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前段贴合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6345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Lcm前段贴合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LCM前段贴合机,包括反射片供料装置、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双面胶供料装置、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撕膜装置和第一输料装置,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对反射片供料装置提供的反射片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第一输料装置上,反射片被输送到第一输料装置的贴胶处,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对双面胶供料装置提供的双面胶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第一输料装置的贴胶处的上方,然后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将双面胶粘贴在反射片的一表面上,第一输料装置将贴有双面胶的反射片输送到撕膜处,在撕膜处上撕膜装置将贴在反射片上的双面胶的薄膜撕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粘贴的精度高、操作方便、节省了大量了人工成本等优点。
【专利说明】LCM前段贴合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反射片贴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操作简单的LCM前段贴合机。

【背景技术】
[0002]在制造液晶显示器面板或者触控面板的过程中,需要将反射片粘贴到背光模组的胶框上,所以必须预先在反射片上贴附双面胶,再通过双面胶将反射片贴在胶框上。因此只有在反射片的一表面上贴附双面胶,并将双面胶的薄膜撕去后,然后才将反射片粘在胶框上,并且有的时候还需要在反射片的另一表面上贴有贴膜。现有的技术中不管是在双面胶粘在反射片上、将双面胶的薄膜撕去或者是在发射片上贴有贴膜,都是主要靠人工操作,虽然有反射片自动贴胶装置,然而这种装置存在结构复杂、粘贴的精度低、产品的品质低、操作不方便、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和效率低等问题,并且不能完成撕膜和贴胶框的操作,自动化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粘贴的精度高、操作方便和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的LCM前段贴合机。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CM前段贴合机,包括反射片供料装置、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双面胶供料装置、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撕膜装置和第一输料装置,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对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提供的反射片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上,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的贴胶处,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对所述双面胶供料装置提供的双面胶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的贴胶处的上方,然后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将双面胶粘贴在反射片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输料装置将贴有双面胶的反射片输送到撕膜处,在撕膜处上所述撕膜装置将贴在反射片上的双面胶的薄膜撕去。
[000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第一出料装置,被撕去双面胶薄膜的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的出料处后,通过所述第一出料装置出料。
[000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搬膜翻转校正装置和第二输料装置,所述第一输料装置将被撕去双面胶薄膜的反射片输送到搬膜处,所述搬膜翻转校正装置吸附位于搬膜处的反射片并进行翻转和校正,然后将校正后的反射片搬运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上设有胶框的位置处,并将反射片粘贴在胶框上。
[000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搬膜翻转校正装置包括搬运机械手、第二校正机构和翻转机械手,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第三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立板、第三气缸和第三直线导轨副和第三吸附板,所述第二立板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副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第三吸附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滑块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
[000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翻转机械手包括第四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立板、第二电机、第四气缸、翻转吸附板、第四吸附板和第四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三立板设置在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在所述第三立板上设有所述第四直线导轨副和所述第四气缸,一升降板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和所述第四气缸的滑块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第二电机和所述第四吸附板,所述第二电机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翻转吸附板连接。
[000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贴膜供料装置和贴膜搬运校正装置,所述第二输料装置将反射片输送到贴膜处,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对所述贴膜供料装置提供的贴膜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的贴膜处的上方,然后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将贴膜贴在反射片的另一表面上。
[00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第二出料装置,被贴有胶框的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的出料处后,通过所述第二出料装置出料。
[00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包括支架,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电机、分离板、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一反射片料盘安装在所述从动轮上,设置在所述反射片料盘上的反射片料带的一端经过所述分离板设置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分离板将反射片料带上的反射片分离。
[00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包括第一校正机构和反射片搬运机械手,所述反射片搬运机械手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一立板、第一气缸、支板、第一直线导轨副、第一吸附板和第二吸附板,所述第一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在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所述支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滑块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吸附板和所述第二吸附板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支板的同一侧上,所述第一吸附板将反射片吸附到所述第一校正机构上进行位置校正,校正后的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二吸附板吸附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上。
[00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撕膜装置包括第二直线运动模组、支撑臂、第二气缸、第二直线导轨副、连接板、粘轮和气动夹,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滑块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所述粘轮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所述气动夹位于所述粘轮的下方。
[00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反射片供料装置、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双面胶供料装置、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撕膜装置和第一输料装置,实现了自动化贴双面胶和撕去双面胶的薄膜,并且通过搬膜翻转校正装置,实现了自动贴胶框,通过贴膜供料装置和贴膜搬运校正装置的配合,实现了自动在反射片上贴膜,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粘贴的精度高、操作方便、节省了大量了人工成本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反射片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的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中的撕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中的搬运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1中的翻转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反射片供料装置;101.支架;102.第一电机;103.分离板;104.主动轮;105.从动轮;106.导向转动轴;107.静电装置;2.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1.第一校正机构;211.方向气缸;22.反射片搬运机械手;221.第一直线运动模组;222.第一立板;223.第一气缸;224.支板;225.第一吸附板;226.第二吸附板;3.双面胶供料装置;4.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5.撕膜装置;51.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2.支撑臂;53.第二气缸;54.连接板;55.粘轮;56.气动夹;57.回收桶;6.第一输料装置;7.第一出料装置;71.出料搬运机械手;72.出料传送带;8.搬膜翻转校正装置;81.搬运机械手;811.第三直线运动模组;812.第二立板;813.第三吸附板;814.连接件;82.第二校正机构;83.翻转机械手;831.第四直线运动模组;832.第三立板;833.第二电机;834.翻转吸附板;835.第四吸附板;9.贴膜供料装置;10.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1.第二输料装置;12.第二出料装置;121.出料搬运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
“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请参见图1至图6,图1至图6所揭示的是一种LCM前段贴合机,包括反射片供料装置1、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双面胶供料装置3、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4、撕膜装置5和第一输料装置6,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对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I提供的反射片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上,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的贴胶处,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4对所述双面胶供料装置3提供的双面胶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的贴胶处的上方,然后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4将双面胶粘贴在反射片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将贴有双面胶的反射片输送到撕膜处,在撕膜处上所述撕膜装置5将贴在反射片上的双面胶的薄膜撕去。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是第一传送带或第一出料转盘,当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是第一传送带时,被贴有双面胶的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输送出去(自动出料),还可以通过手动出料。还包括第一出料装置7,被撕去双面胶薄膜的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的出料处后,通过所述第一出料装置7出料(自动出料)。
[002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搬膜翻转校正装置8和第二输料装置11,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将被撕去双面胶薄膜的反射片输送到搬膜处,所述搬膜翻转校正装置6吸附位于搬膜处的反射片并进行翻转和校正,然后将校正后的反射片搬运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上设有胶框的位置处,并将反射片粘贴在胶框上。
[0027]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对贴在胶框上的反射片进行贴膜时,则还包括贴膜供料装置9和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0,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将反射片输送到贴膜处,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0对所述贴膜供料装置9提供的贴膜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的贴膜处的上方,然后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0将贴膜贴在反射片的另一表面上。当用户不需要对反射片进行贴膜时,就不需要使用所述贴膜供料装置9和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0。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是第二传送带或第二出料转盘,当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是第二传送带时,贴有胶框的反射片或贴有贴膜的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输送出去(自动出料),还可以通过手动出料。还包括第二出料装置12,被贴有胶框的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的出料处后,通过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出料。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I包括支架101,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101上的第一电机102、分离板103、主动轮104和从动轮105,所述第一电机102驱动所述主动轮104转动,一反射片料盘安装在所述从动轮105上,设置在所述反射片料盘上的反射片料带的一端经过所述分离板103设置在所述主动轮104上,所述分离板103将反射片料带上的反射片分离。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I还包括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架101上的若干导向转动轴106,反射片料带的一端通过所述导向转动轴106的导向才能经过所述分离板103,并最后与所述从动轮105连接。所述主动轮104通过反射片料带驱动所述从动轮105转动,转动时所述主动轮104被缠绕有没有反射片的料带,反射片在所述分离板103上被分离。在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I靠近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的一侧设有静电装置107。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包括第一校正机构21和反射片搬运机械手22,所述反射片搬运机械手22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模组221、第一立板222、第一气缸223、支板224、第一直线导轨副、第一吸附板225和第二吸附板226,所述第一立板222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221的滑块上,在所述第一立板222上设有所述第一气缸223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所述支板224与所述第一气缸223的滑块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和所述第二吸附板226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支板224的同一侧上,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将反射片吸附到所述第一校正机构21上进行位置校正,校正后的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二吸附板226吸附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上。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221是电动缸、气动缸或液压缸。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正机构21包括校正平台,在所述校正平台的四个方位上设有四个方向气缸211,即四个所述方向气缸211设置在所述校正平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通过四个所述方向气缸211调整反射片的位置。
[0032]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工作原理是:被分离的反射片放置在反射片平台上,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221的滑块运动直到所述第一吸附板225位于所述反射片平台的上方,同时所述第二吸附板226位于所述校正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221的滑块停止运动。所述第一气缸223驱动所述支板224向下运动,即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和所述第二吸附板226也同步向下运动,直到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和所述第二吸附板226抽真空,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吸附位于所述反射片平台上的反射片,所述第二吸附板226吸附位于所述校正平台被校正好的反射片。然后所述第一气缸223驱动所述支板224向上运动,即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和所述第二吸附板226也同步向上运动,直到运动到一定高度时,停止向上运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221的滑块开始运动直到所述第一吸附板225位于所述校正平台的上方,同时所述第二吸附板226位于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的上方,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221的滑块停止运动。所述第一气缸223驱动所述支板224向下运动,即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和所述第二吸附板226也同步向下运动,直到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和所述第二吸附板226充气,所述第一吸附板225将吸附的反射片放置到所述校正平台上,所述第二吸附板226将吸附的反射片放置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上。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 —直循环上述动作。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供料装置3、所述贴膜供料装置9的结构都和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I的结构相同,唯一区别的就是所述从动轮105上安装的料盘不一样,想知道所述双面胶供料装置3和所述贴膜供料装置9的结构请详细参见对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I的结构的描述,故此本文省去对所述双面胶供料装置3和所述贴膜供料装置9的结构的描述。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4、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0的结构都和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的结构相同,想知道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4、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0的结构请详细参见对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的结构的描述,故此本文省去对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4和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0的结构的描述。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撕膜装置5包括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支撑臂52、第二气缸53、第二直线导轨副、连接板54、粘轮55和气动夹56,所述支撑臂5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的滑块上,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气缸53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所述连接板54与所述第二气缸53的滑块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所述粘轮55安装在所述连接板54的下端,所述气动夹56位于所述粘轮55的下方,所述气动夹56是固定不动的,所述气动夹56可以和所述粘轮55同步运动或不同步运动,并且在所述气动夹56的下方设有回收桶57。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是电动缸、气动缸或液压缸。
[0035]所述撕膜装置5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的滑块运动,直到所述粘轮55位于反射片的双面胶的上方,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的滑块停止运动。所述第二气缸53驱动所述粘轮55向下运动,直到所述粘轮55接触到双面胶的薄膜上,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的滑块运动,使所述粘轮55滚动,双面胶的薄膜粘在所述粘轮55上,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的滑块停止运动,所述第二气缸53驱动所述粘轮55向上运动,直到一定高度时停止运动。然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的滑块运动,直到位于所述气动夹56的上方停止运动,所述第二气缸53驱动所述粘轮55向下运动,直到粘在所述粘轮55上的双面胶薄膜被所述气动夹56夹住,所述第二气缸53驱动所述粘轮55向上运动,所述气动夹56张开,双面胶的薄膜向下落入所述回收桶57中。所述撕膜装置5 —直循环上述动作。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装置7包括出料搬运机械手71和出料传送带72,所述出料搬运机械手71包括出料立板、出料气缸、出料直线导轨副,驱动装置、出料机械手臂和所述出料吸附板,所述出料气缸和所述出料直线导轨副设置在所述出料立板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出料气缸的滑块和所述出料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所述出料机械手臂的一端和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出料机械手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吸附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
[0037]所述第一出料装置7的工作原理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出料吸附板使其位于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上的反射片的上方,所述出料气缸驱动所述出料吸附板向下运动,直到所述出料吸附板抽真空吸附反射片,然后所述出料气缸驱动所述出料吸附板向上运动,当到达一定高度时所述出料气缸停止运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出料吸附板位于所述出料传送带72的上方,所述出料气缸驱动所述出料吸附板向下运动,直到所述出料吸附板充气将反射片放置到所述出料传送带72上被输送出去,所述出料气缸驱动所述出料吸附板向上运动。所述第一出料装置7—直循环上述动作。
[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搬膜翻转校正装置8包括搬运机械手81、第二校正机构82和翻转机械手83,所述搬运机械手81包括第三直线运动模组811、第二立板812、第三气缸和第三直线导轨副和第三吸附板813,所述第二立板812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811的滑块上,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副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812上,所述第三吸附板813通过连接件814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滑块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校正机构8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校正机构21的结构相同,想知道所述第二校正机构82的结构请详细参见对所述第一校正机构21的描述,故此本文省去对所述第二校正机构82的描述。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811是气动缸、电动缸或液压缸。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械手83包括第四直线运动模组831、第三立板832、第二电机833、第四气缸、翻转吸附板834、第四吸附板835和第四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三立板832设置在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831的滑块上,在所述第三立板832上设有所述第四直线导轨副和所述第四气缸,一升降板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和所述第四气缸的滑块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第二电机833和所述第四吸附板835,所述第二电机833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翻转吸附板834连接。
[0040]所述搬运机械手81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811的滑块运动,直到所述第三吸附板813位于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上的反射片的上方,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811的滑块停止运动,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三吸附板813向下运动,直到所述第三吸附板813抽真空吸附反射片,然后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三吸附板813向上运动,当运动到一定高度时停止运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811的滑块运动,直到所述第三吸附板813位于所述翻转吸附板834的上方,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811的滑块停止运动,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三吸附板813向下运动,直到所述第三吸附板813充空气将反射片放置在所述翻转吸附板834上,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三吸附板813向上运动。所述搬运机械手81 一直循环上述动作。
[0041]所述翻转机械手83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翻转吸附板834抽真空吸附位于其上面的反射片,所述第四吸附板835抽真空吸附位于所述第二校正机构82上的反射片,所述翻转吸附板834在所述第二电机833的驱动下转动,使发射片位于所述翻转吸附板834的下方。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831的滑块运动,使所述翻转吸附板834位于所述第二校正机构82的上方,所述第四吸附板835位于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的上方,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翻转吸附板834和所述第四吸附板835向下运动,直到所述翻转吸附板834和所述第四吸附板835充气,所述翻转吸附板834将吸附的发射片放置在所述第二校正机构82上,所述第四吸附板835将吸附的发射片放置在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上,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翻转吸附板834和所述第四吸附板835向上运动。所述翻转机械手83 —直循环上述动作。
[00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的结构可以与所述第一出料装置7的结构相同(具体结构请参见对所述第一出料装置7的结构的描述),也可以不相同,不相同的地方在于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采用的出料搬运机械手121与所述第一出料装置7采用的不一样。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采用的出料搬运机械手121包括第五直线运动模组、第四立板、第五气缸、第五吸附板和第五直线导轨副,所述第四立板设置在所述第五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在所述第四立板上设有所述第五直线导轨副和所述第五气缸,一出料升降板与所述第五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和所述第五气缸的滑块连接,在所述出料升降板上设有所述第五吸附板。第五直线运动模组是电动缸、气动缸或液压缸。
[0043]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的工作原理是:第五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运动,直到所述第五吸附板位于贴有胶框的反射片的上方,停止运动。所述第五吸附板在所述第五气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并抽真空,吸附位于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上贴有胶框的反射片,然后所述第五吸附板在所述第五气缸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运动到一定高度时停止运动。所述第五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运动,使所述第五吸附板吸附的贴有胶框的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的出料传送带72的上方,所述第五吸附板在所述第五气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所述第五吸附板充空气,贴有胶框的反射片被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的出料传送带72上并被输送出去。
[00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I将分离后的反射片放置在所述反射片平台上,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2对反射片进行校正并将反射片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上,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的贴胶处。所述双面胶供料装置3将分离后的双面胶放置在双面胶平台上,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4对双面胶进行校正并将双面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的贴胶处的上访,然后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4将双面胶粘贴在反射片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输料装置6将贴有双面胶的反射片输送到撕膜处,在撕膜处上所述撕膜装置5将贴在反射片上的双面胶的薄膜撕去,并将双面胶的薄膜放置到所述回收桶57中。当不需要在反射片上贴胶框时,可以直接将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一出料装置7出料。当需要在反射片上贴胶框时,所述搬膜翻转校正装置8对反射片进行校正并将反射片搬运所述第二输料装置11上,将反射片站在胶框上。当需要在反射片上贴有贴膜时,则通过所述贴膜供料装置9和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10将贴膜贴在反射片上,最后通过所述第二出料装置12输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高和适合大规模的生产的需要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片供料装置、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双面胶供料装置、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撕膜装置和第一输料装置,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对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提供的反射片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上,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的贴胶处,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对所述双面胶供料装置提供的双面胶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的贴胶处的上方,然后所述双面胶搬运校正装置将双面胶粘贴在反射片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输料装置将贴有双面胶的反射片输送到撕膜处,在撕膜处上所述撕膜装置将贴在反射片上的双面胶的薄膜撕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出料装置,被撕去双面胶薄膜的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的出料处后,通过所述第一出料装置出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膜翻转校正装置和第二输料装置,所述第一输料装置将被撕去双面胶薄膜的反射片输送到搬膜处,所述搬膜翻转校正装置吸附位于搬膜处的反射片并进行翻转和校正,然后将校正后的反射片搬运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上设有胶框的位置处,并将反射片粘贴在胶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膜翻转校正装置包括搬运机械手、第二校正机构和翻转机械手,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第三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立板、第三气缸和第三直线导轨副和第三吸附板,所述第二立板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副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第三吸附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滑块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械手包括第四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立板、第二电机、第四气缸、翻转吸附板、第四吸附板和第四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三立板设置在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在所述第三立板上设有所述第四直线导轨副和所述第四气缸,一升降板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和所述第四气缸的滑块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第二电机和所述第四吸附板,所述第二电机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翻转吸附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膜供料装置和贴膜搬运校正装置,所述第二输料装置将反射片输送到贴膜处,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对所述贴膜供料装置提供的贴膜进行位置校正并将其搬运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的贴膜处的上方,然后所述贴膜搬运校正装置将贴膜贴在反射片的另一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出料装置,被贴有胶框的反射片被输送到所述第二输料装置的出料处后,通过所述第二出料装置出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供料装置包括支架,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电机、分离板、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一反射片料盘安装在所述从动轮上,设置在所述反射片料盘上的反射片料带的一端经过所述分离板设置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分离板将反射片料带上的反射片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搬运校正装置包括第一校正机构和反射片搬运机械手,所述反射片搬运机械手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一立板、第一气缸、支板、第一直线导轨副、第一吸附板和第二吸附板,所述第一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在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所述支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滑块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吸附板和所述第二吸附板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支板的同一侧上,所述第一吸附板将反射片吸附到所述第一校正机构上进行位置校正,校正后的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二吸附板吸附并搬运到所述第一输料装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CM前段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装置包括第二直线运动模组、支撑臂、第二气缸、第二直线导轨副、连接板、粘轮和气动夹,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滑块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所述粘轮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所述气动夹位于所述粘轮的下方。
【文档编号】B32B37/12GK204077012SQ20142049869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刘彩霞 申请人:刘彩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