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式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36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式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花式球,涉及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花式球由20个相同组件组合而成;组件由部件1和部件2组合而成;取大矩形纸,做成部件1;取小矩形纸,做成部件2;将部件2置于部件1之中,折叠成多边形状;并进而做成正中为花式三角的等边三角形凸状组件;将组件1的一个插入角插入组件2的夹层开口,如是插接,组件2插入组件,组件3插入组件4,组件4插入组件5,组件5插入组件1,即成一个五边形状;20个组件即插接成有12个五边形状的花式球。设计新颖,构思巧妙;组件组合奇特;两个部件的组合组件,使得组件色彩可以多样化;球体组合简单;花式三角既是外部装饰,又是内部夹层,并具有自锁功能;球体美观大方,别具一格。
【专利说明】一种花式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球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知的花式球多是将花式附加于正圆球体之上,使正圆球改变,成为有花式 的球,少见将花式与正圆融为一体的。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的花式球多是将花式附加于正圆球体之上,使正圆球改变,成为有 花式的球,少见将花式与正圆融为一体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花式球的制作方法。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花式球由组件1、组件2……组件20 共20个相同组件组合而成;组件由部件1和部件2组合而成;
[0005] 取横长纵宽的大矩形纸,做三条垂直于矩形纸横向长纸边的纵向正折线;三条纵 向正折线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纵向正折线、第二纵向正折线、第三纵向正折线;三条纵向正 折线将矩形纸分成横长纵宽的三个全等矩形和右侧小于矩形的零头矩形;三个全等矩形从 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矩形的长宽比例为1.6 : 1;零头矩形的横向 长度是矩形纵向宽度的1/4 ;在矩形做左低右高的对角线反折线;
[0006] 依照纵向正折线和对角线反折线折叠,零头矩形和第一矩形重合,第三纵向正折 线和大矩形纸的左纸边重合,即成三个矩形合围的立体大等边三角形,即部件1 ;
[0007] 取横长纵宽的小矩形纸,用大矩形纸折叠成部件1的方法,做出立体小等边三角 形,即部件2 ;部件2的三个全等小矩形,即第四矩形、第五矩形、第六矩形;第四矩形的长是 第一矩形长的1/2 ;第四矩形的长宽比例为1. 6 : 1 ;
[0008] 将部件2置于部件1之中,即部件1和部件2相应的边、角相对应,部件2置于部 件1的上下左右之中;
[0009] 依照部件1的对角线反折线折叠,部件2的相应折叠线同时折叠,形成凹状大等边 三角形为主体,在主体之内有小等边三角形,在主体之外有三个小三角形的多边形状;主体 之内的小等边三角形为有开口的内夹层,开口为内夹层开口;在主体与主体之外的小三角 形之间做小三角形正折线;
[0010] 依照小三角形正折线,将小三角形折叠并插入内夹层开口,即成内部向上即反面 向上的凹状组件;
[0011] 将凹状组件翻身,即成正面向上的等边三角形凸状组件;凸状组件呈现为六边形 和六边形之外有三个角的凸状大等边三角形,六边形正中为花式三角;六边形之外的三个 角即组合插接时的插入角;六边形和插入角相接处为夹层开口,即组合插接时的被插入开 Π ;
[0012] 将组件1的一个插入角插入组件2的夹层开口,即完成一次插接;
[0013] 如是插接,组件2的一个未使用插入角插入组件3的一个夹层开口;如是插接,组 件3插入组件4,组件4插入组件5,组件5插入组件1,即成一个五边形状;
[0014] 如是插接,五边形状的两个组件和另外三个组件即组合成第二个五边形状;20个 组件即插接成有12个五边形状的花式球。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构思巧妙;部件制作寻常,组件组合奇特;两个 部件的组合组件,使得组件色彩可以多样化;球体组合简单;花式三角既是外部装饰,又是 内部夹层,并具有自锁功能;球体美观大方,别具一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画有折叠线的大矩形纸平面图;
[0018] 图2是部件1立体图;
[0019] 图3是部件2立体图;
[0020] 图4是部件2置于部件1中的立体图;
[0021] 图5是以凹状大等边三角形为主体的多边形状立体图;
[0022] 图6是凹状组态件立体图;
[0023] 图7是凸状组件立体图;
[0024] 图8是两个组件组合插接示意图;
[0025] 图9是五边形状立体图;
[0026] 图10是花式球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花式球由组件1、组件2……组件20共20个相同组件组合而成;组件由部件1和 部件2组合而成;采用虚线表示正面对折的正折线,即折叠时,纸的正面和正面相贴;实线 加圈表示反面对折的反折线,即折叠时,纸的反面和反面相贴;箭头线表示插接方向,箭头 线的虚线部分表示已插入部分,箭头线的实线部分表示未插入部分;
[0028] 取横长纵宽的大矩形纸,做三条垂直于矩形纸横向长纸边的纵向正折线;三条纵 向正折线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纵向正折线、第二纵向正折线、第三纵向正折线;三条纵向正 折线将矩形纸分成横长纵宽的三个全等矩形和右侧小于矩形的零头矩形;三个全等矩形从 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矩形的长宽比例为1.6 : 1;零头矩形的横向 长度是矩形纵向宽度的1/4 ;在矩形做左低右高的对角线反折线;如图1 ;
[0029] 依照纵向正折线和对角线反折线折叠,零头矩形和第一矩形重合,第三纵向正折 线和大矩形纸的左纸边重合,即成三个矩形合围的立体大等边三角形,即部件1 ;如图2 ;
[0030] 取横长纵宽的小矩形纸,用大矩形纸折叠成部件1的方法,做出立体小等边三角 形,即部件2 ;部件2的三个全等小矩形,即第四矩形、第五矩形、第六矩形;第四矩形的长是 第一矩形长的1/2 ;第四矩形的长宽比例为1. 6 : 1 ;如图3 ;
[0031] 将部件2置于部件1之中,即部件1和部件2相应的边、角相对应,部件2置于部 件1的上下左右之中;如图4 ;
[0032] 依照部件1的对角线反折线折叠,部件2的相应折叠线同时折叠,形成凹状大等边 三角形为主体,在主体之内有小等边三角形,在主体之外有三个小三角形的多边形状;主体 之内的小等边三角形为有开口的内夹层,开口为内夹层开口;在主体与主体之外的小三角 形之间做小三角形正折线;如图5 ;
[0033] 依照小三角形正折线,将小三角形折叠并插入内夹层开口,即成内部向上即反面 向上的凹状组件;如图6 ;
[0034] 将凹状组件翻身,即成正面向上的等边三角形凸状组件;凸状组件呈现为六边形 和六边形之外有三个角的凸状大等边三角形,六边形正中为花式三角;六边形之外的三个 角即组合插接时的插入角;六边形和插入角相接处为夹层开口,即组合插接时的被插入开 口;如图7 ;
[0035] 将组件1的一个插入角插入组件2的夹层开口,即完成一次插接;如图8 ;
[0036] 如是插接,组件2的一个未使用插入角插入组件3的一个夹层开口;如是插接,组 件3插入组件4,组件4插入组件5,组件5插入组件1,即成一个五边形状;如图9 ;
[0037] 如是插接,五边形状的两个组件和另外三个组件即组合成第二个五边形状;20个 组件即插接成有12个五边形状的花式球;如图10。
【权利要求】
1. 一种花式球,其特征是:花式球由组件1、组件2......组件20共20个相同组件组合 而成;组件由部件1和部件2组合而成; 取横长纵宽的大矩形纸,做三条垂直于矩形纸横向长纸边的纵向正折线;三条纵向正 折线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纵向正折线、第二纵向正折线、第三纵向正折线;三条纵向正折线 将矩形纸分成横长纵宽的三个全等矩形和右侧小于矩形的零头矩形;三个全等矩形从左至 右依次为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矩形的长宽比例为1.6 : 1;零头矩形的横向长度 是矩形纵向宽度的1/4 ;在矩形做左低右高的对角线反折线; 依照纵向正折线和对角线反折线折叠,零头矩形和第一矩形重合,第三纵向正折线和 大矩形纸的左纸边重合,即成三个矩形合围的立体大等边三角形,即部件1 ; 取横长纵宽的小矩形纸,用大矩形纸折叠成部件1的方法,做出立体小等边三角形,即 部件2 ;部件2的三个全等小矩形,即第四矩形、第五矩形、第六矩形;第四矩形的长是第一 矩形长的1/2 ;第四矩形的长宽比例为1. 6 : 1 ; 将部件2置于部件1之中,即部件1和部件2相应的边、角相对应,部件2置于部件1 的上下左右之中; 依照部件1的对角线反折线折叠,部件2的相应折叠线同时折叠,形成凹状大等边三角 形为主体,在主体之内有小等边三角形,在主体之外有三个小三角形的多边形状;主体之内 的小等边三角形为有开口的内夹层,开口为内夹层开口;在主体与主体之外的小三角形之 间做小三角形正折线; 依照小三角形正折线,将小三角形折叠并插入内夹层开口,即成内部向上即反面向上 的凹状组件; 将凹状组件翻身,即成正面向上的等边三角形凸状组件;凸状组件呈现为六边形和六 边形之外有三个角的凸状大等边三角形,六边形正中为花式三角;六边形之外的三个角即 组合插接时的插入角;六边形和插入角相接处为夹层开口,即组合插接时的被插入开口; 将组件1的一个插入角插入组件2的夹层开口,即完成一次插接; 如是插接,组件2的一个未使用插入角插入组件3的一个夹层开口;如是插接,组件3 插入组件4,组件4插入组件5,组件5插入组件1,即成一个五边形状; 如是插接,五边形状的两个组件和另外三个组件即组合成第二个五边形状;20个组件 即插接成有12个五边形状的花式球。
【文档编号】B31D5/04GK104057643SQ201410315429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平 申请人:李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