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96507发布日期:2021-09-04 00:1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涤纶纤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3.涤纶纤维具有模量高、强度高、弹性高、良好的保形性和耐热性等优点,已成为用途最广、耗量最大的纤维品种。
4.但是由于涤纶纤维受热在受热时,涤纶纤维易软化,导致强度变低,抗拉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受热严重时甚至出现熔融、分解、燃烧的现象,由于材料的局限,其燃烧时具有熔融滴落的现象,容易造成二次危害,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它通过对纤维丝赋予磁性,在热风包覆处理下,附球纤维朝向纤维丝上移动,并在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熔滴包裹层,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纤维工业丝,在受热时,由于熔滴包裹层的包裹,使其强度显著提高,使抗拉性在受热时得到提高,当受热严重导致燃烧时,附着在外的熔滴包裹层先被烧毁,并产生灰烬,其灰烬会粘附在内部纤维丝熔化而形成的熔滴表面,从而有效降低熔滴的流动性,有效抑制本涤纶纤维工业丝的熔滴现象,进而有效降低二次危害带来的安全隐患,扩大使用范围。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0.s1、将涤纶材料破碎形成母粒,并高温加热,得到熔融母料备用;
11.s2、将熔融母料通过纺丝组件进行纺丝,得到纤维丝,先将纤维丝进行预处理;
12.s3、然后使对预处理后的纤维丝均匀向右移动,同时进行一次热风包覆处理,在热风包覆处理时,通过热风带动附球纤维朝向纤维丝上移动,并使附球纤维附着在纤维丝上,从而在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熔滴包裹层;
13.s4、将多根纤维丝相互混纺缠绕形成纤维丝束,然后通过二次风动除磁处理;
14.s5、将冷却后的纤维丝采用涤纶油剂进行上油处理,然后对纤维丝束通过牵拉机进行牵伸热定型,后进行网格处理并卷曲成型,得到纤维工业丝。
15.进一步的,所述纺丝温度为280

300℃,所述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风的温度保持
室温,且其温度为20

25℃,使风的温度不至于对纤维丝束造成影响,同时还可以有效除去热风包覆时,在纤维丝束上残留的温度,
16.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包覆处理时,温度不低于150℃,在高温度下使纤维丝呈现一定的软化,便于附球纤维在其表面的附着,且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风速低于热风包覆处理时的风速,有效保证在除磁过程中,附球纤维不易因风力而从纤维丝束上被吹落,进而有效保证其稳定性。
17.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在与风向相对的路径上设置磁铁,且纤维丝束位于磁铁和风源之间,在风力吹拂下,纤维丝上挂液的磁流变液被吹落,配合磁铁的作用,可有效吸附并回收被吹落的磁流变液,进而有效降低对磁流变液的二次回收,并且风力配合磁铁的磁吸力,显著加快对并磁流变液的回收,加快对纤维丝束的消磁处理。
18.进一步的,所述纤维丝的预处理为:将纤维丝均匀通过磁流变液,使部分磁流变液在纤维丝上挂液,使纤维丝具备磁性。
19.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包覆处理时,控制纤维丝处于同方向的转动状态,使在风的作用下以及纤维丝的磁性吸附作用下,浮球纤维粘附在纤维丝上后,其转动时,便于将浮球纤维缠绕在纤维丝上,有效提高纤维丝上形成的熔滴包裹层的稳定性。
20.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磁附球包括包覆磁球以及固定镶嵌在包覆磁球上的多个抗熔滴短纤。
21.进一步的,所述包覆磁球为掺入有磁粉颗粒的水溶性材料制成,在制成布料或者其他纺织品时,经水洗时,包覆磁球水溶,使内部磁粉颗粒自动脱落,实现脱磁,并,所述抗熔滴短纤为天然纤维,所述天然纤维为苎麻纤维、亚麻纤维、大麻纤维和黄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亚麻纤维,天然纤维在燃烧时,会产生可碾碎的灰烬,本纤维工业丝制成的纺织品在意外燃烧时,附着在外的熔滴包裹层先被烧毁,并产生灰烬,其灰烬会粘附在内部纤维丝熔化而形成的熔滴表面,进而有效降低熔滴的流动性,有效抑制其熔滴现象,进而降低安全隐患,同时由纤维磁附球在纤维丝表面的包裹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纤维工业丝,其强度显著提高,使抗拉性能提高。
22.进一步的,所述抗熔滴短纤的长度为包覆磁球直径的5

8倍,且抗熔滴短纤长度为3

5mm。
23.进一步的,所述包覆磁球内部包裹有磁化水,且包覆磁球为热熔材料制成,在后续的热定型操作中,包覆磁球受热熔化并滴落,使其内部的磁化水流失,从而实现消磁,所述抗熔滴短纤端部延伸至包覆磁球内与磁化水接触,由于天然纤维的吸水性,抗熔滴短纤逐渐吸收包覆磁球内磁化水,使抗熔滴短纤逐渐具备磁性,使多个抗熔滴短纤之间存在一定的吸附力,同时抗熔滴短纤整体可以与纤维丝表面产生吸附性,进而使多个抗熔滴短纤相互靠近,改变其松散的状态,使抗熔滴短纤可以更加均匀的贴附在纤维丝表面,使其在纤维丝表面形成的熔滴包裹层更加均匀,对于抑制熔滴现象的作用更好。
24.3.有益效果
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6.(1)本方案通过对纤维丝赋予磁性,在热风包覆处理下,附球纤维朝向纤维丝上移动,并在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熔滴包裹层,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纤维工业丝,在受热时,由于熔滴包裹层的包裹,使其强度显著提高,使抗拉性在受热时得到提高,当受热严重导致燃烧
时,附着在外的熔滴包裹层先被烧毁,并产生灰烬,其灰烬会粘附在内部纤维丝熔化而形成的熔滴表面,从而有效降低熔滴的流动性,有效抑制本涤纶纤维工业丝的熔滴现象,进而有效降低二次危害带来的安全隐患,扩大使用范围。
27.(2)纺丝温度为280

300℃,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风的温度保持室温,且其温度为20

25℃,使风的温度不至于对纤维丝束造成影响,同时还可以有效除去热风包覆时,在纤维丝束上残留的温度,
28.(3)热风包覆处理时,温度不低于150℃,在高温度下使纤维丝呈现一定的软化,便于附球纤维在其表面的附着,且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风速低于热风包覆处理时的风速,有效保证在除磁过程中,附球纤维不易因风力而从纤维丝束上被吹落,进而有效保证其稳定性。
29.(4)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在与风向相对的路径上设置磁铁,且纤维丝束位于磁铁和风源之间,在风力吹拂下,纤维丝上挂液的磁流变液被吹落,配合磁铁的作用,可有效吸附并回收被吹落的磁流变液,进而有效降低对磁流变液的二次回收,并且风力配合磁铁的磁吸力,显著加快对并磁流变液的回收,加快对纤维丝束的消磁处理。
30.(5)纤维丝的预处理为:将纤维丝均匀通过磁流变液,使部分磁流变液在纤维丝上挂液,使纤维丝具备磁性。
31.(6)热风包覆处理时,控制纤维丝处于同方向的转动状态,使在风的作用下以及纤维丝的磁性吸附作用下,浮球纤维粘附在纤维丝上后,其转动时,便于将浮球纤维缠绕在纤维丝上,有效提高纤维丝上形成的熔滴包裹层的稳定性。
32.(7)纤维磁附球包括包覆磁球以及固定镶嵌在包覆磁球上的多个抗熔滴短纤,包覆磁球为掺入有磁粉颗粒的水溶性材料制成,在制成布料或者其他纺织品时,经水洗时,包覆磁球水溶,使内部磁粉颗粒自动脱落,实现脱磁,并,抗熔滴短纤为天然纤维,天然纤维为苎麻纤维、亚麻纤维、大麻纤维和黄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亚麻纤维,天然纤维在燃烧时,会产生可碾碎的灰烬,本纤维工业丝制成的纺织品在意外燃烧时,附着在外的熔滴包裹层先被烧毁,并产生灰烬,其灰烬会粘附在内部纤维丝熔化而形成的熔滴表面,进而有效降低熔滴的流动性,有效抑制其熔滴现象,进而降低安全隐患,同时由纤维磁附球在纤维丝表面的包裹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纤维工业丝,其强度显著提高,使抗拉性能提高。
33.(8)包覆磁球内部包裹有磁化水,且包覆磁球为热熔材料制成,在后续的热定型操作中,包覆磁球受热熔化并滴落,使其内部的磁化水流失,从而实现消磁,抗熔滴短纤端部延伸至包覆磁球内与磁化水接触,由于天然纤维的吸水性,抗熔滴短纤逐渐吸收包覆磁球内磁化水,使抗熔滴短纤逐渐具备磁性,使多个抗熔滴短纤之间存在一定的吸附力,同时抗熔滴短纤整体可以与纤维丝表面产生吸附性,进而使多个抗熔滴短纤相互靠近,改变其松散的状态,使抗熔滴短纤可以更加均匀的贴附在纤维丝表面,使其在纤维丝表面形成的熔滴包裹层更加均匀,对于抑制熔滴现象的作用更好。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的流程框图;
35.图2为本发明的热风包覆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的二次风动除磁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的纤维磁附球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纤维磁附球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纤维磁附球的变化过程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现有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41.图中标号说明:
42.1抗熔滴短纤、2包覆磁球。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6.实施例1:
47.请参阅图1,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8.s1、将涤纶材料破碎形成母粒,并高温加热,得到熔融母料备用;
49.s2、将熔融母料通过纺丝组件进行纺丝,得到纤维丝,先将纤维丝进行预处理,纤维丝的预处理为:将纤维丝均匀通过磁流变液,使部分磁流变液在纤维丝上挂液,使纤维丝具备磁性;
50.s3、请参阅图2,图中箭头表示纤维丝的移动方向,然后使对预处理后的纤维丝均匀向右移动,同时进行一次热风包覆处理,在热风包覆处理时,通过热风带动附球纤维朝向纤维丝上移动,并使附球纤维附着在纤维丝上,从而在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熔滴包裹层;
51.s4、将多根纤维丝相互混纺缠绕形成纤维丝束,然后通过二次风动除磁处理;
52.s5、将冷却后的纤维丝采用涤纶油剂进行上油处理,然后对纤维丝束通过牵拉机进行牵伸热定型,后进行网格处理并卷曲成型,得到纤维工业丝。
53.所述纺丝温度为280

300℃,所述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风的温度保持室温,且其温度为20

25℃,使风的温度不至于对纤维丝束造成影响,同时还可以有效除去热风包覆时,在纤维丝束上残留的温度,所述热风包覆处理时,温度不低于150℃,在高温度下使纤维丝呈现一定的软化,便于附球纤维在其表面的附着,且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风速低于热风包覆处理时的风速,有效保证在除磁过程中,附球纤维不易因风力而从纤维丝束上被吹落,
进而有效保证其稳定性,所述热风包覆处理时,控制纤维丝处于同方向的转动状态,使在风的作用下以及纤维丝的磁性吸附作用下,浮球纤维粘附在纤维丝上后,其转动时,便于将浮球纤维缠绕在纤维丝上,有效提高纤维丝上形成的熔滴包裹层的稳定性。
54.请参阅图3,所述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在与风向相对的路径上设置磁铁,且纤维丝束位于磁铁和风源之间,在风力吹拂下,纤维丝上挂液的磁流变液被吹落,配合磁铁的作用,可有效吸附并回收被吹落的磁流变液,进而有效降低对磁流变液的二次回收,并且风力配合磁铁的磁吸力,显著加快对并磁流变液的回收,加快对纤维丝束的消磁处理。
55.请参阅图4,所述纤维磁附球包括包覆磁球2以及固定镶嵌在包覆磁球2上的多个抗熔滴短纤1,所述抗熔滴短纤1的长度为包覆磁球2直径的5

8倍,且抗熔滴短纤1长度为3

5mm,所述包覆磁球2为掺入有磁粉颗粒的水溶性材料制成,在制成布料或者其他纺织品时,经水洗时,包覆磁球2水溶,使内部磁粉颗粒自动脱落,实现脱磁,并,所述抗熔滴短纤1为天然纤维,所述天然纤维为苎麻纤维、亚麻纤维、大麻纤维和黄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亚麻纤维,天然纤维在燃烧时,会产生可碾碎的灰烬,放本纤维工业丝制成的纺织品在意外燃烧时,附着在外的熔滴包裹层先被烧毁,并产生灰烬,其灰烬会粘附在内部纤维丝熔化而形成的熔滴表面,进而有效降低熔滴的流动性,有效抑制其熔滴现象,进而降低安全隐患,同时由纤维磁附球在纤维丝表面的包裹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纤维工业丝,其强度显著提高,使抗拉性能提高。
56.实施例2:
57.所述包覆磁球2内部包裹有磁化水,且包覆磁球2为热熔材料制成,在后续的热定型操作中,包覆磁球2受热熔化并滴落,使其内部的磁化水流失,从而实现消磁,所述抗熔滴短纤1端部延伸至包覆磁球2内与磁化水接触,由于天然纤维的吸水性,抗熔滴短纤1逐渐吸收包覆磁球2内磁化水,使抗熔滴短纤1逐渐具备磁性,使多个抗熔滴短纤1之间存在一定的吸附力,同时抗熔滴短纤1整体可以与纤维丝表面产生吸附性,进而使多个抗熔滴短纤1相互靠近,改变其松散的状态,使抗熔滴短纤1可以更加均匀的贴附在纤维丝表面,使其在纤维丝表面形成的熔滴包裹层更加均匀,对于抑制熔滴现象的作用更好。
58.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包覆磁球2的具体结构设置,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59.通过对纤维丝赋予磁性,在热风包覆处理下,附球纤维朝向纤维丝上移动,并在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熔滴包裹层,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纤维工业丝,在受热时,由于熔滴包裹层的包裹,使其强度显著提高,使抗拉性在受热时得到提高,当受热严重导致燃烧时,附着在外的熔滴包裹层先被烧毁,并产生灰烬,其灰烬会粘附在内部纤维丝熔化而形成的熔滴表面,从而有效降低熔滴的流动性,相较于现有技术,参见图7,有效抑制涤纶纤维工业丝的熔滴现象,进而有效降低二次危害带来的安全隐患,扩大使用范围。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