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7527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板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一种重要的纸类产品,瓦楞纸板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状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面瓦楞纸板和双面瓦楞纸板两类;对于瓦楞纸板而言,其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且80%以上的瓦楞纸板均可通过回收再生;故而,瓦楞纸板被广泛地应用于产品包装,例如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
[0003]作为生产瓦楞纸板必不可少的设备,瓦楞纸板生产线在瓦楞纸板生产加工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在利用瓦楞纸板生产线生产加工瓦楞纸板的过程中,为避免瓦楞纸板在裁切过程中出现开裂的情况,瓦楞纸板生产线必须要配置相应的加湿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该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够有效地对瓦楞纸板进行加湿处理。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加湿管体,加湿管体的内部成型有前后完全贯穿的纸板通道,加湿管体于纸板通道内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呈镂空状的链板输送带;
[0007]加湿管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纸板通道连通的上侧开口,加湿管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纸板通道连通的下侧开口,上侧开口处装设有上侧进风管道,下侧开口处装设有下侧进风管道,上侧进风管道与下侧进风管道交汇相连通且上侧进风管道、下侧进风管道分别与外界连通,上侧进风管道、下侧进风管道的内部分别嵌装有驱动风扇,上侧进风管道、下侧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分别装设有导流板,各导流板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均匀间隔分布的导流孔;
[0008]该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加湿管道以及用于储水的水箱,加湿管道的下端部伸入至水箱的内部,加湿管道的上端部分别与上侧进风管道、下侧进风管道连通,加湿管道装设有驱动水栗以及位于驱动水栗出水口侧的雾化器,驱动水栗、雾化器、驱动风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其中,所述加湿管体的纸板通道内还装设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其包括加湿管体、上侧进风管道、下侧进风管道、控制器、加湿管道、水箱,加湿管体内部成型纸板通道,纸板通道内装设呈镂空状的链板输送带,上、下侧进风管道交汇相连通且分别与外界连通,上、下侧进风管道的内部分别嵌装驱动风扇,上、下侧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分别装设导流板,各导流板分别开设导流孔,加湿管道下端部伸入至水箱内部,加湿管道上端部分别与上、下侧进风管道连通,加湿管道装设驱动水栗、雾化器,驱动水栗、雾化器、驱动风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完成瓦楞纸板加湿作业,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在图1中包括有:
[0014]I——加湿管体11——纸板通道
[0015]2一一链板输送带3—一上侧进风管道
[0016]4一一下侧进风管道5—一驱动风扇
[0017]6——导流板61——导流孔
[0018]7——控制器81——加湿管道
[0019]82——水箱83——驱动水栗
[0020]84 雾化器9 湿度传感器
[0021]100--瓦愣纸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加湿管体I,加湿管体I的内部成型有前后完全贯穿的纸板通道11,加湿管体I于纸板通道11内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呈镂空状的链板输送带2。
[0024]进一步的,加湿管体I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纸板通道11连通的上侧开口,加湿管体I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纸板通道11连通的下侧开口,上侧开口处装设有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开口处装设有下侧进风管道4,上侧进风管道3与下侧进风管道4交汇相连通且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分别与外界连通,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的内部分别嵌装有驱动风扇5,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的出风口处分别装设有导流板6,各导流板6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均匀间隔分布的导流孔61。
[0025]更进一步的,该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7、加湿管道81以及用于储水的水箱82,加湿管道81的下端部伸入至水箱82的内部,加湿管道81的上端部分别与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连通,加湿管道81装设有驱动水栗83以及位于驱动水栗83出水口侧的雾化器84,驱动水栗83、雾化器84、驱动风扇5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
[0026]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驱动水栗83通过加湿管道81吸取水箱82内的水并将水输送至雾化器84,雾化器84将输送而至的水雾化成水雾,在驱动风扇5的作用下,水雾随着气流而进入至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内,进入至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内的水雾最终经由导流板6而进入至纸板通道11内;其中,各导流板6的导流孔61能够引导气流流动,进而引导水雾流动,以使得水雾分散并以较大面积对准瓦楞纸板100。
[0027]需进一步指出,当瓦楞纸板100随着链板输送带2从前往后输送的过程中,瓦楞纸板100吸收进入至纸板通道11内的水汽进而增加湿度;其中,本实用新型的链板输送带2设计成镂空状结构,该结构设计能够方便水汽与瓦楞纸板100的下表面接触,进而提高加湿效率。
[00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控制器7协调并控制驱动风扇5、驱动水栗83以及雾化器84工作,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操作控制器7即可实现对加湿作业进行控制。
[0029]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完成瓦楞纸板100加湿作业,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00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加湿管体I的纸板通道11内还装设有湿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7电连接。在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往纸板通道11内输送水雾的过程中,湿度传感器9实时地采集纸板通道11内的湿度信号并实时将湿度信号反馈至控制器7,当湿度传感器9所获得湿度值大于控制器7所设定的设定值时,控制器7控制驱动风扇5、驱动水栗83以及雾化器84停止工作,进而可准确地控制瓦楞纸板100的加湿效果并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0031]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加湿管体(I),加湿管体(I)的内部成型有前后完全贯穿的纸板通道(11),加湿管体(I)于纸板通道(11)内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呈镂空状的链板输送带(2); 加湿管体(I)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纸板通道(11)连通的上侧开口,加湿管体(I)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纸板通道(11)连通的下侧开口,上侧开口处装设有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开口处装设有下侧进风管道(4),上侧进风管道(3)与下侧进风管道(4)交汇相连通且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分别与外界连通,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的内部分别嵌装有驱动风扇(5),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的出风口处分别装设有导流板(6),各导流板(6)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均匀间隔分布的导流孔(61); 该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7)、加湿管道(81)以及用于储水的水箱(82),加湿管道(81)的下端部伸入至水箱(82)的内部,加湿管道(81)的上端部分别与上侧进风管道(3)、下侧进风管道(4)连通,加湿管道(81)装设有驱动水栗(83)以及位于驱动水栗(83)出水口侧的雾化器(84),驱动水栗(83)、雾化器(84)、驱动风扇(5)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管体(I)的纸板通道(11)内还装设有湿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9)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其包括加湿管体、上侧进风管道、下侧进风管道、控制器、加湿管道、水箱,加湿管体内部成型纸板通道,纸板通道内装设呈镂空状的链板输送带,上、下侧进风管道交汇相连通且分别与外界连通,上、下侧进风管道的内部分别嵌装驱动风扇,上、下侧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分别装设导流板,各导流板分别开设导流孔,加湿管道下端部伸入至水箱内部,加湿管道上端部分别与上、下侧进风管道连通,加湿管道装设驱动水泵、雾化器,驱动水泵、雾化器、驱动风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完成瓦楞纸板加湿作业,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IPC分类】B31F1/20, D21H25/04
【公开号】CN204728138
【申请号】CN201520353142
【发明人】潘军林, 谢泽和
【申请人】东莞市汇驰纸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