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机构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1742发布日期:2023-05-06 19:0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机构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包装包装盒加工,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包装盒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机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包装盒的两盖之间连接的部位被称之为连接部或结合部,该部位通常被衬纸所贴附,可以达到遮蔽内里及加强两盖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

2、现有技术中,已然可以实现针对两盖的衬纸及中间衬纸的自动化组装,两盖的衬纸可以通过将两盖开口朝上,将对应衬纸的一面通过吸板吸附并从辊胶机构中蹭过,则该衬纸的另一面被施加了胶水后,可以直接通过吸板搬运贴入至盖体内;剩下的一张中间衬纸,可以采用如专利cn217729824u公开的一种贴包材成型组件吸附衬纸,再通过辊胶机构蹭胶再经过定位后贴至连接部的中间,在下压过程中,成型组件两侧的辊轮或压板从两侧向下滚动,压迫中间衬纸向连接部的两个侧壁上贴附。这是常见的三张衬纸向盒内张贴的方案。

3、但是,发明人又发现一种包装盒,其内部仅具有两张衬纸:一张大衬纸和一个小衬纸,其中大衬纸则张贴于一个盒盖的底面并跨过连接部直至进入另一个盒盖区域内,另一张小衬纸张贴在另一个盒盖的底面将延伸过来的大衬纸部分覆盖遮蔽。上述的现有技术,尚无法满足这种盒型结构的制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以减少胶污染的风险并能以较低难度、较低成本实现机械自动化。

2、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跨连接部贴衬纸的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跨连接部的衬纸的粘贴。

3、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以较低成本实现跨连接部贴两张衬纸的粘贴。

4、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案及若干组合方案来实现: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盒体的两盖打开,使其连接部暴露出来,形成第一盒体;

7、吸附衬纸一中的一个面,对衬纸一的另一个面施加胶水;将衬纸一与包装盒的一个盖体的底面对齐,迫使衬纸一的第一部分先贴包装盒上的所述一个盖体的底面上,同时使衬纸一的第二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一个侧壁以及衬纸一的第三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并延伸至另一个盖体的底面上空,形成第二盒体;

8、向下压迫所述第三部分的其余部分贴附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个侧壁及所述另一个盖体,形成第三盒体;

9、吸附衬纸二的一个面施加胶水,将衬纸二贴附在所述另一个盖体上,得到第四盒体。

10、作为一种优选,用可分离的两个模块共同吸附衬纸一中的一个面,其中一个模块可相对另一个模块相对移动,使两模块之间形成台阶。

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另一个模块通过弹性复位机构或者驱动机构相连接。

12、作为一种优选,在形成第二盒体之后及第三盒体之前的步骤,还包括先用压块将所述第一部分压住。

13、作为一种优选,在形成第三盒体之后的步骤,还包括对连接部进行压楞。

14、作为一种优选,在形成第四盒体之后的步骤还包括,对第四盒体的连接部和/或盖体的底面进行挤压。

15、本发明提供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跨连接部的衬纸与盒盖的成型通过盖体底面优先对齐张贴,避免了胶水污染盒体外部侧壁;将跨连接部的衬纸分两步单独粘贴好再粘贴另一张衬纸,避免另一张衬纸上的胶水污染跨连接部的衬纸上对应连接部侧壁的部位。本工艺步骤还具备降低开发难度的优点。

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跨连接部贴衬纸的机构,所述衬纸覆盖盒体的一个盖并跨越连接部至另一个盖,包括:

17、承载盒体的平台;

18、模具组件,包括相互紧贴的第一、二模块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一模块沿着所述第二模块的侧方活动至第一、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端面平齐,第二状态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形成台阶;

19、所述第一、二模块上均设置有通孔,并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

20、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单独作为实现跨连接部贴衬工艺的一种设备,除了具备上述工艺的优点之外,还具备模块化,可柔性嫁接在产线上,替代单独人工工位的优点。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所述衬纸包括衬纸一及衬纸二,所述衬纸一覆盖盒体的一个盖体并跨越连接部至另一个盖体,所述衬纸二覆盖在所述衬纸一位于所述另一个盖体内的部分之上,包括:

22、输送线,携带所述盒体在如下工位中被加工;

23、第一贴衬工位,将衬纸一与包装盒的一个盖体的底面对齐,使衬纸一的第一部分先贴包装盒上的所述一个盖体的底面上,同时使衬纸一的第二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一个侧壁以及衬纸一的第三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并延伸至另一个盖体的底面上空;

24、第二贴衬工位,向下压迫衬纸一的其余部分贴附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个侧壁及所述另一个盖体;

25、第三贴衬工位,将衬纸二贴在另一个盖体内覆盖在衬纸一位于所述另一个盖体内的部分上面。

2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贴衬工位设有模具组件,包括相互紧贴的第一、二模块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一模块沿着所述第二模块的侧方活动至第一、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端面平齐,第二状态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形成台阶;所述第一、二模块上均设置有通孔,并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

2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三贴衬工位还包括:丝印装置,所述丝印装置设置在所述模具组件的上方;立式转盘,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在所述立式转盘上,所述立式转盘可间隙性的携带所述模具组件旋转至所述丝印装置的下方。

28、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上胶装置,所述模具组件从上方吸附所述衬纸的一个面并使另一个面暴露在下,移动到所述上胶装置上进行上胶再移动到所述第一贴衬工位与所述一个盖体进行粘贴。

2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胶装置为辊筒上胶机构或喷胶机构。

3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贴衬工位设有折边机构,所述折边机构包括压块、折边模具,压块的一端设有弹簧,压块的初始状态突出于折边模具之外,弹簧隐藏在折边模具内进行伸缩活动;折边模具上设置有间隙。

31、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压棱工位,设有压棱模具,所述压棱模具上设有压槽,所述压槽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连接部的高度。

32、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压泡工位,设有压泡模具,所述压泡模具设有与所述连接部互补的间隙。

3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输送线呈椭圆形或圆形布置。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高度自动化的便利性以及能获质量稳定的包装盒。



技术特征:

1.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四盒体之后的步骤还包括:

7.跨连接部贴衬纸的机构,所述衬纸覆盖盒体的一个盖体并跨越连接部至另一个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8.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所述衬纸包括衬纸一及衬纸二,所述衬纸一覆盖盒体的一个盖体并跨越连接部至另一个盖体,所述衬纸二覆盖在所述衬纸一位于所述另一个盖体内的部分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贴衬工位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装置为辊筒上胶机构或喷胶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泡工位,设有压泡模具,所述压泡模具设有与所述连接部互补的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8-16任一项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呈椭圆形或圆形布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盒体的两盖打开,使其连接部暴露出来;吸附衬纸一中的一个面,对衬纸一的另一个面施加胶水;将衬纸一与包装盒的一个盖体的底面对齐,迫使衬纸一的第一部分先贴包装盒上的所述一个盖体的底面上,同时使衬纸一的第二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一个侧壁以及衬纸一的第三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并延伸至另一个盖体的底面上空;向下压迫所述第三部分的其余部分贴附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个侧壁及所述另一个盖体;吸附衬纸二的一个面施加胶水,将衬纸二贴附在所述另一个盖体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胶污染、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

技术研发人员:胡纯军,黄正烈,张双印,董阳,杨磊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天工(广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