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48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版印刷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使其刮刀机构位移作动较为平稳顺畅,且以同一驱动元件在驱动刮刀机构位移期间一并带动刮刀机构中的二刮刀进行交替式升降运作的网版印刷机。
背景技术
一般网版印刷机大致如图1所示,是在一机台11顶面处成组地设有由上而下配置的一印刷装置12与一下方可供穿设印刷纸13的网版14,该印刷装置12主要是借一对间隔平行设置的滑轨15架装有一刮刀机构16,整体刮刀机构16可借由一横移压缸17驱动而在二滑轨15两端间来回位移作动,且刮刀机构16中预设有一第一刮刀161与一第二刮刀162,可在来、回位移行程中借一对升降压缸163、164分别作交替式驱动升降,而分别由该第一、第二刮刀161、162刮抵网版14,以进行印刷的相关作业。
由上述以往网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2中整体刮刀机构16受驱动横移与其内部所装设第一、第二刮刀161 162受驱动交替升降的过程不难发现,其须借由不同的驱动元件横移压缸17与升降压缸163、164分别进行驱动,此一设计虽然可获得其预期的运作功效,但是由于其横移压缸17在来回横移转折期间与升降压缸163、164在升降交替期间,其作动惯性是具有反向的变化,因此不只会有速度慢、停顿震动等不顺畅现象,且对精密度也有不良影响,而有待进一步作改善。此外,更由于其分别由横移压缸17与二升降压缸163、164等三驱动元件分别作驱动,导致其组合构造较为繁琐与复杂,且在各相关构件的运作配合上也显得较不具一体性,使整体的控制与运作较不具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版印刷机,使其印刷装置中刮刀机构的横移,是受一驱动元件以回绕循环运作方式进行驱动,以改善来回横移转折期间的停顿震动现象,使其位移更为平稳、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使印刷装置中刮刀机构的横移运作与二刮刀的升降运作,都借由同一驱动元件驱动,使其整体运作更具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的网版印刷机,是在一机台顶面处设有至少一组由上而下配置的一印刷装置与一下方可供穿设印刷纸的网版,该印刷装置是在一间隔平行设置的二滑轨间装设有一刮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整体刮刀机构的运作,是受一回转机构所驱动,该回转机构设置于上述二滑轨旁,其具有一垂直横跨于二滑轨间的回绕杆,使该回绕杆在二滑轨两端间来回循环回绕作动,而以回绕循环运作方式带动刮刀机构横移作动,使刮刀机构的位移更为平稳、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该回绕杆驱动刮刀机构横移期间,更借回绕杆两端枢设一对摆臂及在摆臂另端间固设一中间架装有一平行四连杆机构的枢轴,且该连杆机构是在其中一对上下走向的侧连杆下端各装设有一刮刀,使当两摆臂与枢轴受回绕杆连动而产生一预定来回角度的偏摆时,架装在枢轴上的连杆机构将受枢轴连动,使前述二刮刀在整体刮刀机构来、回横移行程中作交替升降,而分别刮抵前述网版,借此使刮刀机构的横移运作与其二刮刀的交替升降运作更具一致性。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网版印刷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网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各相关构件配置于机台顶面处的侧面关系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网版印刷机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说明回绕杆绕抵较高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3是该实施例中刮刀机构相关结合部位的部份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该实施例中印刷装置的回绕杆绕至较低位置时的立体状态图。
图5是实施例中刮刀机构在第一刮刀下降刮抵网版以进行印刷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该实施例中刮刀机构在第二刮刀下降以拨回多余油墨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网版印刷机的实施例,同样是在机台顶面设有至少一组由上而下配置的一印刷装置2与一下方可供穿设印刷纸的网版,本图中未示出机台与网版,该印刷装置2主要是在一由两对平行架板211、212围设所构成的框架组21间装设有一对平行的滑轨3、一回转机构4与一刮刀机构5,其中该对滑轨3,是间隔平行设置于前述框架组21中一对应侧的二架板211间。
该回转机构4,具有一回绕杆41与二回转单元42,该二回转单元42是分设于前述框架组21中另一对应侧的二架板212内侧面,使二回转单元42平行对称地配置于前述二滑轨3旁。至于该回绕杆41是连设于两回转单元42间,而呈垂直横跨于二滑轨3下方的状态。整体回转机构4的运作,大抵是使二回转单元41借预设一般马达动力的驱动,而同步带动回绕杆41在二滑轨3两端间来回循环回绕作动。配合图2及图3可见,该回绕杆41与回转单元42的细部结合构造,是每一回转单元42都具有对应于滑轨3两端的二转轮43及一循环绕设于该二转轮43外围的回转带44,本实施例中回转单元42的转轮43是设为齿轮型态,而其回转带44是设为链条型态,并使该等呈齿轮型态的转轮43和该呈链条型态的回转带44相啮合,此外,该回绕杆41可在两端各插装有一外端粗、内端细的端杆410,并在端杆410外端部开设有一对螺孔411,装组时由两端杆410外端分别以二螺丝412穿经所对应呈链条型态的回转带44的一链目441两端枢接处后对应锁抵该二螺孔411,而将回绕杆41锁固连设于二回转带44间。
该刮刀机构5,装设于前述二滑轨3间,除整体可受上述回转机构4的回绕杆41连动,而在二滑轨3两端间来回位移作动以外,其更具有一第一刮刀51与一第二刮刀52,使该第一、第二刮刀51 52可分别在来、回位移行程作交替升降而刮抵前述的网版,整体刮刀机构5另具有二滑座53,可滑动地分别套装在前述二滑轨3外部。
一枢轴54,枢设于上述二滑座53间,其两端穿伸出二滑座53后各固设有一摆臂541,使二摆臂541可连动枢轴54一体旋转,并令该二摆臂541末端枢设于前述回转机构4的回绕杆41两端,组装时是借回绕杆41的前述端杆410较细的内端由外往内穿经摆臂541后对应插装于回绕杆41,而将摆臂541枢设定位。
一固定轴55,其借两端各具有一螺纹段551而分别穿伸出上述二滑座53后,于外端各以一螺帽552锁固于螺纹段551,而令整体固定轴55固设于二滑座53间,且整体固定轴55是平行地位于前述枢轴54下方处。
一连杆机构56,为一平行四连杆设计,至少具有两对平行枢接的连杆,其中一对为大致沿上述二滑轨3长度方向延伸的上、下连杆561、562,另一对为接设于该上、下连杆561、562两端的侧连杆563、564。其中,该上连杆561中央受前述枢轴54垂直穿设,并由外部以一螺丝565锁抵枢轴54,使上连杆561与枢轴54固设一体而可一体旋转。该下连杆562中间可相对旋转地受前述固定轴55垂直穿设。而该二侧连杆563 564下端是分别供前述的第一、第二刮刀51、52装设定位。设计上,本实施例为使第一、第二刮刀51、52设置上较为稳固,是将上、下连杆561、562以成对设置的方式分别受枢轴54与固定轴55穿设,使上述二侧连杆563564枢设于两两间隔成对设置的上、下连杆561 562两端间,而令二侧连杆563、564可提供第一、第二刮刀51 52较佳的稳固性。
借上述构件的组成,整体印刷装置2的运作,是当回转机构4的二回转单元42受预设的马达动力驱动时,将同步带动回绕杆41循回转带44的移动轨迹在二滑轨3两端间来回循环回绕作动,又,当回绕杆41在来回循环回绕作动期间,其所处位置的高度是有所变化,例如在前述图2所示状态中,回绕杆41是绕抵转轮43较高位置的顶缘处,另如图4所示该回绕杆41是绕抵转轮43较低位置的底缘处,此二状态变化使回绕杆41产生的高度差,将使回绕杆41连动刮刀机构5的二摆臂541末端在二滑轨3两端间回绕作动时,除该二摆臂541可受回绕杆41连动而带动整体刮刀机构5在二滑轨3两端间进行来回横移运作以外,其同时摆臂541末端并能借上述移动行程的高度差而产生一预定角度的反复偏摆,而带动与其固设一体的枢轴54来回转动一预定角度。
又,借前述刮刀机构5的枢轴54在回绕杆41每一回绕循环行程中所产生来回转动一预定角度的运作,更可进一步经由连杆机构56带动第一刮刀51与第二刮刀52在来、回位横移行程中作交替升降以分别刮抵网版,其运作情形,是当枢轴54来回转动预定角度时是连动连杆机构56中的上连杆561一体旋转,因此上连杆561将以枢轴54为支点来回旋摆一预定角度,使上连杆561两端在来、回摆动过程中将分呈一端高、另端低或一端低、另端高的翘动变化运作,借此连动枢设于其两端处的二侧杆563 564产生交替式升降运作,当然在此期间下连杆562是枢设于固定轴55,因此会受二侧连杆563、564下端连动而产生与上连杆561一致的翘动运作。
整体连杆机构56受回绕杆41连动所产生的前述运作中,该二侧杆563、564所获得交替式升降的运作,将如图5、6所示,产生带动第一刮刀51与第二刮刀52,在刮刀机构5来回位横移行程中作交替升降以分别刮抵网版61,其中,由图5可见整体刮刀机构5在第一刮刀51下降第二刮刀52上升的横移行程中,其第一刮刀51是往下刮抵网版61,使网版61上的油墨62印至下方的印刷纸63上。至于图6中所示,整体刮刀机构5在第一刮刀51上升第二刮刀52下降的横移行程中,其第二刮刀52是往下刮抵网版61,只将网版61上多余的油墨62回拨,因此设计上第二刮刀52下降后的位置是略高于第一刮刀51,只将多余油墨62回拨而非对印刷纸63进行印刷。
归纳上述,本实施例中只借单一元件「回绕杆41」的循环回绕运作,而能驱动刮刀机构5在二滑轨3两端间来回横移作动期间,更能同时借由连动机构56带动第一刮刀51与第二刮刀52在来回位移行程中作交替升降,而分别刮抵网版61以进行相关的印刷作业。因此,驱动刮刀机构5来回横移的驱动元件与驱动第一、第二刮刀51、52的驱动元件,都为同一构件,也就是该「回绕杆41」,且回绕杆41是以循环回绕的运作方式带动刮刀机构5来回横移作动,因此可有效改善以往设计的停顿震动现象,不但使运作更为精准、顺畅,且更具一致性。
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网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刮刀机构的横移情形,确实可借由一回绕杆以回绕循环运作方式进行驱动,而能改善来回横移转折期间的停顿震动现象,使其位移更为平稳、顺畅,且整体刮刀机构的横移运作与第一、第二刮刀的升降运作,都同样借由同一回绕杆驱动,使其整体运作更具一致性,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网版印刷机,包含有一机台,及至少一组由上而下配置在机台顶面处的一印刷装置与一下方可供穿设印刷纸的网版,其特征在于该印刷装置包括有一对滑轨,是间隔平行设置;一回转机构,设置于上述二滑轨旁,其具有一垂直横跨于二滑轨下方的回绕杆,使该回绕杆在二滑轨两端间来回循环回绕作动;一刮刀机构,装设于上述二滑轨间,具有二滑座,可滑动地分别装设在该二滑轨上;一枢轴,枢设于上述二滑座间,其两端各可一体旋转地固设有一摆臂,并使该二摆臂末端枢装于前述回转机构的回绕杆两端;一固定轴,固设于上述二滑座间而平行地位于前述枢轴下方;一连杆机构,具有两对平行枢接的连杆,其中一对为大致沿上述二滑轨长度方向的上、下连杆,另一对为接设于该上、下连杆两端的侧连杆,该上连杆中间是可一体旋转地受前述枢轴垂直穿设,该下连杆中间是可相对旋转地受前述固定轴垂直穿设;第一、第二刮刀,分别装设定位在该二侧连杆下端;借上述构件的组成,当回转机构的回绕杆连动刮刀机构的二摆臂末端在二滑轨两端间回绕作动时,二摆臂将受回绕杆连动而带动整体刮刀机构在二滑轨两端间来回位移作动,并借摆臂末端在来、回移动行程间的高度差产生一预定来回角度的偏摆,而带动与其固设一体的枢轴来回转动,使整体连杆机构带动第一刮刀与第二刮刀在来、回位移行程中作交替升降,而分别刮抵前述的网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回转机构更具有二回转单元,该二回转单元是对称平行地配置于上述二滑轨旁,每一回转单元都具有对应于滑轨两端的二转轮及一循环绕设于该二转轮外围的回转带,前述的回绕杆便是连设在该二回转带间,可借预设马达动力驱动转轮而连动二回转单元的回转带同步回转,使该回绕杆随回转带的移动轨迹而来回循环回绕作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回转机构的各回转单元的转轮是设为一齿轮,而其回转带是设为一链条,使齿轮与链条相啮合,又,回转机构的回绕杆在两端各开设有一对螺孔,并于回绕杆两端外部分别以二螺丝穿经所对应的链条的一链目两端枢接处后对应锁抵二螺孔,而将回绕杆锁固连设于二链条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连杆机构的上、下连杆是以成对设置的方式分别受枢轴与固定轴穿设,使前述二侧连杆枢设于该两两间隔成对设置的上、下连杆两端间。
专利摘要一种网版印刷机是在一机台顶面处设有至少一组由上而下配置的一印刷装置与一下方可供穿设印刷纸的网版,该印刷装置是在一间隔平行设置的二滑轨间装设有一刮刀机构,整体刮刀机构的运作,是受一回转机构所驱动,该回转机构设置于上述二滑轨旁,其具有一垂直横跨于二滑轨间的回绕杆,使该回绕杆在二滑轨两端间来回循环回绕作动,而以回绕循环运作方式带动刮刀机构横移作动,使刮刀机构的位移更为平稳、顺畅,又,更可借回绕杆驱动刮刀机构横移期间,一并连动刮刀机构中所预设的二刮刀进行交替式升降运作,以对前述的网版进行印刷,使作动更具一致性。
文档编号B41F15/42GK2523596SQ0220168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2日
发明者黄周铨 申请人:周靖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