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2476发布日期:2022-09-03 00:5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落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


背景技术:

2.集体落纱机是进行自动落纱的一种设备,大幅度提升了落纱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在落纱完成后,需要将满纱管从锭子上拔下来,然后放入自动输送系统中,接着由自动输送系统陆续将满纱管输送到提升机旁边的铲刀处,满纱管一个个经过铲刀后,被铲刀铲倒,就会倒入到提升机的输入口,提升机将满纱管提升输送,再落入与铲刀相背的装纱管小车内,装纱管小车装满纱管后被推走,将满纱管转移到另外的地方。通常为了两个落纱机之间有足够的通道,方便工人对机器面板操作及插入空纱管,装纱管小车的一端与提升机的左侧面齐平,这样就会造成装纱管小车的中心相对提升机偏右,提升机上每次落下的满纱管一直落入到装纱管小车的左侧,不能保证满纱管在装纱管小车内均匀落料。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解决了目前集体落纱机提升机上落下的满纱管无法正好落入到装纱管小车的中心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包括提升机和侧滑道,所述提升机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侧滑道包括底板、折弯挡板和连接件,所述底板为五边形,包括前边、后边、右边、左边和斜边,所述前边和所述后边相互平行,所述左边和所述右边互相平行,所述斜边连接所述左边和所述前边,所述折弯挡板共同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边和所述前边上,所述连接件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右边的位置,且所述折弯挡板后端伸出所述后边,所述折弯挡板伸出所述后边的部分与所述左侧板固定,所述连接件顶端与所述右侧板固定,所述底板从左到右向下倾斜。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立杆、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固定在所述立杆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在所述立杆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片所在平面与所述右侧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连接片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平行。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片设有连接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轴向与所述后边长度方向平行的腰型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腰型孔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左侧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采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所述折弯挡板后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右侧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采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
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从左到右向下倾斜。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将侧滑道设置在提升机的前侧面顶部(设有装纱管小车的一侧),且侧
滑道的左前角设有折弯挡板,而右侧及前右侧设有开口,侧滑道的底板从左到右向下倾斜,当满纱管从提升机顶部落入到侧滑道后,会从侧滑道的右侧及前右侧出来,正好落入到装纱管小车的中部位置,使得每次提升机落下的满纱管都能正好掉在装纱管小车的中心,保证均匀落料。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滑道的爆炸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滑道的立体图。
15.上述附图中,10、提升机;11、左侧板;12、右侧板;20、侧滑道;21、底板;22、折弯挡板;23、连接件;211、前边;212、后边;213、右边;214、左边;215、斜边;231、第一连接片;232、立杆;233、第二连接片;233a、连接孔;216、腰型孔;231a、第一通孔;111、第一安装孔;221、第二通孔;121、第二安装孔;30、装纱管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包括提升机10和侧滑道20,侧滑道20固定在提升机10的后侧面顶部,提升机10包括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侧滑道20包括底板21、折弯挡板22和连接件23,底板21为五边形,包括前边211、后边212、右边213、左边214和斜边215,前边211和后边212相互平行,左边214和右边213互相平行,斜边215连接左边214和前边211,折弯挡板22共同设置在底板21的左边214和前边211上,连接件23底端固定在底板21上靠近右边213的位置,且折弯挡板22后端伸出后边212,折弯挡板22伸出后边212的部分与左侧板11固定,连接件23顶端与右侧板12固定,底板21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装纱管小车30位于提升机10的前侧面,且放置在地面上,装纱管小车30的左侧面与左侧板11齐平,装纱管小车30的右侧面超出右侧板12一大截,使得装纱管小车30的中心超出提升机10右侧。提升机10前侧面将满纱管提升上去,满纱管越过顶端后落入到侧滑道20内,由于侧滑道20的左边214和左前折角共同设有折弯挡板22,且底板21从左到右向下倾斜,所以落入侧滑道20内的满纱管从侧滑道20右测或者前右侧滑落出来,落入到装纱管小车30内,正好落入到装纱管小车30的中心。
18.具体的,连接件2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片231、立杆232、第二连接片233,第一连接片231固定在立杆232的顶端,第二连接片233固定在立杆232的底端,第一连接片231所在平面与右侧板12所在平面平行,第二连接片233所在平面与底板21所在平面平行。
19.因为不同提升机10具有不同的宽度,为了使得斜滑道能够与不同宽度的提升机10相匹配,第二连接片233设有连接孔233a,底板21上设有轴向与后边212长度方向平行的腰型孔216,连接孔233a和腰型孔216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连接件23通过在腰型孔216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来调节第一连接片231与折弯挡板22右侧壁的间距,而提升机10正好位于第一连接片231和折弯挡板22右侧壁之间,第一连接片231和折弯挡板22右侧壁分别固定在提升机10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上。
20.具体的,第一连接片231上设有第一通孔231a,左侧板11设有第一安装孔111,第一通孔231a和第一安装孔111采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折弯挡板22后端设有第二通孔221,右侧板12设有第二安装孔121,第二通孔221和第二安装孔121采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得侧滑道20在损坏时能够方便更换。
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包括提升机(10),所述提升机(10)包括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滑道(20),所述侧滑道(20)包括底板(21)、折弯挡板(22)和连接件(23),所述底板(21)为五边形,包括前边(211)、后边(212)、右边(213)、左边(214)和斜边(215),所述前边(211)和所述后边(212)相互平行,所述左边(214)和所述右边(213)互相平行,所述斜边(215)连接所述左边(214)和所述前边(211),所述折弯挡板(22)共同设置在所述底板(21)的左边(214)和所述前边(211)上,所述连接件(23)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靠近所述右边(213)的位置,且所述折弯挡板(22)后端伸出所述后边(212),所述折弯挡板(22)伸出所述后边(212)的部分与所述左侧板(11)固定,所述连接件(23)顶端与所述右侧板(12)固定,所述底板(21)从左到右向下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包括第一连接片(231)、立杆(232)、第二连接片(233),所述第一连接片(231)固定在所述立杆(232)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片(233)固定在所述立杆(232)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片(231)所在平面与所述右侧板(12)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连接片(233)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21)所在平面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233)设有连接孔(233a),所述底板(21)上设有轴向与所述后边(212)长度方向平行的腰型孔(216),所述连接孔(233a)和所述腰型孔(216)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231)上设有第一通孔(231a),所述左侧板(11)设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第一通孔(231a)和所述第一安装孔(111)采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所述折弯挡板(22)后端设有第二通孔(221),所述右侧板(12)设有第二安装孔(121),所述第二通孔(22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1)采用螺丝及螺母连接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从左到右向下倾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细纱机集体落纱满纱管提升机滑道,包括提升机和侧滑道,所述提升机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侧滑道包括底板、折弯挡板和连接件,所述底板为五边形,包括前边、后边、右边、左边和斜边,所述前边和所述后边相互平行,所述左边和所述右边互相平行,所述斜边连接所述左边和所述前边,所述折弯挡板共同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边和所述前边上,所述连接件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右边的位置,且所述折弯挡板后端伸出所述后边,所述折弯挡板伸出所述后边的部分与所述左侧板固定,所述连接件顶端与所述右侧板固定,所述底板从左到右向下倾斜,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提升机上落下的满纱管都能正好掉在装纱管小车的中心,保证均匀落料。匀落料。匀落料。


技术研发人员:吴丛俊 马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集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6
技术公布日:2022/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