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7141发布日期:2023-06-28 13:2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捻线机,具体为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


背景技术:

1、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拉毛纱就需要使用花捻机进行加工成型,但是现有的花捻机还存在以下不足:

2、现有的花捻机的空心锭为一体式结构,无法拆卸,因此串线时操作十分麻烦费力;

3、现有的花捻机在拉毛纱线时,会产生多余的毛絮,毛絮会四处飘散污染工作环境,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以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柜,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边架,所述边架与控制柜之间安装有线卷架,所述控制柜的左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上螺纹安装有空心锭。

4、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组件、转动节和扭力簧,所述转动节转动连接至定位杆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安装至转动节与固定板之间,所述扭力簧套设于定位杆的外侧,所述扭力簧的一端与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扭力簧的另一端与转动节固定连接。

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盘、锥形齿环和锥形齿轮,所述转动盘的背面转动连接至固定板上,所述锥形齿环的外侧固定连接至转动盘的背面,所锥形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至转动节的外侧,所述锥形齿环与锥形齿轮之间相对的一侧相互啮合。

6、所述转动盘的正面开设有方形孔,所述边架的正面卡接有扳手,所述扳手与方形孔相配合。

7、所述转动节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空心锭的底端贯穿并螺纹连接至通孔的内部。

8、所述边架与控制柜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风机。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本方案具有方便拆卸穿线,使用更加灵活,并且方便对多余的毛絮进行吸附清理的优点。



技术特征:

1.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柜(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边架(3),所述边架(3)与控制柜(2)之间安装有线卷架,所述控制柜(2)的左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上安装有调节组件(8),所述调节组件(8)上螺纹安装有空心锭(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驱动组件(81)、转动节(82)和扭力簧(83),所述转动节(82)转动连接至定位杆(7)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81)安装至转动节(82)与固定板(6)之间,所述扭力簧(83)套设于定位杆(7)的外侧,所述扭力簧(83)的一端与定位杆(7)固定连接,所述扭力簧(83)的另一端与转动节(8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1)包括转动盘(811)、锥形齿环(812)和锥形齿轮(813),所述转动盘(811)的背面转动连接至固定板(6)上,所述锥形齿环(812)的外侧固定连接至转动盘(811)的背面,所锥形齿轮(813)的内部固定连接至转动节(82)的外侧,所述锥形齿环(812)与锥形齿轮(813)之间相对的一侧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811)的正面开设有方形孔(8111),所述边架(3)的正面卡接有扳手(31),所述扳手(31)与方形孔(8111)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节(82)的内部开设有通孔(821),所述空心锭(9)的底端贯穿并螺纹连接至通孔(82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架(3)与控制柜(2)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10),所述过滤框(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1),所述过滤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拉毛纱加工用花捻机,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柜,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边架,所述边架与控制柜之间安装有线卷架,所述控制柜的左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该技术转动然后通过控制柜控制设备运行,机架对固定板进行支撑固定,通过转动调节组件带动空心锭转动角度向前,然后方便将空心锭拧动拆下,方便穿线,穿线完成后再将空心锭拧上,在松开转动调节组件复位,使得空心锭复位至工作位,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对方便拆卸穿线,使用更加灵活,并且方便对多余的毛絮进行吸附清理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诚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