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5186发布日期:2020-11-10 12:0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它具有四大优势:原料为废纸,包括板纸、废纸箱纸、废白边纸等,来源广泛;其制作过程由制浆、吸附成型、干燥定型等工序完成,对环境无害;可以回收再生利用;体积比发泡塑料小,可重叠,交通运输方便。纸浆模塑,除作餐盒、餐具外,更多做工业缓冲包装,发展十分迅速。

在现有的纸浆模具中,上模或下模为一体式,因加工特性的限制,模具侧面及角落成型区域未设置吸气孔,生产过程中成型区域吸气不均,造成成型区域原料分布不均,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且原料容易阻塞吸气孔,生产过程中需要停机维护的次数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后期保养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通过使用该模具,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吸气均匀,纸浆原料不会将吸气孔堵塞,保证模具可以进行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吸浆体;所述吸浆体包括与产品形状相适应的成型部,由所述成型部向外延伸并翻边形成的辅助部,设置在所述翻边侧周面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螺丝与所述框体连接;在所述成型部与所述辅助部上密布有吸气孔,以使设置于所述成型部上的纸浆均匀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气孔包括第一吸气孔与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呈圆形,所述第二吸气孔呈长条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吸气孔由内向外以圆周形式分布于所述成型部与所述辅助部的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吸气孔由所述翻边向所述成型部延伸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二吸气孔沿所述辅助部的表面并排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体朝向所述吸浆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连接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翻边外围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翻边插置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相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吸浆体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的螺丝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呈矩形,在所述连接部的角上设置有切面,所述切面用于所述吸浆体的限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框体与吸浆体为可拆卸连接,将吸浆体从框体中分离,便于在吸浆体的整个表面密布吸气孔,尤其是成型部的侧面及辅助部,在成型部的侧面及辅助部增加吸气孔后,与原在成型部的底部设置吸气孔相比,生产过程中吸气均匀,纸浆原料堵塞吸气孔的现象得到改善,减少了停机维护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将吸浆体与框体可拆卸连接,在吸浆体长期使用后,便于拆卸维护,及可直接替换吸浆体,而将框体重复利用,节约了模具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吸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体;2、吸浆体;3、成型部;4、辅助部;5、翻边;6、连接部;7、第一吸气孔;8、第二吸气孔;9、凹槽;10、通孔;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3、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包括框体1,设置于所述框体1上的吸浆体2;所述吸浆体2包括与产品形状相适应的成型部3,由所述成型部3向外延伸并翻边5形成的辅助部4,设置在所述翻边5侧周面上的连接部6,所述连接部6通过螺丝与所述框体1连接;在所述成型部3与所述辅助部4上密布有吸气孔,以使设置于所述成型部3上的纸浆均匀分布。

在成型部3的侧面及辅助部4增加吸气孔后,与原在成型部3的底部设置吸气孔相比,生产过程中吸气均匀,纸浆原料堵塞吸气孔的现象得到改善,减少了停机维护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吸浆体2长期使用后,可将吸浆体2拆卸维护,或可直接替换吸浆体2,而将框体1重复利用,节约了模具制作成本。

参见图2所示,所述吸气孔包括第一吸气孔7与第二吸气孔8,所述第一吸气孔7呈圆形,所述第二吸气孔8呈长条形。所述第一吸气孔7由内向外以圆周形式分布于所述成型部3与所述辅助部4的表面。所述第二吸气孔8由所述翻边5向所述成型部3延伸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二吸气孔8沿所述辅助部4的表面并排设置。

为了便于所述吸浆体2与所述框体1的连接,所述框体1朝向所述吸浆体2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连接部6相配合的凹槽9,所述凹槽9内设置有与所述翻边5外围相配合的通孔10,所述翻边5插置于所述通孔10内且所述连接部6与所述凹槽9相抵。所述连接部6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所述凹槽9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吸浆体2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1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2内的螺丝相连,参见图2、3所示。

参见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6呈矩形,在所述连接部6的角上设置有切面13,所述切面13用于所述吸浆体2的限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吸浆体;所述吸浆体包括与产品形状相适应的成型部,由所述成型部向外延伸并翻边形成的辅助部,设置在所述翻边侧周面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螺丝与所述框体连接;在所述成型部与所述辅助部上密布有吸气孔,以使设置于所述成型部上的纸浆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孔包括第一吸气孔与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呈圆形,所述第二吸气孔呈长条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孔由内向外以圆周形式分布于所述成型部与所述辅助部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气孔由所述翻边向所述成型部延伸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二吸气孔沿所述辅助部的表面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朝向所述吸浆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连接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翻边外围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翻边插置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吸浆体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的螺丝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矩形,在所述连接部的角上设置有切面,所述切面用于所述吸浆体的限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模具,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吸浆体;所述吸浆体包括与产品形状相适应的成型部,由所述成型部向外延伸并翻边形成的辅助部,设置在所述翻边侧周面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螺丝与所述框体连接;在所述成型部与所述辅助部上密布有吸气孔,以使设置于所述成型部上的纸浆均匀分布。通过使用该模具,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吸气均匀,纸浆原料不会将吸气孔堵塞,保证模具可以进行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致美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