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空气层的抗压服装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空气层的抗压服装面料,涉及服装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抗水压等效果的服装面料。该服装面料为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面料从外到里依次为聚氨酯涂饰层、针织表层、中间空气层和针织里层,所述聚氨酯涂饰层上设有透气微孔。该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阻水渗透、微孔透气、防风、保暖、吸汗、抗水压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该服装面料风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且其制成的服装着身更舒适,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具空气层的抗压服装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抗水压效果的服装面料。
【背景技术】
[0002]服装面料作为服装制作的主要材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颜色、外观,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服装的风格、手感、款式和造型,而一些服装面料具有功能特性的且穿着舒适的通常也会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案所涉及的问题是一些服装面料在水压、风力下,面料会直接贴附到体表上,让人感觉不舒服不自在,而有的虽不会贴附在体表上,但这种服装面料着身后的舒适性也有所降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空气层的抗压服装面料,其具有防水、防风、保暖、吸汗的效果,让人穿着更舒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5]一种具空气层的抗压服装面料,为多层结构,所述服装面料从外到里依次为聚氨酯涂饰层、针织表层、中间空气层和针织里层,所述聚氨酯涂饰层上设有透气微孔。
[0006]所述针织表层采用弹性涤纶经编面料,所述中间空气层采用天然纤维制成,所述针织里层采用色织的弹性涤纶经编面料。
[0007]所述聚氨酯涂饰层的厚度为0.2、.3毫米,所述针织表层的厚度为0.3、.5毫米,所述中间空气层的厚度为1.5^2毫米,所述针织里层的厚度为0.3^0.5毫米。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针织表层上涂饰聚氨酯,并且聚氨酯涂饰层上设有透气微孔,结合中间空气层的结构,使其具有阻水渗透、微孔透气、防风、保暖、吸汗、抗压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该服装面料风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且其制成的服装着身更舒适,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层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
[0011]聚氨酯涂饰层 1透气微孔11
[0012]针织表层2中间空气层3
[0013]针织里层4。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具体阐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空气层的抗水压服装面料,为多层结构,如图1中所示,所述服装面料从外到里依次为聚氨酯涂饰层1、针织表层2、中间空气层3和针织里层4,所述聚氨酯涂饰层上设有透气微孔11,在针织表层2上涂饰聚氨酯,并且聚氨酯涂饰层I上设有透气微孔11,结合中间空气层3的结构,使其具有阻水渗透、微孔透气、防风、保暖、吸汗、抗压的效果,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1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针织表层2采用弹性涤纶经编面料,所述中间空气层3采用天然纤维制成,所述针织里层4采用色织的弹性涤纶经编面料,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达到更好份保暖、吸汗、抗水压的效果,而针织里层4采用色织面料使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有双色的区分效果。
[001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涂饰层I的厚度为0.2^0.3毫米,所述针织表层2的厚度为0.3^0.5毫米,所述中间空气层3的厚度为1.5^2毫米,所述针织里层4的厚度为0.3^0.5毫米,厚度的要求并不绝对,可根据环境需要改变,上述的数值是经测验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抗压保暖的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该服装面料风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且其制成的服装着身更舒适,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0019]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空气层的抗压服装面料,为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面料从外到里依次为聚氨酯涂饰层、针织表层、中间空气层和针织里层,所述聚氨酯涂饰层上设有透气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空气层的抗压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表层采用弹性涤纶经编面料,所述中间空气层采用天然纤维制成,所述针织里层采用色织的弹性涤纶经编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1 或2所述的一种具空气层的抗压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涂饰层的厚度为0.2、.3毫米,所述针织表层的厚度为0.3、.5毫米,所述中间空气层的厚度为1.5^2毫米,所述针织里层的厚度为0.3^0.5毫米。
【文档编号】B32B27/12GK203752635SQ201420174551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冬星 申请人:利郎(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