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9070发布日期:2020-12-04 14:0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美观度也越来越重视,众所周知,服装由面料制成,面料由纱线纺织而成,因此纱线起到了重要作用,花式纱线是指在纺纱和制线过程中采用特种原料、特种设备或特种工艺对纤维或纱线进行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特种结构和外观效应的纱线,是纱线产品中具有装饰作用的一种纱线。后罗拉间歇控制(即打顿)是业界用来生产花式纱线较常用的一种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磨损较大,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磨损较小的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后罗拉,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传动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置有一拨杆,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半圆件,所述拨杆的头部设有与半圆件相配合的球状部,所述后罗拉包括后罗拉轴及后罗拉本体,所述后罗拉轴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与第一传动轮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丝。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件开口朝外,底部与第二传动轮的外圆周面相焊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部与拨杆相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第一传动轮上设置有带有球状部的拨杆,在第二传动轮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半圆件,球状部与半圆件相配合,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齿轮传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及图2中:1、驱动装置,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第一传动轮,40、拨杆,400、球状部,5、第二传动轮,50、半圆件,6、后罗拉,60、后罗拉轴,61、后罗拉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主动齿轮2、从动齿轮3、第一传动轮4、第二传动轮5及后罗拉6,所述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1为电机。

所述主动齿轮2与从动齿轮3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与第一传动轮4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4上设置有一拨杆40,所述拨杆40与第一传动轮4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轮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半圆件50,所述半圆件50开口朝外,底部与第二传动轮5的外圆周面相焊接。所述拨杆40的头部设有与半圆件50相配合的球状部400,所述球状部400与拨杆40相焊接。所述后罗拉6包括后罗拉轴60及后罗拉本体61,所述后罗拉轴60与第二传动轮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驱动装置1驱动主动齿轮2转动,由于主动齿轮2与从动齿轮3相啮合,所以从动齿轮3转动,由于从动齿轮3与第一传动轮4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因此第一传动轮4转动,第一传动轮4在转动的过程中,当设置于第一传动轮4上的拨杆40转动到远离第二传动轮5的位置时,第二传动轮5不转动,后罗拉6也不转动,当第一传动轮4上的拨杆40转动到靠近第二传动轮5的位置时,所述拨杆40拨动第二传动轮5转过一定角度,从而带动后罗拉6转过一定角度,从而使后罗拉6实现间歇转动(即后罗拉6转动一段时间再停顿一段时间再转动一段时间再停顿一段时间,依此循环往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第一传动轮4上设置有带有球状部400的拨杆40,在第二传动轮5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半圆件50,球状部400与半圆件50相配合,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齿轮传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后罗拉,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传动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置有一拨杆,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半圆件,所述拨杆的头部设有与半圆件相配合的球状部,所述后罗拉包括后罗拉轴及后罗拉本体,所述后罗拉轴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与第一传动轮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件开口朝外,底部与第二传动轮的外圆周面相焊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部与拨杆相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罗拉间歇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后罗拉,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传动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置有一拨杆,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半圆件,所述拨杆的头部设有与半圆件相配合的球状部,所述后罗拉包括后罗拉轴及后罗拉本体,所述后罗拉轴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从而起到缓冲作用,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波;查小刚;李玉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5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