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2722发布日期:2021-06-22 15:4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



背景技术:

梳棉机是纺织中的前纺设备,在梳棉机的使用中,会产生大量棉絮,为避免棉絮影响工作环境,通常会采用吸风装置将棉絮吸取,然而现有的吸风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吸风装置在针对梳棉机使用,传统的是在车间地面下面开通风道,风道是由砖块垒的里面涂上水泥,但是风道的表面不光滑,容易积花、挂花,每天清理比较麻烦,而且“梳棉机”在运行过程中,机械摩擦中容易出现火花掉入风道,具有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后果不堪设想,进而需要一种上吸风道进行棉絮的吸除,同时要保持对棉絮的均匀吸除。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吸风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吸风装置,需要一种上吸风道进行棉絮的吸除,同时要保持对棉絮的均匀吸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包括风道管、吊架、墙顶和电机,所述风道管上套设有吊箍,且吊箍的顶部固定有吊架,并且吊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墙顶上,所述风道管内安装有导风圈,且风道管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吸风管的一端,且吸风管的底端位于风道管的底部,所述吸风管的顶部边缘处套设有定位环,且吸风管的顶部的外侧固定有齿块,所述定位环位于定位槽内,且定位槽开设于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风道管底部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并且齿轮位于齿块的一侧,所述风道管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吸风孔。

优选的,所述导风圈为中空的圆台型结构设计,且导风圈的分布位置与吸风管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吸风管为“l”字型结构设计,且吸风管顶部的直径等于安装槽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与定位槽之间转动连接,且定位环的厚度等于定位槽的高度,同时定位环与吸风管的顶部之间共中心轴线。

优选的,所述齿块关于吸风管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且齿块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吸风孔对称分布于吸风管的两侧,且吸风孔等角度分布于风道管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梳棉机用吸风装置;

1.通过设置的风道管通过吊箍、吊架以及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墙顶上,配合风道管底部的吸风管,在风道管内设置吸风机,通过上吸风的原理对梳棉机产生的棉絮进行吸取,避免机械摩擦时火花掉落造成安全隐患;

2.通过设置的齿块关于吸风管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且齿块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使得电机在驱动齿轮转动时,通过齿轮与齿块啮合接触,带动吸风管的转动,配合“l”字型结构的吸风管对棉絮进行吸取,提高吸取范围;

3.通过设置的导风圈为中空的圆台型结构设计,且导风圈的分布位置与吸风管的分布位置相对应,可以通过导风圈对风进行增加,提高吸风管的吸力,同时配合对称分布的吸风孔,将空气中溢散的棉絮吸除,提高吸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风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风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道管;2、吊箍;3、吊架;4、紧固件;5、墙顶;6、导风圈;7、安装槽;8、吸风管;9、定位环;10、定位槽;11、齿块;12、电机;13、齿轮;14、吸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包括风道管1、吊箍2、吊架3、紧固件4、墙顶5、导风圈6、安装槽7、吸风管8、定位环9、定位槽10、齿块11、电机12、齿轮13和吸风孔14,风道管1上套设有吊箍2,且吊箍2的顶部固定有吊架3,并且吊架3通过紧固件4固定于墙顶5上,风道管1内安装有导风圈6,且风道管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内放置有吸风管8的一端,且吸风管8的底端位于风道管1的底部,吸风管8的顶部边缘处套设有定位环9,且吸风管8的顶部的外侧固定有齿块11,定位环9位于定位槽10内,且定位槽10开设于安装槽7的内壁上,风道管1底部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13,并且齿轮13位于齿块11的一侧,风道管1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吸风孔14;

导风圈6为中空的圆台型结构设计,且导风圈6的分布位置与吸风管8的分布位置相对应,当风道管1内的吸风机工作时,通过导风圈6对风进行引导,增加吸风管8处风压,提高吸风管8的吸风效果;

吸风管8为“l”字型结构设计,且吸风管8顶部的直径等于安装槽7的内径,使得吸风管8外侧与安装槽7内壁保持密封,同时当“l”字型结构的吸风管8转动时,可以增加吸取面积;

定位环9与定位槽10之间转动连接,且定位环9的厚度等于定位槽10的高度,同时定位环9与吸风管8的顶部之间共中心轴线,当吸风管8在安装槽7内转动时,定位环9跟随在定位槽10内转动,保持吸风管8的稳定转动;

齿块11关于吸风管8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且齿块11与齿轮13之间相互啮合,当电机12驱动齿轮13转动时,通过齿轮13与齿块11的啮合接触,带动吸风管8在安装槽7内转动;

吸风孔14对称分布于吸风管8的两侧,且吸风孔14等角度分布于风道管1的底部,使得吸风孔14可以配合吸风管8对空气中溢散的棉絮进行吸除。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梳棉机用吸风装置时,如图1-2和图5中,首先将吊箍2套设在风道管1上,然后通过吊箍2上的吊架3和紧固件4将风道管1固定在墙顶5上,风道管1内置吸风机,在工作时,风由吸风管8和吸风孔14被吸入风道管1内,对风道管1和吸风管8下方的棉絮进行吸除,同时导风圈6的使用,增加吸风管8处的风压,提高吸除效果;

接着,如图1-4中,启动风道管1底部内的电机12,电机12驱动齿轮13转动时,通过齿轮13与齿块11的啮合接触,带动吸风管8在安装槽7内转动,通过l”字型结构的吸风管8增加吸除面积,同时当吸风管8在安装槽7内转动时,定位环9跟随在定位槽10内转动,保持吸风管8的稳定转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包括风道管(1)、吊架(3)、墙顶(5)和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管(1)上套设有吊箍(2),且吊箍(2)的顶部固定有吊架(3),并且吊架(3)通过紧固件(4)固定于墙顶(5)上,所述风道管(1)内安装有导风圈(6),且风道管(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内放置有吸风管(8)的一端,且吸风管(8)的底端位于风道管(1)的底部,所述吸风管(8)的顶部边缘处套设有定位环(9),且吸风管(8)的顶部的外侧固定有齿块(11),所述定位环(9)位于定位槽(10)内,且定位槽(10)开设于安装槽(7)的内壁上,所述风道管(1)底部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13),并且齿轮(13)位于齿块(11)的一侧,所述风道管(1)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吸风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6)为中空的圆台型结构设计,且导风圈(6)的分布位置与吸风管(8)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8)为“l”字型结构设计,且吸风管(8)顶部的直径等于安装槽(7)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9)与定位槽(10)之间转动连接,且定位环(9)的厚度等于定位槽(10)的高度,同时定位环(9)与吸风管(8)的顶部之间共中心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块(11)关于吸风管(8)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且齿块(11)与齿轮(13)之间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孔(14)对称分布于吸风管(8)的两侧,且吸风孔(14)等角度分布于风道管(1)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梳棉机用吸风装置,包括风道管、吊架、墙顶和电机,所述风道管上套设有吊箍,且吊箍的顶部固定有吊架,并且吊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墙顶上,所述风道管内安装有导风圈,且风道管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吸风管的一端,且吸风管的底端位于风道管的底部,所述吸风管的顶部边缘处套设有定位环,且吸风管的顶部的外侧固定有齿块,所述定位环位于定位槽内,且定位槽开设于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风道管底部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电机,所述风道管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吸风孔。该梳棉机用吸风装置,通过上吸风风道的使用,避免火花与棉絮接触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保持对棉絮的均匀吸取。

技术研发人员:颜培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市陵城区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3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