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管,包括圆柱形的管身,其特征在于,上述管身为碳纤维管身,上述管身内侧设有金属内壁,上述管身外侧设有多条螺旋线加强凸筋,多条上述螺旋线加强凸筋相互平行,每条上述螺旋线加强凸筋等距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螺旋线加强筋比直线的加强筋的加强效果更好,更加提高了碳纤维管的强度。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加强筋既可以起到加强作用又节省材料,同时方便加工。
【专利说明】一种碳纤维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管,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管。
【背景技术】
[0002]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等特性,属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宇航、体育用品领域、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及土木建筑领域。
[0003]目前机械加工中也广泛采用碳纤维管替代金属管,达到降低机器自身重量、提高强度等目的。但是目前的碳纤维管,加强筋多为平行于轴线的加强筋,结构单一,加强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效果更好的碳纤维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碳纤维管,包括圆柱形的管身,其特征在于,上述管身为碳纤维管身,上述管身内侧设有金属内壁,上述管身外侧设有多条螺旋线加强凸筋,多条上述螺旋线加强凸筋相互平行,每条上述螺旋线加强凸筋等距均匀分布。
[0007]更进一步的说,上述螺旋线加强凸筋的螺旋角为45°飞0°。
[0008]更进一步的说,上述加强凸筋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09]更进一步的说,上述加强凸筋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0010]更进一步的说,每条上述加强凸筋的横截面的高小于底边的长度。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螺旋线加强筋比直线的加强筋的加强效果更好,更加提高了碳纤维管的强度。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加强筋既可以起到加强作用又节省材料,同时方便加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4]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15]10-管身,11-金属内壁,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17]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碳纤维管,包括圆柱形的管身10,管身10为碳纤维管身,管身10内侧设有金属内壁11,管身10外侧设有多条螺旋线加强凸筋12,多条螺旋线加强凸筋相互平行,每条螺旋线加强凸筋12等距均匀分布,每条螺旋线加强凸筋12之间的距离等于1.5倍至2倍的螺旋线加强凸筋12与管身10接触处的宽度。金属内壁11采用铝管与碳纤维管身紧密贴合。铝的质量轻,外侧的碳纤维管身可以增加强度。
[0018]螺旋线加强凸筋12的螺旋角为45°飞0°。如图2所示,螺旋线加强凸筋1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螺旋线加强凸筋12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这样加工方便。
[0019]为了保证螺旋线加强凸筋12凸起的高度不会过高,高度太高容易损坏。每条螺旋线加强凸筋12的横截面的高小于底边的长度,底边较长的加强凸筋比底边较短的加强凸筋的强度高。每条螺旋线加强凸筋12之间的距离为底边长度的2?3倍。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碳纤维管,包括圆柱形的管身,其特征在于,上述管身为碳纤维管身,上述管身内侧设有金属内壁,上述管身外侧设有多条螺旋线加强凸筋,多条上述螺旋线加强凸筋相互平行,每条上述螺旋线加强凸筋等距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线加强凸筋的螺旋角为 45。?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凸筋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凸筋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每条上述加强凸筋的横截面的高小于底边的长度。
【文档编号】B32B15/04GK203805389SQ201420095212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4日
【发明者】陆建萍 申请人:昆山盛夏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