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料处理装置及薄料处理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48016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料处理装置及薄料处理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
技术范围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处理薄料进行点字刻印及/或墨字打印的薄料处理装置及薄料处理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帮助街上的盲人行动,在车站的出口指引牌等上面贴有用点字表示目的地及其出口等的点字标签。并且,一直以来,该点字标签都是通过点字标签打字机(薄料处理装置)而制作(实用新型注册第3054580号公报),该点字标签打字机通过有选择地驱动多个压针(刻印针)而在传送的带状标签(处理薄料)上形成点字的凸形(刻印凸部)。
在这样的点字标签打印机中,当刻印动作出现故障等时,就要在服务商店等进行刻印动作的检查。但是,刻印动作的问题,涵盖因刻印方面的、标签传送方面的、电气方面(控制方面)等多个方面,因此,存在为了确定其故障出处并进行恰当地维修而需要熟练的经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料处理装置及薄料处理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它不需要熟练的经验就可简单且准确地确定用于形成点字的刻印动作的故障点。
本发明的薄料处理装置包括刻印装置,用于对传送的处理薄料进行有选择地驱动排列在与其传送方向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多个刻印针,从而形成以刻印于二列多排的刻印点上的刻印凸部的位模式所表示的点字;刻印检查模式设定装置,设定检查用于形成点字的刻印动作是否正常的刻印检查模式;刻印检查模式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重复规定的位模式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及,控制装置,当设定了刻印检查模式时,根据刻印检查模式,使刻印装置进行刻印动作。
本发明的薄料处理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是,通过对传送的处理薄料有选择地驱动与其传送方向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刻印针的刻印动作,形成以刻印于二列多排的刻印点上的刻印凸部的位模式所表示的点字的薄料处理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根据重复规定的位模式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在处理薄料上进行刻印动作。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根据重复规定的位模式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对处理薄料进行刻印动作,因此,根据刻印不连续、刻印高度逐渐降低、刻印凸部的位置偏移等的刻印结果,可以容易地确定故障点。具体的说,如果刻印不连续时,可以设想是控制方面或刻印方面的故障;如果刻印高度逐渐降低时,可以设想是刻印方面的故障;如果刻印凸部的位置偏移,可以设想是刻印方面或薄料传送方面的故障。从而可以有效地进行装置的维修。
在上述薄料处理装置中,优选方式是,还包括对传送的处理薄料进行打印动作的打印装置,在设定了刻印检查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刻印装置及打印装置,从而根据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的同时,根据与有关刻印检查模式同样模式的打印检查模式进行打印动作。
根据该构成,由于根据与刻印检查模式同样模式的打印检查模式进行打印动作,所以,在处理薄料上,刻印刻印检查模式的同时,打印与刻印检查模式同样模式的打印检查模式。因此,通过比较刻印的刻印检查模式和打印的打印检查模式,很容易地根据规定的刻印检查模式判断刻印动作是否准确地被执行。
此时,优选方式是,还包括刻印范围设定装置,用于在处理薄料上设定进行刻印动作的刻印范围的位置;及,打印范围设定装置,用于在有关处理薄料上设定进行打印动作的打印范围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当比较刻印的刻印检查模式和打印的打印检查模式时,可以将上下、左右、同位置等刻印范围及打印范围配置在容易比较的任意位置上。尤其是,如果要将刻印范围和打印范围重迭时,将更容易进行判别。
此时,优选方式是,刻印检查模式存储装置存储多种刻印检查模式;还包括选择装置,用于在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选择一种刻印检查模式;控制装置则根据通过选择装置而选择的刻印检查模式控制刻印动作。
根据该构成,由于通过选择装置从预先规定的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选择任意一种,因此,可以容易且快速地设定刻印检查模式,并可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而且,优选方式是,预先准备确定控制方面的故障的刻印检查模式、确定刻印方面的故障的刻印检查模式、及确定薄料传送方面的故障的刻印检查模式。
而且,此时的优选方式是,在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包括将其位模式刻印于二列多排的刻印点中各列的任意一排的刻印点上的模式。
根据该构成,任意的一个刻印针将不间断地重复进行刻印。因此,当驱动刻印针的刻印方面出现问题时,若根据该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就会得到刻印凸部的高度不一致的刻印结果。从而,该刻印检查模式对于判定刻印方面的故障特别有效。
此时,优选方式是,在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包括将其位模式刻印在二列多排的全部刻印点上的模式。
根据该构成,所有刻印针同时进行刻印的同时,各刻印针将不间断重复进行刻印。因此,如果出现某个刻印针的控制驱动的信号方面或某个刻印针的刻印方面的问题时,若根据该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就会得到只是该刻印针的刻印未准确地进行的刻印结果。从而,该刻印检查模式对于特别指定控制方面的故障或刻印方面(尤其是刻印装置)特别有效。而且,与上述刻印检查模式相同,对于特别指定刻印针的刻印方面(尤其是螺线管)的故障也特别有效。
而且,此时优选方式是,在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包括将其位模式刻印在二列多排的刻印点中一列的所有排的刻印点的模式。
根据该构成,所有的刻印针以等间隔同时刻印。因此,如果出现处理薄料未以一定的速度传送的薄料传送方面的问题时,或者,即使薄料传送方面没有故障,但是,如果出现由于刻印针突出并刻印之后没有准确地返回,而使刻印针的头部卡在形成的刻印凸部的背面凹入部的问题时,若根据该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各刻印针尽管以等间隔进行刻印,但是,由于处理薄料未以一定的速度传送,就会得到刻印凸部与处理薄料的传送方向偏移后而形成的刻印结果。因此,该刻印检查模式对于特别指定薄料传送方面或刻印方面的故障特别有效。
而且,此时优选方式是,在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包括将其位模式既在刻印二列多排的刻印点中第一列的任意一排或多排的刻印点上,且刻印在第二列的其他排的刻印点上的模式。
根据该构成,是一种任意一个或多个刻印针(例如第二排的刻印针)刻印第一列、其他刻印针刻印第二列的模式,第二排的刻印针和其他刻印针交替地且分别等间隔刻印。因此,如果出现因特别指定的刻印针(例如第二排的刻印针)的进退动作没有准确进行而使处理薄料不能准确传送的问题时,若根据该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就会得到第一列的刻印凸部和同一组内的第二列刻印凸部的间隔比通常的刻印间距(列间间距)短、而第二列的刻印凸部和相邻组内的第一列的刻印凸部的间隔与通常的刻印间距相等的刻印结果。即,对于出现薄料传送方面的故障、出现刻印方面的故障,刻印凸部的偏移方向不同。因此该刻印检查模式对于特别指定在薄料传送方面或刻印方面的哪一方面存在故障、而且在哪个刻印针的刻印上出现异常是特别有效的。


图1是说明刻印在点字带上的点字图;图2是关盖状态的标签制作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开盖状态的标签制作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4A-4B是刻印单元的平面图(4A)及刻印单元的剖面图(4B);图5是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框图;图6A-6E是说明墨字打印范围及点字刻印范围的布局图;
图7A-7E是说明四种刻印检查模式的图(7A-7D)及四种刻印检查模式的选择画面(7E);图8是表示标签制作装置的全部处理的流程图;图9A-9B是表示基于第一刻印检查模式的刻印结果图;图10是表示基于第二刻印检查模式的刻印结果图;图11是表示基于第三刻印检查模式的刻印结果图;及图12A-12B是表示基于第四刻印检查模式的刻印结果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薄料处理装置的标签制作装置进行说明。该标签制作装置是用于对点字带进行点字刻印及/或墨字打印、制作表示点字及/或墨字的标签的装置。因此,首先对通过标签制作装置而刻印于点字带上的点字进行简单说明。
图1是说明刻印在点字带T上的点字B(表示假名字符“し”的六点点字)的图。如同图所示,点字B以将一组200(表示一个字符或浊点等的属性)刻印在二列三排(横二个×纵三个)的刻印点201上的刻印凸部202的位模式来表示。即,点字B的形成是,将一组200以二列三排的配置模式分配到六个刻印点201a~201f,当表示假名字符“し”时,从六个刻印点201a~201f中选择刻印四个刻印点201a、201b、201e、201f,从而形成四个刻印凸部202a、202b、202e、202f。而且,在同图中,刻印点(刻印凸部202)以实线圆圈来表示,非刻印点以虚线圆圈表示。
构成位模式的六个刻印凸部202中,纵向三个的刻印凸部202的间距(纵间距Pa)例如是大约2.4mm。而且,横向二个的刻印凸部202的间距(列间距Pb)例如是大约2.1mm,相邻组200的刻印凸部202的间距(组间距Pc)例如是大约3.3mm。而且,互相邻接的点字B的间隔(点字间距Pd)与列间距Pb及组间距Pc的总和相等,例如是大约5.4mm。
而且,即使刻印凸部202的高度是0.1mm的程度,也不会是完全不能读,但是,如果小于等于0.2mm,对于初学者、特别是中途失明者的刺激则过弱。相反,如果大于等于0.6mm,刺激则过强,同时,刻印凸部202的下半部分过于脆弱容易挤坏。因此刻印凸部202的高度优选方式是0.3mm至0.5mm的范围。
而且,点字B中经常使用表示假名字符及数字等的上述六点点字,但是,也使用以刻印于二列四排的刻印点的刻印凸部的位模式的点来表示汉字的八点点字。关于实施例的标签制作装置,如后所述是只刻印六点点字的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可以刻印八点点字的结构。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标签制作装置进行说明。该标签制作装置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进行在点字带T上刻印点字的刻印动作及/或打印墨字的打印动作并制作标签,同时,可根据规定的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
图2是标签制作装置1的关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标签制作装置1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如两图所示,标签制作装置1包括进行标签打印动作及刻印动作的装置主体2、收存点字带T及墨带R并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的带盒C。
装置主体2由装置箱体3形成外壳,装置箱体3使形成把手部分4a的前部箱体4和后部箱体5形成一体。前部箱体4具有墨字打印部102,后部箱体5具有点字刻印部104。而且,墨字打印部102对从安装的带盒C陆续送出的点字带T进行打印动作,点字刻印部104对由用户手动插入的点字带T进行刻印动作。
在前部箱体4的前部上面,配置包括各种输入键的键盘11,同时,在后部上面安装有开关盖12。而且,在开关盖12上形成长方形显示器13的同时,在开关盖12的内侧,凹入形成用于在其左部安装带盒C的盒安装部14,通过按下盖体打开按钮15,带盒C在开关盖12打开的状态下可装卸地被装入安装部14。另外,在开关盖12上形成有在关闭盖的状态下用视觉确认带盒C的安装/非安装的观察窗12a。
在前部箱体4的右侧部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电源供给的电源连接口16和用于连接未图示的个人电脑等外部装置的连接口17(接口),由于在连接口17上连接外部装置,所以根据由外部装置生成的字符信息,可以进行打印动作及刻印动作。
而且,在前部箱体4的左侧部上,形成有用于连通盒安装部14和外部的打印带排出口18,用于切断从带盒C陆续送出的点字带T的切断部103面对着该打印带排出口18。而且,通过切断部103切断点字带T的后端部,从打印带排出口18排出墨字打印后的点字带T。
墨字打印部102配置于盒安装部14内,包括具有发热元件且被打印头盖21a覆盖的打印头21;用于输送带盒C的点字带T及墨带R的压纸卷筒驱动轴22及卷绕驱动轴23;及,内置于盒安装部14里侧,并驱动压纸卷筒驱动轴22及卷绕驱动轴23的打印输送电机24(参照图5)或齿轮列等。
而且,盒安装部14的角部,设有由微型开关构成的带识别传感器25(参照图5)。
带盒C将一定宽度的点字带T及与此同宽的色带R各自卷成滚筒状收存在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盒体30内部。在盒体30中,对应于打印头盖21a、压纸卷筒驱动轴22及卷绕驱动轴23,分别设置贯通盒体30上下的大致方形的贯通开口31、压纸卷筒辊32及色带卷绕辊33。而且,与色带卷绕辊33相邻,设有色带陆续放出辊35。并且,如果将带盒C装入上述盒安装部14,从装置侧将打印头21插入此贯通开口31,同时,压纸卷筒辊32及色带卷绕辊33分别与压纸卷筒驱动轴22及卷绕驱动轴23卡合,所以打印头21夹持着点字带T及色带R与压纸卷筒辊32接触,可以进行打印动作。
并且,墨字打印部102驱动压纸卷筒辊32并传送点字带T的同时,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由打印头21进行墨字打印。墨字打印后,只有点字带T从带盒C的带送出口36向外部排出,色带R在内部(色带卷绕辊33)卷绕。
在存放于带盒C中的点字带T上,准备了带宽不同的多种(12mm、18mm、24mm等)带。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盒体30的里面形成了多个小孔,根据上述色带识别传感器25识别该多个孔,从而识别点字带T的种类。
另外,有关各带宽,准备了颜色不同的多种(白、红、蓝、黄、透明等)点字带T。
点字带T,虽未图示,但包括其背面设有粘着剂层并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形成的记录薄料、和通过该粘着剂层粘贴在记录薄料并由聚乙烯等树脂形成的剥离薄料。剥离薄料是一种在使用之前使点字带T容易操作的同时保护上述粘着剂层不受尘埃等污染的薄料,在表面进行了硅处理。因此,粘着剂层带给剥离薄料的粘着力比带给记录薄料的粘着力小很多。不过,粘着剂层对于剥离薄料而言,在打印动作时的带传送动作中、刻印动作时的带传送中及点字带T的保管中,只要具有使剥离薄料不被剥离的粘着力即可。而且,记录薄料的厚度为例如大约60μm,剥离薄料的厚度为例如大约为80μm,点字带T的整体厚度形成为大约140μm。
切断部103配设在盒安装部14和打印带排出口18之间,包括全剪切器41(参照图5)、及面对全剪切器41并设置于带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半剪切器42(参照图5)。虽然没有图示,但全剪切器41是具有可动刀刃及固定刀刃的剪刀形式的剪切器,通过电机驱动(全剪切器电机43、参照图5)切断点字带T的记录薄料及剥离薄料两者,也就是全剪切。而且,半剪切器42是具有剪切刀刃及保持剪切刀刃的保持部件的滑动式剪切器,通过电机驱动(半剪切带电机44、参照图5参照)使点字带T的剥离薄料保留,而切断记录薄料,也就是半剪切。并且,将半切断部分作为抓头,很容易将剥离薄料剥离。
在键盘11上排列有字符键、用于ON/OFF电源的电源键及指定各种动作模式等的功能键群。字符键群用于输入进行打印动作及/或刻印动作的字符信息,构成基于JIS排列的全键盘。另外,功能键群包括执行打印动作及/或刻印动作的执行键、及选择键,选择键用于除指示点字刻印部104的开始传送点字带T的传送开始键之外,还用于文本输入时的数据确定及换行、选择指示选择画面的各种模式(后述)等。而且,除了这些之外,与一般的字符处理器等同样,功能键群中还包括取消处理的删除键、光标移动用的光标键等。
显示器13在其横方向(X方向)约12cm×纵方向(Y方向)约5cm的长方形形状的内侧,可以显示192点×80点的显示图像数据,用户通过从键盘11输入字符信息,在编辑进行打印动作的墨字数据及进行刻印动作的点字数据、或选择各种模式时使用。而且,还可以显示各种错误及信息(显示内容)并报告用户。
而且,后部箱体5中还安装了在其内部进行刻印动作的点字刻印部104。点字刻印部104包括带行进路61,在左右方向横跨在后部箱体5的上面而形成;带传送结构62,从后部箱体5的上面中央部露出并固定,将从设置于带行进路61的右端部的刻印带插入口61a手动插入的点字带T向设置于带行进路61的左端部的刻印带排出口61b传送;刻印单元63,设置于带传送结构62的上游侧(图示右侧)旁边,对于在带行进路61上传送来的点字带T进行刻印动作。
带传送结构62包括用于传送点字带的传送辊65、及用于旋转传送辊65的刻印传送电机66(参照图5)。由上下配置的驱动辊(图示省略)及从动辊65a构成的夹辊构成传送辊65,从动辊65a对应点字B的纵向三个刻印凸部202,为了不至于将在点字带T上形成的刻印凸部202压坏,在带行进路61的宽度方向(带宽度方向上)形成三个缩颈部67。
如图4A-4B所示,刻印单元63包括刻印头71,具有三个刻印针81;刻印承受部件72,在与三个刻印针81对置的被刻印面72a上形成三个刻印承受凹部91,对于由带行进路61上导入刻印头71及刻印承受部件72之间的点字带T,从里侧选择驱动刻印针81,形成点字B的刻印凸部202。另外,图中的箭头68表示通过上述的带传送机构62传送点字带T的方向。
刻印头71包括三个刻印针81(图4B)的左侧开始的第一刻印针81a、第二刻印针81b、第三刻印针81c,其沿着与带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对应纵向三个刻印凸部202的纵间隔Pa,以大约2.4mm间隔排列;三个螺线管82,作为各刻印针81的驱动源;三根支臂部件83,各自连接三个刻印针81和三个螺线管82;导向部件84,对应刻印承受部件72的被刻印面72a分别垂直保持三个刻印针81,并引导各刻印针81直线运动。这些第一刻印针81a、第二刻印针81b及第三刻印针81c各自对应第一排的刻印点201a、201d、第二排的刻印点201b、202e及第三排的刻印点201c、201f(参照图1)。
而且,刻印头71对于经带行进路61传送的点字带T,面对靠近与带传送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的下侧部的位置,在点字带T的下侧部进行点字刻印。
刻印针81由不锈钢等构成,其头部形成半球形。另外,支臂部件83其一端半固定地连接在刻印针81的尾部,另一端可以旋转地连接在螺线管82的推杆85的顶端部。而且,在支臂部件83的中间部分上,设有可以支撑其中间部分自由旋转的支撑夹具86。而且,该螺线管82的推杆85和上述刻印针81平行设置。因此,励磁螺线管82后推杆85将前进,螺线管82被消磁(图示省略)推杆85后退,支臂部件83将支持夹具86作为支点旋转,刻印针81对于点字带T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刻印)。另外,螺线管82的外加电压设定为使刻印凸部202高度合适的值(大体上0.4mm)(例如18V)。
而且,各螺线管82的安装位置和各支持夹具86的安装位置,在各支臂部件83的长度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调节,从而可以调节刻印针81的动作形成。因此,根据所使用的点字带T的材质及厚度等,可以调节该动作形成,所以可以调节刻印凸部202的高度。
刻印承受部件72是承受刻印针81的对点字带T进行刻印的部件,由铝等构成,是通过模具制作的部件。与上述三个刻印针81相对的被刻印面72a中,具有对应三个刻印针81的三个刻印承受凹部91,各刻印承受凹部91形成与刻印针81的头部大致互补的形状(半球形)。另外,在刻印承受部件72的背面,与三个刻印承受凹部91对应,形成三个半球凸部92。
并且如上述,将刻印传送电机66作为驱动源传送点字带T,与此同步,根据从后述的控制部107而来的点字数据驱动螺线管82时,对导入刻印头71和刻印承受部件72之间的点字带T,通过刻印针81,从里侧进行刻印,从而在表面上形成刻印凸部202。即在点字的刻印动作中,主要与刻印单元63、带传送机构62及控制这些驱动的控制部107有关。
接下来,参照图5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控制构成进行说明。标签制作装置1包括操作部101,具有键盘11及显示器13,负责用户的字符信息的输入及各种信息显示等的用户界面;墨字打印部102,具有带盒C、打印头21及打印传送电机24,传送点字带T及色带R的同时,在点字带T上进行墨字数据打印;切断部103,具有全剪切器41、半剪切器42及各自驱动它们的全剪切器电机43、半剪切器电机44,在打印完毕的点字带T上进行全剪切及半剪切;点字刻印部104,具有螺线管82、刻印针81及刻印传送电机66,传送点字带T的同时,在点字带T上刻印点字数据;检测部105,具有检测点字带T(带盒C)的种类的带识别传感器25等的各种传感器,进行各种检测;驱动各部分的驱动部106,具有显示器驱动器111、打印头驱动器112、打印传送电机驱动器113、剪切电机驱动器114、刻印驱动器115及刻印传送电机驱动器116;及,控制部107,连接各部分并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整体进行控制。
控制部107包括CPU 121、ROM 122、RAM 123及输入输出控制装置124(IOCInput Output Controller),相互间通过内部总线125连接。ROM 122包括控制程序块131,存储用于以CPU 121控制墨字打印处理及点字刻印处理等各种处理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块132,存储进行打印动作的字符字体数据及进行刻印动作的点字字体数据、此外还有后述多种刻印检查模式的刻印检查数据及点字数据的刻印控制的控制数据等。
RAM 123除了作为标记等使用的各种工作区块141之外,还包括存储生成的墨字打印数据的墨字打印数据块142、存储生成的点字刻印数据的点字刻印数据块143、存储显示器13上显示的显示数据的显示数据块144、存储选择的刻印检查模式的刻印检查数据的刻印检查模式数据块145、存储与后述的墨字打印范围Rp及点字刻印范围Rb的布局设定相关的布局数据的布局数据块146,并作为用于控制处理的工作范围而使用。另外,RAM 123要经常备份,以保证即使断电后仍保存已存储的数据。
IOC 124中,包括在补充CPU 121功能的同时,处理与各种周边电路的接口信号的逻辑电路,由门阵列及定制LS1等构成。因此,IOC 124中,从键盘11的输入数据及将控制数据保持原样或加工后导入内部总线125,同时,与CPU 121连动,从CPU 121向内部总线125输出的数据及控制信号保持原样或加工后输出到驱动部106。
并且,CPU 121根据上述构成,根据ROM 122内的控制程序,通过IOC 124从标签制作装置1内的各部分输入各种信号、数据。另外,根据输入的各种信号、数据,处理RAM 123内的各种数据,通过IOC 124将各种信号、数据输出到标签制作装置1内的各部分,进行墨字打印处理及点字刻印处理控制等。
例如,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进行打印动作及刻印动作时,CPU121从键盘11等输入字符信息后,据此生成墨字打印数据并临时存储于墨字打印数据块142,同时,根据同样的字符信息生成点字刻印数据并临时存储于点字刻印数据块143。另外,如果从键盘11取得打印动作及刻印动作指示(执行键的输入),开始传送打印电机24的驱动,同时,通过驱动打印头21,由此,进行依据墨字打印数据块142内墨字数据(字符信息)的打印动作。而且,进行依据墨字打印数据的规定长度的带传送,由半剪切器42进行半剪切的同时,由全剪切器41切断带后端部后,从打印带排出口18排出点字带T。
在此之后(在没有复位操作及电源关闭操作的状态下),由用户手动插入,将切断为长方形的点字带T插入到刻印带插入口61a,传送开始键被按下后,如上所述,驱动刻印单元63及带传送机构62,根据点字刻印数据块143内的点字刻印数据(字符信息)进行刻印动作。并且在刻印结束后,根据刻印传送电机66的驱动,进行基于点字刻印数据的规定长度的带传送,从刻印带排出口61b排出点字带T。
而且,详细如后述,根据刻印检查模式进行打印动作及刻印动作时,CPU 121生成和规定的刻印检查模式同样模式的打印检查模式的墨字打印数据,并临时存储于墨字打印数据块,同时,根据其刻印检查模式生成点字刻印数据并临时存储在点字刻印数据块143。以下和上面一样,根据墨字打印数据块142内的墨字打印数据(打印检查模式)进行打印动作,之后,根据点字刻印数据块143内的点字刻印数据(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
这样标签制作装置1在可以进行打印动作及刻印动作的同时,对于刻印动作,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刻印点字B,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规定的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因此,用户例如在看上述的显示器13的同时,通过键盘11的选择键,选择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进行打印动作及/或刻印动作的打印/刻印处理模式、及基于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的刻印检查模式,可以设定为任意一种模式。
打印/刻印处理模式中包括第一处理模式,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进行打印动作及刻印动作;第二处理模式,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只进行刻印动作;第三处理模式,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只进行打印动作。用户从中选择任意一种处理模式。
而且,如图6A-6E所示,选择第一处理模式时,在点字带T上,用户可以设定进行打印动作并打印墨字P的墨字打印范围Rp的位置、及进行点字刻印后点字B被刻印的点字刻印范围Rb的位置。也就是通过选择键,从事先规定的多个布局中选择,所以,可以设定墨字打印范围Rp及点字刻印范围Rb的布局。
点字带T上的墨字打印范围Rp及点字刻印范围Rb的布局中包括墨字打印范围Rp在上排、点字刻印范围Rb在下排的第一布局;墨字打印范围Rp在下排、点字刻印范围Rb在上排的第二布局;墨字打印范围Rp在左侧、点字刻印范围Rb在右侧的第三布局;墨字打印范围Rp在右侧、点字刻印范围Rb在左侧的第四布局;及,墨字打印范围Rp和点字刻印范围Rb为同位置的第五布局。如果带宽度检测结果为24mm时,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带宽的检测结果为18mm时,也选择第一布局乃至第五布局的任意一个。此时,对应带宽,墨字打印范围Rp的带宽方向长度变短。另外,带宽的检测结果为12mm时,墨字打印范围Rp及点字刻印范围Rb不能上下分配布局,所以选择第三布局到第五布局的任意一个。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对传送的点字带T,由于是在其下侧部进行点字刻印,所以,如果设定为第二布局中时,使点字带T的上下反转,然后手动插入于刻印带插入口61a。当然,也可以将刻印头71作为在与带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也可将墨字打印范围Rp及点字刻印范围Rb进行上下分割。
另一方面,刻印检查模式是,根据重复规定的位模式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在点字带T上进行刻印动作的模式。刻印检查模式包括第一检查模式,根据规定的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的同时,根据与其刻印检查模式相同模式的打印检查模式进行打印动作;第二检查模式,根据规定的刻印检查模式只进行刻印动作。用户选择任意一个检查模式。
而且,用户在选择任一检查模式的同时,从控制数据块132中存储的多种(四种)刻印检查模式中,通过选择键选择任意一种刻印检查模式。
并且,如图7A-7E所示,根据选择的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在点字带T上刻印刻印检查图案CHb,选择第一检查模式时,再根据打印检查模式打印打印检查图案CHp。
刻印检查模式中有以下模式第一刻印检查模式(选择排、参照图7A),重复刻印于刻印点201中各列的任意一排的刻印点201的位模式而形成;第二刻印检查模式(全刻印、参照图7B),重复刻印于所有刻印点201的位模式而形成;第三刻印检查模式(列刻印、参照图7C),重复刻印于刻印点201中第一列的全部刻印点201a~201c的位模式而形成;第四刻印检查模式(交替刻印、参照图7D),重复既刻印于第一列的第一排及第三排的刻印点201a、201c上、且刻印于第二列的第二排刻印点201e的位模式而形成。选择第一刻印检查模式时,通过选择键选择刻印的任意一排刻印点201(参照图7E)。
另外,各刻印检查模式的位模式的重复次数,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十次,但此重复次数为任意,优选方式是,用户在选择刻印检查模式时,采用可以改变适当次数的构造。
而且,在刻印检查模式中选择第一检查模式时,可以设定点字带T上的墨字打印范围Rp及点字刻印范围Rb的布局,可以选择上述的第一布局到第五布局。另外,在图7表示选择第一布局时的打印、刻印结果。
图8是说明标签制作装置1的全体处理的流程图。按下电源键(电源ON)开始处理,首先,为了返回上次电源OFF时的状态,在进行复原已保存的各控制标记等的初始设定的同时(S11),由带识别传感器25,检测出带种类(带宽)(S12)。接着,由用户选择打印刻印处理模式及刻印检查模式的任意一种模式(S13)。
选择打印刻印处理模式时(S13(a)),根据由用户从键盘11或者从外部装置的数据输入,输入字符信息(S14),选择处理模式(第一处理模式、第二处理模式、第三处理模式;S15)。
选择第一处理模式时(S15(a)),根据带宽检测结果(S12)设定在点字带T上的墨字打印范围Rp和点字刻印范围Rb的布局(S16)。并且,对于从安装的带盒C陆续放出的点字带T,通过墨字打印部102打印墨字P的同时(S17),由切断部切断点字带T(S18),然后,对于手动插入于刻印带插入口61a的点字带T,由点字刻印部104进行刻印动作(S19),结束处理。
另外,选择第二处理模式时(S15(b)),从安装的带盒C陆续放出刻印动作需要的长度部分的点字带T(S20),不进行打印动作,由切断部切断点字带T(S21),然后,对手动插入于刻印带插入口61a上的点字带T,由点字刻印部104进行刻印动作(S22),结束处理。另外,选择第三处理模式时(S15(c)),对于安装的带盒C陆续放出的点字带T,由墨字打印部102进行墨字P打印的同时(S23),由切断部切断点字带T(S24),结束处理。
另外,电源输入后,选择刻印检查模式时(S13(b)),由用户进行刻印检查模式选择(S25)、及检查模式的选择(第一检查模式、第二检查模式;S26)。
选择第一检查模式时(S26(a)),进行布局的设定(S27)。并且,对于安装的带盒C陆续放出的点字带T,由墨字打印部102进行打印检查模式(打印检查图案CHp)打印(S28),同时由切断部切断点字带T(S29),然后,对手动插入于刻印带插入口61a的点字带T,由点字刻印部104进行刻印检查模式(刻印检查图案CHb)的刻印(S30),结束处理。由此,通过根据与刻印检查模式同样模式的打印检查模式进行打印动作,在点字带T上,刻印刻印检查图样CHb的同时,打印与此同一图案的打印检查图案CHp(参照图7A-7D)。所以,通过刻印的刻印检查图案CHb和打印的打印检查图案CHp相比较,根据规定的刻印检查模式可以容易地判断刻印动作是否准确执行。另外,可以设定点字刻印范围Rb和墨字打印范围Rp的布局,所以,为了容易比较刻印的刻印检查图案CHb和打印的打印检查图案CHp,可将点字刻印范围Rb及墨字打印范围Rp布置在上下、左右、相同位置等任意位置上。
而且,当选择第二检查模式(S26(b))时,从安装的带盒C陆续放出刻印检查所需长度的点字带T(S31),不进行打印检查图案CHp的打印,而由切断部切断点字带T(S32),然后,对手动插入于刻印带插入口61a的点字带T,通过点字刻印部104进行刻印检查模式的刻印(S33),结束处理。由此,不在点字带T上打印打印检查图案CHp,也可以只刻印刻印检查图案CHb,由此可以节约色带R。
如上述,在刻印检查模式中,根据重复规定的位模式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由于对点字带T进行刻印动作,根据不连续刻印,刻印高度的逐渐下降、刻印凸部的位置偏移等的刻印结果(刻印检查图案CHb),可以容易判断有关刻印动作的位置、即刻印单元63、带传送结构62及控制这些驱动的控制部107的哪一部分存在问题。
接着,参照图9A-9B到图12A-12B,对基于上述四种的刻印检查模式的刻印结果、及从该刻印结果推断的问题出处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第一刻印检查模式如上述,其位模式是在各列任意一排刻印点201上刻印的模式,使任意一刻印针81不停地重复进行刻印。即、在螺线管82上外加重复规定的电压,螺线管82的动作周期变大。因此,存在螺线管82的线圈温度过度上升等问题时,如果根据第一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随着刻印动作的重复,线圈温度上升从而使螺线管82的机械输出降低,所以得到刻印针81的进退幅度依次变小、刻印凸部202的高度依次变低(刻印高度的逐渐降低)的刻印结果(参照图9B)。这样,根据第一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更加容易判断刻印单元63(螺线管82)上存在的故障。
另外,如上述所示,图中的箭头68表示带的传送方向。因此,图的点字带T从图示左侧向右侧进行刻印动作的。
如图10所示,第二刻印检查模式如上述,其位模式是在所有的刻印点201上进行刻印的模式,使全部刻印针81同时进行刻印,同时,使各刻印针81不休息地重复刻印。因此,例如,如果出现控制第三刻印针81c的驱动的信号方面或第三刻印针81c的刻印机构的问题时,根据第二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时,尽管其他的第一刻印针81a及第二刻印针81b的刻印准确地进行刻印,而只有第三刻印针81c的刻印没有准确进行,所以得到第三排的刻印点201c、201f的一部分或全部没有被刻印(连续的不刻印)的刻印结果(刻印检查图案CHb)。这样,根据第二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可以容易判断控制部107或刻印单元63(特别是刻印机构)存在故障。另外,第二刻印检查模式和第一刻印检查模式同样,对于判断刻印单元63(特别是螺线管82)的故障有效。
如图11所示,第三刻印检查模式如上述,是其位模式是刻印于刻印点201中第一列所有排的刻印点201a~201c上的、使全部的刻印针81以相同间隔(例如每1秒)同时刻印的模式。因此,如果出现没有将点字带T以一定的速度传送的刻印带传送机构62的问题时,或者刻印带传送机构62上即使没有故障,而在刻印针81前进进行刻印后,没有准确返回而出现使刻印针81头部卡在刻印凸部202的里面凹入部的问题时,如果根据第三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各刻印针81即使以相等间隔进行刻印,点字带T没有以一定速度传送,所以纵向三个刻印凸部202在带传送方向(图的左右)上形成偏移(刻印凸部的位置偏移)。也就是得到纵向三个刻印凸部202未以等间隔(点字间距Pd)形成的刻印结果(刻印检查图案CHb)。这样,通过根据第三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可以容易判断刻印带传送机构62或刻印单元63的故障。
如图12A-12B所示,第四刻印检查模式如上述,其位模式是在刻印点201中第一列的第一排及第三排的刻印点201a、201c上刻印的同时、还在第二列第二排的刻印点201e上刻印的、使第一刻印针81a及第三刻印针81c和第二刻印针81b交替并且各自以等间隔(例如每1秒)进行刻印的模式。因此,如果出现点字带T没有以一定速度传送的刻印带传送机构62的问题时,如果根据第四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时,和第三刻印检查模式情况相同,第一排、第三排的刻印凸部202a、202c及第二排的刻印凸部202e的任意一个在带传送方向(图的左右)上偏移后形成。也就是得到,相对于带传送方向前方(图示左侧)第二排的刻印凸部202e,第一排、第三排的刻印凸部202a、202c未形成有组间距离Pc,相对于点字列方向前方的第一排、第三排的刻印凸部202a、202c,第二排的刻印凸部202e未形成有列间距Pb的刻印结果(刻印检查图案CHb)(参照图12A)。
另外,刻印带传送机构62没有问题时,例如出现由于第二刻印针81b的进退动作没有准确进行而导致点字带T没有以一定速度传送的问题时,如果根据第四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第一刻印针81a及第三刻印针81c刻印第一列的刻印点201a、201c时,点字带T只能传送比规定的距离少的距离,所以,得到第一排、第三排的刻印凸部202a、202c相对于第二排的刻印凸部202e形成有比组间距Pc小的间隔(第二排的刻印凸部202e相对于第一排、第三排的刻印凸部202a、202c形成有列间距Pb)的刻印结果(刻印检查图案CHb)。(参照图12B)。也就是,如果刻印带传送机构62出现故障时,以及刻印单元63出现故障时,刻印凸部202的偏移方向不同。因此,如果根据第四刻印检查模式进行刻印动作,可以容易判断刻印带传送机构62及刻印单元63的哪一个出现故障,还有哪一个刻印针81的刻印出现异常。
这样,预选准备特别指定控制部107的故障的刻印检查模式、特别指定刻印单元63故障的刻印检查模式、特别指定刻印带传送机构62故障的刻印检查模式,从这些刻印检查模式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刻印检查模式,所以,可以准确判断问题出处,同时可以快速容易设定刻印检查模式,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由于根据将规定的位模式进行重复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对于点字带T进行刻印动作,所以,根据其刻印结果可以简单而且准确地特别指定刻印动作的问题出处,对于问题出处的判断不需要熟练经验。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装置的维修。
符号说明1 标签制作装置81 刻印针102墨字打印部104点字刻印部107控制部201刻印点202刻印凸部B 点字Rb 点字刻印范围Rp 墨字打印范围T 点字带
权利要求
1.一种薄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刻印装置,对于传送的处理薄料,有选择地驱动排列在与其传送方向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多个刻印针,从而形成以刻印于两列多排的刻印点上的刻印凸部的位模式所表示的点字;刻印检查模式设定装置,设定检查用于形成所述点字的刻印动作是否正常的刻印检查模式;刻印检查模式存储装置,存储重复规定的所述位模式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及控制装置,当设定了所述刻印检查模式时,根据所述刻印检查模式,使所述刻印装置进行所述刻印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印装置,对于传送的所述处理薄料进行打印动作;所述控制装置,当设定了所述刻印检查模式时,控制所述刻印装置及所述打印装置,根据所述刻印检查模式进行所述刻印动作,同时,根据与有关刻印检查模式相同模式的打印检查模式进行所述打印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刻印范围设定装置,在所述处理薄料上设定进行所述刻印动作的刻印范围的位置;及打印范围设定装置,在有关处理薄料上设定进行所述打印动作的打印范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检查模式存储装置存储多种所述刻印检查模式,还包括选择装置,用于从所述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选择一种刻印检查模式;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所述刻印检查模式控制所述刻印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包括将其位模式刻印于所述二列多排的刻印点中各列的任意一排的所述刻印点上的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包括将其位模式刻印于所述二列多排的全部刻印点上的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包括将其位模式刻印于所述二列多排刻印点中一列的所有排的所述刻印点上的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种刻印检查模式中,包括将其位模式既刻印于所述二列多排刻印点中第一列的任意一排或多排的刻印点,且刻印于第二列的其他排的刻印点上的模式。
9.一种薄料处理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传送的处理薄料,通过有选择地驱动排列在与其传送方向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多个刻印针的刻印动作,形成以刻印于二列多排的刻印点上的刻印凸部的位模式所表示的点字,根据重复规定的所述位模式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在所述处理薄料上进行所述刻印动作。
全文摘要
一种薄料处理装置(1)的刻印控制方法,用于对于传送的处理薄料(T),通过有选择地驱动排列在与其传送方向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多个刻印针(81)的刻印动作,形成以刻印于二列多排的刻印点(201)上的刻印凸部(202)的位模式所表示的点字(B);根据重复规定的位模式而形成的刻印检查模式,在处理薄料(T)中进行刻印动作。
文档编号B41J3/32GK1715063SQ2005100632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赤岩正夫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