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赛尔纤维和色棉纤维混色纺纱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447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莱赛尔纤维和色棉纤维混色纺纱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色棉纤维不具有柔软性和鲜亮性,导致美观性不佳,同时使用的舒适感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莱赛尔纤维和色棉纤维混色纺纱的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莱赛尔纤维和色棉纤维混色纺纱的生产工艺:包括清花→梳棉→并条→梳棉→并条→粗纱加工→细纱加工→络筒→成包;

称料:称取0.1%--50%的多色号彩色棉,称取99.9%--50%的白棉网在圆盘中多点摆放均匀开松混合成包;

清花:将预开松成包好的棉包均匀摆放在圆盘中经抓棉机抓取开松后形成棉卷;

梳棉:将清花形成彩棉卷经a206g梳棉机,进行梳理成条,干定量在16.5克/5米±0.7克/5米;

并条:彩色棉生条单独装车上并条机,采用8根/眼二道并合,一并干重重量控制20.5g/5m±0.3克/5米,二并干重重量控制19.5g/5m±0.3克/5米,生产成条;

粗纱加工:生产好的熟条经fa458粗纱机,按工艺要求制成粗纱条,一般并条到粗纱的工艺牵伸倍数6-8倍,粗纱干定量要根据细纱纺的纱支来确定一般控制在4.8-6.5克/10米,粗纱捻系数控制在110上下,定长2000米。

细纱加工:fa507细纱机,粗纱干定量4.8-6.5克/10m,细纱牵伸倍数一般在20-35倍,捻系数根据纱支不同可控制在280-320,车速度一般在170-220转/分钟。

络筒:细纱生产的纱管经savio自动络筒机加工成筒,车速控制在1100-1200r/min,设定合理的电清工艺参数。每筒重量控制在1.7公斤/只;

成包:每包净重25公斤,15只筒/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莱赛尔纤维和色棉纤维混色纺纱的生产工艺的设置,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兼具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莱赛尔纤维使用的为竹纤维,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反应,使其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亮,麻的滑爽。

同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生产品种:品种5#枚红,支数32s,成份莱赛尔50%,棉50%,数量0.88吨。

称料工序:按1吨投料,枚红棉10%,100公斤,白棉网40%,400公斤,莱赛尔纤维500公斤;。

混棉工序:将称好的不同纤维多点摆放均匀混合成包,进入下一道清花工序。

清花工序:将预开松成包好的棉包均匀摆放在圆盘中经抓棉机抓取开松后形成棉卷;15.5公斤/只

梳棉:将清花形成彩棉卷经a206g梳棉机,进行梳理成条,俗称生条,一般干定量控制在16.5克/5米±0.7克/5米,按要求做好标识;

并条:彩色棉生条单独装车上并条机,采用8根/眼二道并合,一并干重重量控制20.5g/5m±0.3克/5米,二并干重重量控制19.5g/5m±0.3克/5米,生产成条,俗称熟条。按要求做好标识,防止错混产生质量问题;

粗纱:生产好的熟条经fa458粗纱机,按工艺要求制成粗纱条,一般并条到粗纱的工艺牵伸倍数7.22倍,粗纱干定量要根据细纱纺的纱支来确定一般控制在5.4克/10米,粗纱捻系数控制在110上下,定长2000米。

细纱:fa507细纱机,粗纱干定量5.4克/10m,细纱牵伸倍数一般在30倍,捻系数根据纱支不同可控制在320,车速度一般在180转/分钟。

络筒:细纱生产的纱管经savio自动络筒机加工成筒,车速控制在1100-1200r/min,设定合理的电清工艺参数。每筒重量控制在1.7公斤/只

络筒工序:savio自络机,车速控制在1100-1200r/min,电清工艺,棉结250、短粗节150%*1.6、长粗节35%*40、长细节-35%*40、cp30%、cm30%、c2.0m、ccp-30%、ccm-30%、cc2.0m、jp120%、jm-40%、j4.0。

成包:每包净重25公斤,15只筒/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莱赛尔纤维和色棉纤维混色纺纱的生产工艺的设置,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兼具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莱赛尔纤维使用的为竹纤维,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反应,使其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亮,麻的滑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莱赛尔纤维和色棉纤维混色纺纱的生产工艺:包括清花→梳棉→并条→梳棉→并条→粗纱加工→细纱加工→络筒→成包。本发明通过莱赛尔纤维和色棉纤维混色纺纱的生产工艺的设置,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兼具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莱赛尔纤维使用的为竹纤维,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反应,使其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亮,麻的滑爽。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华;桑爱林;崔正卫;张教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金兰纺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