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9685发布日期:2023-06-29 14:3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化纤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

2、传统工业丝机型中,面板采用的是多块薄钢板,不具有承重能力,面板上安装的所有部件只能通过在侧机架上安装角钢件,然后再通过横向角钢与之连接,将各个部件通过薄面板安装在横向角钢上,由于各个部件是处于不同平面,这样就需要不同深度的角钢件和与之相连的横向角钢,薄面板也不得不采用上下多块面板的形式,进而导致整体结构零件繁多、复杂,且安装工作繁复,存在不可控的装配误差,整体稳定性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业丝作业机构结构复杂、多薄板叠装误差大且不稳定的问题。

2、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包括:

4、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竖立固定;

5、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一侧,且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具有装配平面;

6、多个牵伸辊和对应设置的辊座,相邻的两个所述辊座的厚度不一,且多个所述牵伸辊通过对应的所述辊座沿丝路走向间隔布置在所述装配平面上,以使所述牵伸辊的端部相较于所述装配平面呈阶梯布置。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呈h型。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作业平台和作业扶手,所述作业平台顶面设有防滑条。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呈h型。

11、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平面上还设有切吸丝器、上油部、预网络部、网络器和电器盒。

12、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平面上还设有卷绕机,且所述卷绕机位于所述牵伸辊下部。

13、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平面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引导丝束的导丝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平面上设有用于纺丝作业的工作平台。

15、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板、所述工作平台围合形成作业区域。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7、本申请通过设置竖立固定的第一立柱,并在第一立柱的一侧固定安装安装板,且安装板远离第一立柱一侧的装配平面上设有多个牵伸辊和对应设置的辊座,相邻的两个所述辊座的厚度不一,且多个所述牵伸辊通过对应的所述辊座沿丝路走向间隔布置在所述装配平面上,以使所述牵伸辊的端部相较于所述装配平面呈阶梯布置,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第一立柱提供安装板稳定的支撑,提高承重能力的同时,保持安装板竖立状态的稳定性,通过不同高度的辊座,在需要丝路方向上通过不同的辊座达到不同牵伸辊呈阶梯布置,在有限面积的安装板上,可以更灵活的布置丝路,集中加工作业的部件,辊座的快速安装提高了作业效率,且不同辊座的高度保持装配精度,提高操作效率,大幅减少了零件的数量以及装配工序。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呈h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作业平台和作业扶手,所述作业平台顶面设有防滑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呈h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面上还设有切吸丝器、上油部、预网络部、网络器和电器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面上还设有卷绕机,且所述卷绕机位于所述牵伸辊下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面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引导丝束的导丝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面上设有用于纺丝作业的工作平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板、所述工作平台围合形成作业区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纺丝牵伸卷绕装置,其包括第一立柱、安装板和牵伸辊,在第一立柱的一侧固定安装安装板,且安装板的装配平面上设有多个牵伸辊和对应设置的辊座,相邻的两个所述辊座的厚度不一,以使所述牵伸辊相较于所述装配平面呈阶梯布置,第一立柱提供安装板稳定的支撑,保持安装板竖立状态的稳定性,通过不同高度的辊座,在需要丝路方向上通过不同的辊座达到不同牵伸辊呈阶梯布置,在有限面积的安装板上,可以更灵活的布置丝路,集中加工作业的部件,辊座的快速安装提高了作业效率,且不同辊座的高度保持装配精度,提高操作效率,大幅减少了零件的数量以及装配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涛,吴寿军,李雅迪,张丙红,肖前玲,龙娇,徐凯,夏齐瑞,杨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