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40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热转印物体如热转印膜上所形成的图案或字符,热转印至承转物上的一种工艺,并涉及该工艺流程中设备的改进调整,属于国际专利分类B44C1/16“转印工艺”和副分类B41F16/00“转印印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衣物转印、物品转印、器皿转印一般都采用高温高压热转印,对于器皿的转印一般只能是矩形体的转印。而对于有曲线的物体,转印无法进行或印刷效果不佳。对于软性容器如软管的印刷,其效果更为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软管印刷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工艺过程步骤如下1、加入热印膜,胶轮受热瓦烘烤加热;2、启动开关;3、下压气缸把加热后的胶轮对转印膜加压至承转物上,直至完成转印;4、卷膜马达开始卷膜;5、完成热转印动作,下压气缸回至原位;6、卷膜电眼感应到转印膜的长度标后,停止卷膜;
7、卸下转印后的软管;8、上好待转膜的软管;9、回至步骤1。
热转印膜通过高温加压后,热转印膜上的胶与软管经高温加压后粘合,完整而牢固地粘至软管上。要求热转印膜所用的胶必须与软管所用的材质相匹配,否则导致转印不全、转印不上,或者即使转印上了但牢度不够,用手搓或胶带粘时会脱落。
热转印工艺是由高温加压完成转印的,其胶轮的温度提高是靠加热圈烘烤致热的,为使胶轮受热均匀,马达电机通过链条带动使胶辊下压,转动的胶轮带动软管定位模具,完成产品的整体转印。所设定的温度取决于转印膜的材质和软管的材质。整个过程温度是关键,温度过高,则压转印膜至软管上后会使转印膜收缩变形,还可能出现整个软管表面有一道道长丝使图案变形、重叠等现象,严重的造成整个管体变形。相反,如果温度过低,则会产生转印膜上的高温胶工作效率降低,造成粘度不好,导致转印不全或转印不牢的现象。这一点已经过了无数次试验的证明。
热转印加工必须要有合适的工作压力,即胶轮对转印膜与软管的压力。使压力适当,先要保证胶轮与软管的接触面平衡且均匀,胶管及软管的定位模具必须处于同心位置,加热瓦支架与下压汽缸连接的四根螺丝可以调整,调整平衡后,再对压力进行调整。压力调整应由小至大,缓慢加压,直至合适。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压力太大,会损坏定位模具;压力太小,会造成转印不全,因此,均匀压力为重要的一点。
转印膜松紧度的调整转印膜的松紧度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转印膜太紧,会造成膜出现长丝,使膜表面亮度不够,严重的会出现鱼鳞纹状的花纹现象,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卷印膜过松则不会保证转印膜的平坦,使转印出来的软管很容易出现表面有褶皱、图案重合等现象。
卷印电眼的位置、加压时间、速度、卷膜速度应配合和谐。从工艺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热转印膜的每一组图案中的空白处有一个感应标,而卷膜电眼必须在加压完成后才会工作,软管必须要从有图案的位置转印,加压绝对不能转印至两组图案的空白处,否则即使转印至软管上,该片图案也很容易脱落。只有电眼位置合适,加压时间、卷膜速度、加压速度配合和谐,才能有效利用每一组图案不浪费,才能转印出精美的产品。
本发明的软管印刷工艺,其热转印膜的印刷为平面印刷,与在先的软管印刷工艺比较,无印刷色差,压印效果好,颜色多样且十分鲜艳。网点渐面好,立体感强,印刷的图案形态逼真,亮度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软管印刷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1、加入热印膜,胶轮受热瓦烘烤加热;2、启动开关;3、下压气缸把加热后的胶轮对转印膜加压至承转物上,直至完成转印;4、卷膜马达开始卷膜;
5、完成热转印动作,下压气缸回至原位;6、卷膜电眼感应到转印膜的长度标后,停止卷膜;7、卸下转印后的软管;8、上好待转膜的软管;9、回至步骤1。
热转印膜通过高温加压后,热转印膜上的胶与软管经高温加压后粘合,完整而牢固地粘至软管上。
工艺中需要进行1、压膜支架的调整调整压膜支架,使热转印膜的位置一致,达到转印膜的平坦、无皱。如果出现支架调整不当,会使转印膜在卷膜过程中前后不一,造成图案位置不致,出现转印膜褶皱等。2、定位模具与胶轮的硬度配合胶轮的硬度要比定位模具相对软,定位模具材质较硬,最好选择金属材质。如果二者不合适,同样会出现转印膜起皱、转印不全的现象。
如果出现褶皱现象,可能的原因有1、压力过大,2、温度过高,3、卷膜太松,4、支架不平衡。
权利要求
1.一种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是在购进已有设备的基础上采用新印刷工艺进行的软管印刷,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1)加入热印膜,使设备中的胶轮受设备中的热瓦烘烤加热;(2)启动开关;(3)设备中的下压气缸把加热后的胶轮对转印膜加压至承转物上,直至完成转印,即热转印膜通过高温加压后,热转印膜上的胶与软管相粘合,即完整而牢固地粘至软管上;(4)卷膜马达开始卷膜;(5)完成热转印动作,下压气缸回至原位;(6)卷膜电眼感应到转印膜的长度标后,停止卷膜;(7)卸下转印后的软管;(8)上好待转膜的软管;(9)回至步骤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转印膜所用的胶须与待印软管所用的材质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特征在于热转印设备中胶轮温度的提高依靠加热圈烘烤致热,设备的工作方式为马达电机通过链条带动使胶辊下压,转动的胶轮带动软管定位模具,完成产品的整体转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中温度的设定取决于转印膜的材质和软管的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中的压力调整方式如下胶轮对转印膜与软管需施加合适的工作压力,需调整胶轮与软管的接触面平衡且均匀,胶管及软管的定位模具处于同心位置,设备加热瓦支架与下压汽缸连接的四根螺丝可以调整,调整平衡后,再对压力进行调整;压力调整应由小至大,缓慢加压,直至合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中需对转印膜的松紧度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中热转印膜的每一组图案中的空白处有一个感应标,卷膜电眼在加压完成后工作,软管必须要从有图案的位置进行转印,加压时绝对不能转印至两组图案的空白处;即电眼位置、加压时间、卷膜速度、加压速度配合和谐,有效利用每一组图案不浪费,转印出精美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中需进行压膜支架的调整,即调整压膜支架,使热转印膜的位置一致,达到转印膜的平坦、无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定位模具与胶轮的硬度需调整配合胶轮的硬度要比定位模具相对软,定位模具材质较硬,最好选择金属材质。
全文摘要
一种热转印膜软管印刷新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加入热印膜,使设备中的胶轮受设备中的热瓦烘烤加热,启动开关,设备中的下压气缸把加热后的胶轮对转印膜加压至承转物上,直至完成转印,卷膜马达开始卷膜;完成热转印动作,下压气缸回至原位;卷膜电眼感应到转印膜的长度标后,停止卷膜;卸下转印后的软管;上好待转膜的软管。本发明与在先的软管印刷工艺比较,无印刷色差,压印效果好,颜色多样且十分鲜艳。网点渐面好,立体感强,印刷的图案形态逼真,亮度好。
文档编号B41M5/26GK1693090SQ200510069550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6日
发明者王大雨 申请人:王大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