用防滑布或皮革。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增加防滑层使防滑效果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坐垫基体层或靠垫基体层的上表面黏贴有一装饰层,所述装饰层选用皮革、绒布、冰丝、竹炭皮、炭纤维、亚麻布、木珠、竹席或无纺布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效果使座椅垫更加美观舒适。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饰层表面且位于所述坐垫区区域还布置有一坐垫层,所述坐垫层选用皮革、绒布、碳化竹帘、香木珠帘、桧木帘、手编冰丝、亚麻块、竹席、羊毛或纤维棉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效果使乘用人更加舒适。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饰层表面且位于所述靠垫区区域还布置有一填充层,其填充物选用决明子、薰衣草、荞麦壳、茶叶、茉莉花、山楂籽或纤维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填充物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技术效果使乘用人更加舒适,且具有保健功能。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坐垫基体层或靠垫基体层根据汽车座椅表面形状一体成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靠垫部靠近座椅头枕位置设有一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可以选用黏扣、搭扣、绳带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固定装置套在座椅头枕,使防滑效果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坐垫部底部设有搭扣、绳带或环形松紧带装置,用于固定在座椅底部。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增强防滑效果。[0023]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可以是分体式,也可以连接成一体;连接成一体的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可以选用搭扣连接、绳带连接或柔性部件缝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效果使坐垫部与靠垫部容易组合或分离,方便使用人的使用。

图I是现有技术中通用型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是零部件坐垫部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图3的B-B剖视图。图7是图6的C部放大图。图8是零部件靠垫部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左视图。图10是图8的附视图。图11是图8的A-A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D部放大图。I.座椅坐垫部,2.座椅靠垫部,3.座椅头枕,4.安全气囊。10.坐垫部,11.坐垫基体层,12.凸起折弯部,13.坐垫区。20.靠垫部,21.靠垫基体层,22.侧背支撑部,20.靠垫区。30.防滑层。40.装饰层。50.坐垫层。60.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突出贡献,可以理解的,下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坐垫部10和靠垫部20,坐垫部10和靠垫部20可以是分体式也可以增设绳带,搭扣或者拉链组合成一体。如图3、4、5所示,坐垫部10主要的支撑件是一具有刚性强度的坐垫基体层11,材料通常可以选用针刺无纺布、XPE (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EVA (Ethylene-vinylAcetate cop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塑料板片、塑料网片或轻质金属材料中的一种,但考虑到成本因素,金属材料选择较少,本实施例选用的是XPE或针刺无纺布,其中针刺无纺布一般采用热熔浸胶,然后冷却,以使针刺无纺布具有很好的刚性强度。该坐垫基体层11根据汽车座椅坐垫部I表面形状一体成型,从而在坐垫基体层11的两侧边形成有与座椅凸起部Ia相适配的凸起折弯部12以及与座椅坐垫区Ib相适配的坐垫区13。由于不同品牌或型号汽车的座椅坐垫部I的座椅凸起部Ia的凸起弧度、凸起高度,座椅坐垫区Ib的相对凹陷深度、面积等表面形状略有不同,坐垫基体层11的凸起折弯部12以及坐垫区13形状在一体成型时也随之改变,以便适配相应的座椅。如图6、7所示,坐垫部10底部敷设有一防滑层30,以进一步增加防滑效果,本实施例防滑层30选用的防滑布但也可选用皮革替换。坐垫部10底部还可以增设绳带、搭扣或者环形松紧带以便把坐垫部10更好地固定在座椅之上。坐垫部10的上表面黏贴有一层装饰层40,其可以选用的材料是木珠、竹席、皮革、绒布、冰丝、竹炭皮、炭纤维、亚麻或无纺布中的一种,以便增加坐垫部10的美感。为进一步增加坐垫部10的舒适度,在凹陷的坐垫区13位置,还整体缝入一坐垫层50,在需要凉爽透气的季节其可以选用碳化竹帘、香木珠帘、桧木帘、手编冰丝、亚麻块、竹席等材料,基于保暖需要可以选择羊毛或纤维棉等材料。如图8、9、10所示,靠垫部20主要的支撑件靠垫基体层21与坐垫基体层11选用材料相同,靠垫基体层21也是根据汽车座椅靠垫部2表面形状一体成型,从而在靠垫基体层21的两侧边形成有与座椅座以侧背支撑2a相适配的侧背支撑部22以及与座椅靠垫区2b相适配的靠垫区23。基于与坐垫部10相同的原因,靠垫部20的形状根据不同品牌或型号汽车的座椅靠垫部2而随之变化。如图11、12所示,靠垫部20底部与上部分别敷设有防滑层30和装饰层40,其选用的材料与坐垫部10相同。为进一步增加靠垫部20的舒适度,在凹陷的靠垫区23位置设有一填充层60,填充物可以选用决明子、薰衣草、荞麦壳、茶叶、茉莉花、山楂籽或纤维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填充物的混合物,这些填充物不仅能增加舒适度,还有吸汗、吸收异味、增加芳香等保健功能。靠垫部20靠近头枕3的位置还可以增设绳带或黏扣装置,通过绑缚或穿套在头枕3之上可以更好固定靠垫部20。 通过以上安排,当座椅垫铺设在座椅之上时,坐垫部10贴合在座椅坐垫部I之上,具有刚性支撑的凸起折弯部12与座椅凸起部Ia相配合很好地阻挡了坐垫部10的滑动;靠垫部20贴合在座椅靠垫部2之上,具有刚性支撑的侧背支撑部22与座椅侧背支撑2a配合也很好地阻挡了靠垫部20的滑动,达到了防滑的技术目的,不需要绳带、背套等附加固定装置,从而不会阻挡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顺利打开,消除了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1.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包括一坐垫部(10)和一靠垫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部(10)至少包括一具有刚性强度的坐垫基体层(11),所述坐垫基体层(11)两侧边向上延伸形成对称的凸起折弯部(12),中间部分形成相对凹陷的坐垫区(13);所述靠垫部(20)至少包括一具有刚性强度的靠垫基体层(21),所述靠垫基体层(21)两侧边向上延伸形成凸起的侧背支撑部(22),中间部分形 成相对凹陷的靠垫区(2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基体层(11)或靠垫基体层(21)选用针刺无纺布、XPE、EVA、塑料板片、塑料网片或金属材料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基体层(11)或靠垫基体层(21)的底部黏贴有一层防滑层(30),所述防滑层(30)选用防滑布或皮革。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基体层(11)或靠垫基体层(21)的上表面黏贴有一装饰层(40),所述装饰层(40)选用皮革、绒布、冰丝、竹炭皮、炭纤维、亚麻布、木珠、竹席或无纺布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0)表面且位于所述坐垫区(13)区域还布置有一坐垫层(50),所述坐垫层(50)选用皮革、绒布、碳化竹帘、香木珠帘、桧木帘、手编冰丝、亚麻块、竹席、羊毛或纤维棉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0)表面且位于所述靠垫区(23)区域还布置有一填充层(60),其填充物选用决明子、薰衣草、荞麦壳、茶叶、茉莉花、山楂籽或纤维棉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基体层(11)或靠垫基体层(21)根据汽车座椅表面形状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部(20)靠近座椅头枕位置设有一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可以选用黏扣、搭扣、绳带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部(10)底部设有搭扣、绳带或环形松紧带装置,用于固定在座椅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部(10)和靠垫部(20)之间可以是分体式,也可以连接成一体;连接成一体的坐垫部(10)和靠垫部(20)之间可以选用搭扣连接、绳带连接或柔性部件缝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其技术方案是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垫,包括一坐垫部和一靠垫部;所述坐垫部至少包括一具有刚性强度的坐垫基体层,所述坐垫基体层两侧边向上延伸形成对称的凸起折弯部,中间部分形成相对凹陷的坐垫区;所述靠垫部至少包括一具有刚性强度的靠垫基体层,所述靠垫基体层两侧边向上延伸形成凸起的侧背支撑部,中间部分形成相对凹陷的靠垫区。本实用新型采用刚性材料根据汽车座椅表面形状一体成型,座椅垫与座椅之间没有滑动的空间,不仅实现了防滑的目的而且不会阻挡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顺利打开,消除了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32B27/06GK202782785SQ20122045109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陈方根 申请人:陈方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