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824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
技术背景
[0002]实现重定量,大牵伸高效纺纱,必须从工艺效果出发,在牵伸型式、牵伸零部件设计,以及合理的选用关键器材上解决现有细纱机上实现定重量、大牵伸工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细纱后牵伸区压力棒是实现高效工艺的关键组件之一,它对真正实现“粗纱定重量、细纱大牵伸”的工艺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前冲式平牵压力棒应用很好的克服了上述技术难题,但经企业大量生产应用实践,其弊端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须条进入中钳口前,外露纤维多,影响下步整束。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作业高效,可显著提高须条整束效率的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包括上销组合件,所述上销组合件的上销设置有下压力棒、上压力棒,所述下压力棒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环形槽、上压力棒两端分别设置有后环形槽,所述纵向设置的前环形槽与后环形槽在一直线上。本发明不需改动原有细纱后牵伸区设备,只需将下压力棒、上压力棒两端设置对应的前环形槽和后环形槽即可。作业时,须条经前环形槽下方绕经后环形槽上方再导入中钳口进入下步作业,纵向直线对应设置的前环形槽与后环形槽便于须条顺畅行进,提高整束效率。本发明在须条进入中钳口前即实现初步整束,为下步须条更高质量去羽整束做好准备。
[0005]进一步的,所述后环形槽、前环形槽分别设置为“V”形且角度设置为120°。经大量生产实践,120°角度设置更有利于须条的整束去羽,整束效率最佳。
[0006]进一步的,所述前环形槽开口间隙大于后环形槽开口间隙。。其实现渐进式整束,生产效率更高。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力棒、上压力棒同直径。其不改变原压力棒间隙,也不牵涉其他机构变化,在现有设备上即实现技术优化。
[0008]本发明结构简单,作业高效、稳定,其在现有后牵伸区设备上应用可显著提高须条整束效率,优化成纱品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包括上销组合件1,所述上销组合件I的上销2设置有下压力棒3、上压力棒4,所述下压力棒3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环形槽3a、上压力棒4两端分别设置有后环形槽4a,所述纵向设置的前环形槽3a与后环形槽4a在一直线上。
[0011]所述后环形槽4a、前环形槽3a分别设置为“V”形且角度设置为120°。
[0012]所述前环形槽3a开口间隙大于后环形槽4a开口间隙。
[0013]所述下压力棒3、上压力棒4同直径。
[0014]作业时须条6由前环形槽3a下方绕经后环形槽4a上方再导入中前钳口,后环形槽4a、前环形槽3a纵向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便于须条6更顺畅的导入,提高须条6行进速度进而提升生广效率。
[0015]本发明不需改变细纱后牵伸区其他结构即实现须条整束效率的提升,其结构简单,有益效果显著,适于纺织企业推广应用。
【主权项】
1.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包括上销组合件(1),所述上销组合件(I)的上销(2)设置有下压力棒(3)、上压力棒(4),其特征是:所述下压力棒(3)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环形槽(3a)、上压力棒(4)两端分别设置有后环形槽(4a),所述纵向设置的前环形槽(3a)与后环形槽(4a)在一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其特征是:所述后环形槽(4a)、前环形槽(3a)分别设置为“V”形且角度设置为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其特征是:所述前环形槽(3a)开口间隙大于后环形槽(4a)开口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其特征是:所述下压力棒(3)、上压力棒(4)同直径。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细纱后牵伸区双开槽式压力棒,包括上销组合件,所述上销组合件的上销设置有下压力棒、上压力棒,所述下压力棒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环形槽、上压力棒两端分别设置有后环形槽,所述纵向设置的前环形槽与后环形槽在一直线上。本发明不需改变细纱后牵伸区其他结构即实现须条整束效率的提升,其结构简单,有益效果显著,适于纺织企业推广应用。
【IPC分类】D01H5/46, D01H5/70
【公开号】CN104894702
【申请号】CN201510310820
【发明人】倪俊龙, 胡胜伢
【申请人】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