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自动开合的制袋机出料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1987发布日期:2020-05-06 23:5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能够自动开合的制袋机出料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开合的制袋机出料辊,主要用于在制袋机关机时将出料辊的上下辊分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制袋机出料辊的上、下辊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两侧之间,通过调节螺栓可以调节上、下辊之间的压力(工作时对通过两者之间的产品施加一定的压力)。其缺点是:由于上、下辊的表面是由橡胶制成的,有一定弹性,在停机后,上、下辊接触的位置被相互压缩产生变形,导致辊的表面不是圆柱形,开机后变形的位置对产品(塑料薄膜)的压力产生突变,造成薄膜的输送速度不均匀,对后面的工序(如热封、切断位置)的定位产生影响,影响产品的质量或导致废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开合的制袋机出料辊,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自动开合的制袋机出料辊,包括上辊和下辊,上辊和下辊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辊轴承和下辊轴承安装在机架两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轴承或下辊轴承能够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机架两侧的滑槽内,在能够上下滑动地该上辊轴承的上方或下辊轴承的下方的机架上装有用于驱动上辊或下辊上下移动并在停机后保持上辊与下辊不接触状态的上下驱动装置。

所述的上下驱动装置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气缸或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机架和上辊轴承或下辊轴承上。

所述的滑槽包括上辊滑槽和下辊滑槽,该上辊滑槽为u形槽,其槽底部与上辊轴承配合;该下辊滑槽为n形槽,其槽顶部与下辊轴承配合;该上辊轴承和下辊轴承分别安装在该上辊滑槽和下辊滑槽内,在该上辊轴承的顶端装有u形口朝下并与上辊轴承吻合的上u形滑块;在该上辊滑槽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在该顶盖的中部设有螺孔并装有压力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的底端与该上u形滑块顶端相抵;在该下辊轴承的下面装有u形口与下辊轴承吻合的下u形滑块,该下u形滑块的下面装有所述的上下驱动装置。

所述的上u形滑块中部设有圆孔,该上辊轴承嵌入该圆孔内;所述的调节螺栓的底端与该上u形滑块的顶端转动连接。

所述的上辊轴承能够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机架两侧的滑槽内,该下辊轴承固定安装在该上辊轴承的下方,在该上辊轴承的下面设有复位弹簧;在该上辊轴承的顶端装有u形口朝下并与上辊轴承吻合的上u形滑块;在该滑槽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在该顶盖的中部设有螺孔并装有压力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的底端与该上u形滑块顶端相抵;所述的上下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驱动杆支撑块、凸轮和驱动杆驱动装置,在该顶盖与上u形滑块之间设有驱动杆支撑块,在该驱动杆支撑块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过该驱动杆的横向通孔,在该横向通孔的中部设有与下端相通的纵向孔,驱动杆能够转动地穿过所有该横向通孔,在该驱动杆对应于该纵向孔处各设有一凸轮,在该上u形滑块的顶端设有向上的凸柱,该凸柱穿过该纵向孔,并与凸轮组成凸轮滑块机构;在该驱动杆的一端装有能够驱动其转动至少90°的驱动杆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杆驱动装置采用气缸和摆臂,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摆臂的一端铰接,摆臂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杆上。通过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和摆臂驱动驱动杆转动大约90°。

所述的复位弹簧采用弹簧片或螺旋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停机时,上下驱动装置自动将下辊向下移动几毫米的距离,使得上、下辊分开,开机后自动将下辊向上复位,与上辊合在一起。避免了停机后上、下辊接触的位置相互压缩产生变形,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逆时针旋转90°);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之一(调节螺栓的底端与上u形滑块顶端相抵的实施例);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之而(调节螺栓的底端与上u形滑块顶端转动连接的实施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杆和凸轮的上下驱动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之一(下辊处于下位状态,即上、下棍分开);

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之二(下辊处于上位状态,即上、下棍合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自动开合的制袋机出料辊的一个实施例,是双排并列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是这些实施例的一半(即从两侧的机架1的中间分开)。该实施例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对上辊3和下辊4,上辊3和下辊4两端的轴上分别装有上辊轴承12和下辊轴承13,每一侧的一对上辊3和下辊4一端的上辊轴承12和下辊轴承13安装在相应一侧的机架1上的滑槽(相当于轴承座)5内;两侧的上辊3和下辊4另一端的上辊轴承12和下辊轴承13安装在两侧机架1中间的滑槽5内,中间的滑槽5通过横梁2连接在两侧的机架1上。在滑槽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辊滑槽51和下辊滑槽52,所述的下辊轴承13能够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对应的下辊滑槽52内,在该下辊轴承13的下方的机架1上装有用于驱动下辊上下移动的上下驱动装置。

在图中所示的滑槽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辊滑槽51和下辊滑槽52(参见图4、图5)。

在图4中,所述的上辊轴承12滑安装在上辊滑槽51内,在该上辊轴承12的顶端装有u形口朝下并与上辊轴承12吻合的上u形滑块9;在该上辊滑槽51的顶端设有顶盖6(用两个螺栓8固定),在该顶盖6上设有螺孔并在螺孔内装有压力调节螺栓7。该调节螺栓7的底端与该上u形滑块9顶端相抵(如图4所示)。在该下辊轴承13的下面设有u形口与下辊轴承吻合的下u形滑块11。所述的上辊滑槽51为u形槽,其槽底部与上辊轴承12配合。所述的下辊滑槽52为开口朝下的u形槽,其槽顶部与下辊轴承13配合。该实施例在工作时,下辊4向上移动时需要推动上辊轴承12的底边离开上辊滑槽51的底部,以便为调节螺栓7向下调节上辊3(向下的压力)留出调节空间。

在图5中,与图4不同之处是:所述的上u形滑块9中部设有圆孔,该上辊轴承12嵌入该圆孔内;所述的调节螺栓7的底端与该上u形滑块9的顶端转动连接(只能转动,轴向不能分离)。该实施例中的调节螺栓7可以带动上u形滑块9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调节上辊3与下辊4之间的间距和压力。

上述实施例的上下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10(参见图3-图5),也可采用任何能够驱动下辊4上下移动的现有技术,如采用电机和连杆机构,电机和齿轮齿条等,均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所述的上下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图6-图8所示的结构:包括驱动杆14、驱动杆支撑块18、凸轮141和驱动杆驱动装置,在该顶盖6与上u形滑块9之间设有驱动杆支撑块18,在该驱动杆支撑块18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过该驱动杆14的横向通孔,在该横向通孔的中部设有与下端相通的纵向孔,驱动杆14能够转动地穿过所有该横向通孔,在该驱动杆14对应于该纵向孔处各设有一凸轮141,在该上u形滑块9的顶端设有向上的凸柱17,该凸柱17穿过该纵向孔,并与凸轮141组成凸轮滑块机构;在该驱动杆14的一端装有能够驱动其转动至少90°的驱动杆驱动装置;在该上辊轴承12的底部装有复位弹簧19。该实施例的凸轮141采用设在圆柱形的驱动杆14上的凹槽,也可采用其他形状的凸轮,只要凸轮的最小半径与最大半径之差能够满足上、下棍的开合即可,均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示所述的复位弹簧19为弹簧片,也可采用螺旋弹簧。

该实施例的滑槽5只设有一个u形滑槽51,下辊轴承13设在u形滑槽51的底部,下辊轴承13的上面设置弹簧片作为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的上面设置上辊轴承12,在上辊轴承12的上面设置上u形滑块9。

该实施例的滑槽5也可以是图4还未图5所示的结构,只要用下u形滑块11将下辊轴承13固定在上辊滑槽51内即可,复位弹簧19放置在上辊滑槽51的底部,也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

该实施例的驱动杆驱动装置采用气缸15和摆臂16,气缸15的活塞杆顶端与摆臂16的一端铰接,摆臂16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杆14上。通过气缸15的活塞杆的伸缩和摆臂16驱动驱动杆14转动大约90°。在图7所示的状态与图8所示的状态之间转换,实现上、下棍之间的开合。该驱动杆驱动装置也可采用任何能够驱动杆14转动一定角度的现有技术,如采用电机和连杆机构,电机和齿轮齿条等,均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利用上下驱动装置将上辊3下移或将下辊4向上移动,使上辊3与下辊4合并在一起;停机后,上下驱动装置将上辊3上移或下辊4向下移动一点距离(只要有间距即可),将上、下辊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不能上下移动的一根下辊4或上辊3一端的轴41作为动力输入轴,用于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