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9370发布日期:2021-07-23 14:3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免烫服装的流行,进一步提高免烫服装的免烫级别成为服装行业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免烫服装的不断增加,各种不同的免烫处理方法也成为人们争先研究的重点,但大部分都是通过在骨缝处增加填充物或用药水来强迫服装达到免烫效果,这样制作出来的服装手感坚硬,化学物质较多,不利于环保,而现有的丝绸服装虽然不易起皱,但是太过柔软,导致其加工的服装的样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目前使用的缝纫线,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点:

目前使用的缝纫线在水洗过程中,容易出现收缩现象,使得衣物出现褶皱,影响了衣物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包括缝纫线本体;

所述缝纫线本体包括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内绕线、润滑填充层以及外线层,所述内绕线将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依次两两缠绕,所述外线层包覆在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所成整体的外表面,所述润滑填充层设置在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与外线层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外线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层,所述聚酰胺纤维层与外线层之间相互缠绕,且位于外线层的外部;

所述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的材质均为pp纯涤纶线,所述外线层的材质为涤纶短纤。

可选的,所述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两两之间相互缠绕,所述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的直径均相等。

可选的,所述内绕线的材质与第一内芯线的材质相同,所述内绕线成八字形缠绕在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相邻两者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润滑填充层均匀分布在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与外线层之间的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通过使用外线层包覆三个内芯线,其中内芯线和外线层的材质分别为pp纯涤纶线以及涤纶短纤,二者的收缩率均较低,且水溶性较差,同时在外线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层,其中聚酰胺纤维层水溶性较差,因此保证衣物在水洗过程中,缝纫线本体的收缩状态较差,进而避免了衣物出现褶皱的情况。

2、该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通过使用内绕线,对三个内芯线进行交叉缠绕,一方面能够提升三个内芯线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增加了缝纫线本体的使用强度,同时内芯线与外线层之间填充有润滑填充层,在提升各线体之间紧凑程度的同时,还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整个缝纫线本体的实用性较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绕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缝纫线本体,101-第一内芯线,102-第二内芯线,103-第三内芯线,104-内绕线,105-润滑填充层,106-外线层,107-聚酰胺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它包括缝纫线本体1;

缝纫线本体1包括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内绕线104、润滑填充层105以及外线层106,内绕线104将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依次两两缠绕,外线层106包覆在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所成整体的外表面,润滑填充层105设置在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与外线层106之间的间隙内;

外线层106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层107,聚酰胺纤维层107与外线层106之间相互缠绕,且位于外线层106的外部;

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的材质均为pp纯涤纶线,外线层106的材质为涤纶短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两两之间相互缠绕,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的直径均相等,在生产过程中,每缠绕一层内绕线104便将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缠绕一次,因此使得整个缝纫线本体1的整体度和使用强度较高,避免出现意外断裂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内绕线104的材质与第一内芯线101的材质相同,内绕线104成八字形缠绕在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相邻两者的外表面,八字形的绕法,提升了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两两之间的紧凑程度,在清洗时,可以较大程度上,降低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的收缩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润滑填充层105均匀分布在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与外线层106之间的间隙内,润滑填充层105的使用,在提升各线体之间紧凑程度的同时,还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整个缝纫线本体1的实用性较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通过使用外线层106包覆三个内芯线,其中内芯线和外线层106的材质分别为pp纯涤纶线以及涤纶短纤,二者的收缩率均较低,且水溶性较差,同时在外线层106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层107,其中聚酰胺纤维层107水溶性较差,因此保证衣物在水洗过程中,缝纫线本体1的收缩状态较差,进而避免了衣物出现褶皱的情况,通过使用内绕线104,对三个内芯线进行交叉缠绕,一方面能够提升三个内芯线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增加了缝纫线本体1的使用强度,同时内芯线与外线层106之间填充有润滑填充层105,在提升各线体之间紧凑程度的同时,还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整个缝纫线本体1的实用性较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缝纫线本体(1);

所述缝纫线本体(1)包括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内绕线(104)、润滑填充层(105)以及外线层(106),所述内绕线(104)将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依次两两缠绕,所述外线层(106)包覆在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所成整体的外表面,所述润滑填充层(105)设置在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与外线层(106)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外线层(106)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层(107),所述聚酰胺纤维层(107)与外线层(106)之间相互缠绕,且位于外线层(106)的外部;

所述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的材质均为pp纯涤纶线,所述外线层(106)的材质为涤纶短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两两之间相互缠绕,所述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的直径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绕线(104)的材质与第一内芯线(101)的材质相同,所述内绕线(104)成八字形缠绕在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相邻两者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填充层(105)均匀分布在第一内芯线(101)、第二内芯线(102)、第三内芯线(103)与外线层(106)之间的间隙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防缩功能的缝纫线,包括缝纫线本体,所述缝纫线本体包括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内绕线、润滑填充层以及外线层,所述内绕线将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依次两两缠绕,所述外线层包覆在第一内芯线、第二内芯线、第三内芯线所成整体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外线层包覆三个内芯线,其中内芯线和外线层的材质分别为PP纯涤纶线以及涤纶短纤,二者的收缩率均较低,且水溶性较差,同时在外线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层,其中聚酰胺纤维层水溶性较差,因此保证衣物在水洗过程中,缝纫线本体的收缩状态较差,进而避免了衣物出现褶皱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唐映华;于孝鹏;舒善赟;陈超;胡魏韩;陈倩;董照化;陈永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沪江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