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7216816发布日期:2024-03-05 15:0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无机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正交钡单铁氧体(bafe2o4)纳米纤维/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自从上个世纪开始,制备无机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纤维/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溶胶科学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很有挑战性课题。由于纳米尺寸和量子限域效应,这些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纤维/棒在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科技方面有着潜在的重要应用,如纳米电子学、高速场效应晶体管、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生物以及化学传感器等。由于低成本、好的化学稳定性、抗腐蚀等优异特性,钡铁氧体在永磁材料、数据存储、光催化、陶瓷颜料、吸波抗辐射、传感、重金属吸附和化学链式循环气化等方面应用广泛。特别是正交钡单铁氧体(bafe2o4),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francesco mezzadri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2022第13卷7968:1-10)发表题为“γ-bafe2o4:a fresh playground for roomtemperature multiferroicity”,称其是一种以前未被发现的室温多铁性材料,铁电和铁磁居里温度分别达到1038k和890k。东南大学沈来宏课题组在fuel(2022第307卷121847:1-14)发表题为“mechanism study on the high-performance bafe2o4during chemicallooping gasifcation”,报道了正交钡单铁氧体在化学链式循环气化制备co气体方面的优异性能。虽然纳米纤维/棒化能使得材料比表面积比增加和晶粒的择优生长,有助于优化这些性能,但目前并没有正交钡单铁氧体(bafe2o4)纳米纤维/棒的报道。

2、经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调研,发现公开号为cn11694960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空纤维状钡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使用硝酸钡或氯化钡为钡源,硝酸铁或碳酸铁或碳酸亚铁为铁源,在n,n-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或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或乙醇等极性溶液中,加入增溶剂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通过气流纺丝方法收集钡铁氧体纤维海绵制得前驱体,最后在马弗炉中加热灼烧获得中空纤维状钡铁氧体(bafe12o19)。然而气流纺丝是利用高速气流将纤维拉成纤维束然后再纺制成线,需要准确控制气流和温度。硝酸钡、氯化钡等原料难溶于乙醇等极性溶剂,即使加入柠檬酸促进混合,钡源、铁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得到的是前驱体溶胶,而非混合均匀的溶液,可能会对最终材料晶形的均一性造成影响。此外,制备的铁氧体适用于强磁体,不适合作为软磁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交钡单铁氧体(bafe2o4)纳米纤维/棒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醋酸钡作为钡源,乙酰丙酮铁作为铁源,乙醇和醋酸作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包裹和络合稳定剂,制备出纯度高、形态规整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称取含有钡和铁摩尔比为1:2的醋酸钡和乙酰丙酮铁,将其分散于4~10ml醋酸和乙醇等体积混合液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混合均匀形成透明的前驱体溶液,前驱体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5~15%;

5、(2)将步骤(1)制得的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前驱体纳米纤维;

6、(3)将步骤(2)制得的前驱体纤维烘干,形成干燥的前驱体纳米纤维;

7、(4)将步骤(3)制得的前驱体纤维在空气中于600-800℃进行煅烧,获得正交钡单铁氧体bafe2o4纳米纤维,或在800-950℃进行煅烧,获得正交钡单铁氧体bafe2o4纳米棒。

8、具体地,步骤(3)中的烘干温度为60~110℃,60~70℃,70~80℃,80~90℃,90~100℃,或100~110℃。

9、具体地,步骤(2)中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灌注速度0.36ml/h,电压18kv,接收距离为15cm。

10、优选地,步骤(4)中的煅烧温度为700℃-900℃。

11、步骤(1)中的醋酸即是溶剂,同时也是溶解促进剂,加入醋酸有利于醋酸钡与其他原料混合,若省略醋酸,难以形成透明的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12、上述方法制备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作为软磁性材料的应用,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棒作为永磁材料的应用。

13、上述方法制备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棒在永磁材料、纳米自旋电子学和信息数据存储器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调整钡源、铁源和溶剂的种类,在较少的溶剂下,使钡源、铁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形成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且所制得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纯度高,形态规整;(2)研究发现,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晶相中杂质越来越少,但材料直径越来越大,比表面积越来越小,为此,综合考虑,选择700℃和900℃为最佳煅烧温度;(3)制备步骤简单,所用试剂数量少,成本低,易于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烘干温度为6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灌注速度0.36ml/h,电压18kv,接收距离为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煅烧温度为700℃-900℃。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作为软磁性材料的应用,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棒作为永磁材料的应用。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棒在永磁材料、纳米自旋电子学和信息数据存储器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以醋酸钡作为钡源,乙酰丙酮铁作为铁源,乙醇和醋酸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包裹和络合稳定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煅烧工艺结合,在有机相体系中制备合成纯度高、纳米纤维/棒形态规整的正交钡单铁氧体。本发明操作步骤简单,所用试剂数量少,成本低,易于实施;所制得的正交钡单铁氧体纳米纤维/棒具有较高的产率,很好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史晓慧,王乙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