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用墨水输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96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打印机用墨水输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以及墨水补充盒和墨水输运装置。具体说,本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沿纸张书写方向往复滑动的滑架或字车的喷墨打印 机;以及固定安装于喷墨打印机滑架或字车上,向喷墨打印机记录头补充墨水 的墨水补充盒;和固定安装于喷墨打印机滑架或字车上,将墨水补充盒内的 墨水输运至喷墨打印机记录头的墨水输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记录头与墨盒同体设置的一体式墨盒,其墨水储量有限,仅容纳单 色墨水(例如黑色)的一体式墨盒的墨水储量通常为20 50rnl,集三色墨水 (例如红、蓝、黄色)于一身的一体式墨盒每色墨水的储量通常为8 15ml。 在预定容量的墨水耗尽时,记录头的电路和喷嘴并未达到其设计的使用寿命, 因而随同一体式墨盒一同报废的记录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且造成环 境污染,给后续环保处理带来较大的压力;或者因墨盒空置一段时期后形成墨 水干结,而给后续回收利用一体式墨盒带来清洁方面的困扰。另一方面,多色 墨盒由于各色墨水耗用量是不均衡的,因此,其中一色墨水耗尽后将影响整个 一体式墨盒的使用寿命和图像打印进程,亦即导致其它颜色墨水余量较大的一 体式墨盒整体报废,或者导致中止打印过程,致使打印内容产生严重缺陷。由 此可见,对于优质的记录头,其设计寿命较之一体式墨盒的墨水耗用时间还存 在着很大的可利用空间,或者应当充分考虑一体式墨盒的墨水储量问题。考虑到上述因素,市售的连续供墨系统,扩展了一体式墨盒的储墨量。其 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增加外部储墨机构,通过一系列输墨软管将墨水输运至一体 式墨盒。 一体式墨盒在打印过程中消耗墨水,在储墨腔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在 外部储墨机构与一体式墨盒储墨腔之间产生压差。为维持压力平衡,外部储墨 机构所容纳的墨水通过输墨软管向一体式墨盒储墨腔流动。在记录头寿命允许 的情况下,外部储墨机构的储墨量可以考虑较大的取值范围,或者通过更换外 部储墨机构来保证获取较长时间的连续墨水供应。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记录头 的设计寿命,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并且有利于降低环保压力。CN02805167.1国内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型喷墨打印机的供墨装置。该装 置包括具有存储包的盒、供墨箱和电磁阀。具有存储包的盒安装在长方体外 壳中,其中装有墨水,在其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墨水出口和墨水入口。墨水出
口和墨水入口分别整体地形成在存储包上。在外壳的下面一侧上安装着操作开 关,该操作开关由整体地形成于存储包一个表面上的操作板操控而处于打开及 关闭状态。供墨箱存储着一定量墨水,通过存储包的墨水入口与供应管连接, 以连续地利用落差向存储包补充墨水。电磁阀,安装在供应管适当位置上,并 与操作开关连接,以便使用操作开关的开/关操作来打开及关闭供应管。该供 墨装置无需频繁地更换墨盒,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打印效率。然而,其所针对 的打印机并未考虑小型打印机盒盖对打印机滑架或字车的影响,其所采用的以 供墨箱和具有存储包的墨盒之间存在的墨水高差产生的压力实现墨水供应的方 式,不能满足记录头工作所要求的负压环境。参见图la、 lb,是一种使用一体式墨盒的现有喷墨打印机l。该喷墨打印 机1包括机架2、固定于机架2上的滑轨3、固定于机架2上可以沿滑轨3往 复滑动的字车4和可拆卸地固定于字车4上的一体式墨盒。其中, 一体式墨盒 为两个,分别是位于字车4左箱41和右箱42内的三色一体式墨盒51和单色 (黑色) 一体式墨盒52,它们分别由压盖61、 62压贴于字车左箱41和字车右 箱42中。压盖61、 62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构造将在后文中详述。三色一体式 墨盒51和单色一体式墨盒52具有相同的外形,其结构在后文中详述。参见图2,示出现有喷墨打印机l压盖与一体式墨盒之间的配合关系。图 中以单色一体式墨盒52和压盖62的之间的配合关系为例,省略了机架2、滑 轨3和字车4等。压盖62通过枢轴201固定并可以绕枢轴201转动。枢轴201 固定于字车4后部上端面(见图la、 lb)。压盖62绕枢轴201转动至一定相 位,并通过扣接于字车右箱42中设置的相应定位扣的方式固定于该相位时, 固定于压盖62盖体内的定位机构7与单色一体式墨盒52的盒盖521之上表面 接触,向盒盖521施加向下(即指向单色一体式墨盒52记录头所在位置方 向)的作用力和平行于盒盖521上表面指向枢轴201所在方向的作用力,把单 色一体式墨盒52紧密地压贴固定于字车右箱42中。指向单色一体式墨盒52 记录头所在位置方向的作用力使位于单色一体式墨盒52底部522的记录头获 得稳定定位,便于向记录介质例如纸张喷射墨水;平行于盒盖521上表面指向 枢轴201的作用力使位于单色一体式墨盒52背面523的记录头触点电路与字 车右箱42中设置的打印机控制电路触点之间获得稳定良好的电气连接。见图3a、 3b,从两个角度示出压盖62与定位机构7的配合关系。定位机 构7通过其框边上设置的多个凸起与压盖62边沿设置的凹口相互对接,固定 于压盖62盖体内部。参见图4、 5、 6a、 6b,现有喷墨打印机1的压盖62与定位机构7。压盖 62的面板上设置有四个贯穿板面的通孔621。定位机构7由变径弹簧701、定
位块702、过渡板703和螺旋形弹簧704构成。变径弹簧701在压盖62旋转压 贴于单色一体式墨盒52盒盖521上表面的过程中可以提供缓冲作用。螺旋形 弹簧704通过过渡板703向盒盖521施加平行于盒盖521上表面指向枢轴201 所在方向的作用力。正如前述介绍表明的,该作用力使位于单色一体式墨盒 52背面523的记录头触点电路与字车右箱42中的电路触点之间获得稳定良好 的电路连接。参见图7a、 7b,现有喷墨打印机1使用的单色一体式墨盒52。单色一体 式墨盒52由盒体524和盒盖521构成。盒体524围成矩形空筒形状,其最低 部位开设有供墨口 5241。供墨口 5241外部粘贴有喷嘴5242。盒盖521的外表 面设置有三块定位条5211和一个贯穿盖体与内腔连通的通气孔5212。三块定 位条5211中的一块位于盒盖521长边方向边沿附近,其余两个位于相对边沿 附近。这里,长边方向是指在单色一体式墨盒52处于安装状态时,垂直于喷 墨打印机1的滑轨3的方向。在定位机构7的螺旋形弹簧704通过过渡板703 向盒盖521施加的平行于盒盖521上表面指向枢轴201所在方向的作用力,其 受力部件就是邻近单色一体式墨盒52背面523的定位条5211。通气孔5212 只有在使用状态下才处于敞开状态。上述现有喷墨打印机,其扩充一体式墨盒储墨量的手段正如前面内容介绍 的,是增加外部储墨机构,通过一系列输墨软管将墨水输运至一体式墨盒。这 种方式存在较多隐患。例如,输墨管的软管结构增加了安装连续供墨系统的难 度,在遇到打印机内部空间狭小的机型时极易发生输墨管卡住打印机字车的现 象,严重威胁打印机使用安全;过长的外部输墨管路和过多的输墨管弯曲回折 部位,会增加墨水传输阻力,加大记录头工作负荷;打印过程中外部输墨管随 打印车频繁摆动,易在输墨管路内产生气泡,影响到供墨稳定,同时摆动外力 易使输墨管与打印机壳体粘接卡位脱落,影响到打印机的使用安全性;因外部 输墨管的存在,致使打印机面盖无法正常闭合,影响打印机整体外观等等。此 外,外部储墨机构会占用打印机的放置空间;外部储墨机构相对于记录头的高 度必须符合预定的要求,过高和过低都将影响到供墨系统内部的压力平衡,从 而对打印性能、供墨状态产生严重影响等。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 使用的墨水补充盒,它可以扩展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储墨量,充分利用喷墨 打印机记录头的设计寿命,以降低使用成本,同时还能保持打印机在安装状态 下同原始设计相同的整体外观。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前述墨水补充盒的墨水输运装 置,该装置在输运墨水过程中不会影响打印机字车的运行稳定性,同时还能保 持打印机在安装状态下同原始设计相同的整体外观。本实用新型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它利用前述墨水补充盒 和墨水输运装置达到扩展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储墨量,并连续向喷墨打印机 墨盒供应墨水,而无需通过使用新墨盒更换其内墨水耗尽的空墨盒来获得新的 墨源,以达到充分利用喷墨打印机记录头的设计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此外,使用前述墨水补充盒和墨水输运装置的该喷墨打印机还能同时保持打印 机在安装状态下同原始设计相同的整体外观。按照上述第一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补充盒,包括由盒盖和盒体围 成的墨水储存室。其盒体约呈长方体。该盒体背对盒盖的侧壁向盒盖所在方向 内凹成凹槽。该凹槽的宽度稍大于喷墨打印机字车沿打印滑动方向的宽度。盒 盖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连通墨水储存室和外部大气的通气孔。盒盖上另外开设 有输墨孔。该输墨孔的一个端口通过一段输墨管道在墨水储存室背对盒盖的最 远端与墨水储存室连通,其另一个端口与穿越墨水储存室并同墨水储存室隔绝 的墨水通道连通。上述喷墨打印机用墨水补充盒,其墨水储存室最好由隔板分隔成至少两个 相互独立互不连通的墨水储存腔,前述的通气孔和输墨孔的数量与该墨水储存腔数量一一对应。按照上述第二目的设计的墨水输运装置,包括定位块和过渡板。定位块与 过渡板相互液密封地紧密叠合。定位块可拆卸地固定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的 盖体内。定位块与过渡板的叠合面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一端穿过 过渡板后与第一输墨管连通,其另一端穿过定位块后与第二输墨管连通。第一 输墨管位置对应于喷墨打印机墨盒盒盖上的注墨孔。第二输墨管位置对应于喷 墨打印机字车压盖上设置的通孔。按照上述第三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上的滑轨、 固定于机架上可沿滑轨往复滑动的字车、可拆卸地固定于字车上的墨盒和压 盖,另外还包括墨水输运装置和墨水补充盒。墨水补充盒包括由盒盖和盒体围 成的墨水储存室。盒体约呈长方体。盒体背对盒盖的侧壁向盒盖所在方向内凹 成凹槽。该凹槽的宽度稍大于喷墨打印机字车沿打印滑动方向的宽度。盒体以 凹槽两侧壁分别跨骑于字车沿打印滑动方向两侧的方式套嵌于字车上。盒盖上 开设有贯穿自身的连通墨水储存室和外部大气的通气孔。盒盖上另外开设有输 墨孔。该输墨孔的一个端口通过一段输墨管道在墨水储存室背对盒盖的最远端 与墨水储存室连通,其另一个端口与穿越墨水储存室并同墨水储存室隔绝的墨
水通道连通。墨水输运装置包括定位块和过渡板。定位块与过渡板相互液密封 地紧密叠合。定位块可拆卸地固定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的盖体内。定位块与 过渡板的叠合面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一端穿过过渡板后与第一输 墨管连通,其另一端穿过定位块后与第二输墨管连通。第一输墨管在压盖作用 下通过喷墨打印机墨盒盒盖上的注墨孔插入喷墨打印机墨盒内。第二输墨管穿 过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上设置的通孔后与穿越墨水储存室并同墨水储存室隔绝 的墨水通道连通。前述喷墨打印机,其墨水储存室最好由隔板分隔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互不 连通的墨水储存腔,其通气孔和输墨孔的数量与墨水储存腔数量一一对应。优选地,前述喷墨打印机,在其墨水补充盒的盒体背对盒盖的侧壁外表面 上设置有贯通的定位孔。附加的定位板一端穿过定位孔抵靠于喷墨打印机字车 的底部,将墨水补充盒扣紧于喷墨打印机字车上。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采用了具有马鞍状外形的墨水补充盒,并将其 固定安装于喷墨打印机字车上,以及固定安装于喷墨打印机字车上墨水输运装 置。墨水补充盒的墨水储存室主要部分位于喷墨打印机字车沿打印滑动方向的 两侧*,墨水输运装置位于喷墨打印机原有压盖下部。利用墨水输运装置中设置 的相应墨水输运管线沟通墨水补充盒内的墨水储存室与安装于喷墨打印机字车 上的墨盒之储墨腔,从而把墨水补充盒内的墨水输运至喷墨打印机字车上的墨 盒储墨腔内。这样就避免了传统连续供墨系统结构中输墨管所带来的打印隐患 和安装难度,同时墨水补充盒额外增加的储墨量使低容量墨盒更接近记录头喷 嘴的设计寿命,进而有效保证了喷墨打印机的打印稳定性。此外,使用者可根 据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实际状况手工添加墨水至墨水补充盒内,从而在无需拆卸 喷墨打印机墨盒的情况下达到调整喷墨打印机墨盒储墨容量的效果,以最大限 度的避免对喷墨打印机记录头的反复拆装,以致受损。图面说明图la现有喷墨打印机结构示意图一。图lb现有喷墨打印机结构示意图二。图2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a现有喷墨打印机压盖安装结构示意图一。图3a现有喷墨打印机压盖安装结构示意图二。图4现有喷墨打印机压盖和定位机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现有喷墨打印机定位机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a现有喷墨打印机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一。图6b现有喷墨打印机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7a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结构示意图。图7b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结构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IO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与压盖安装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13a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水输运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13b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水输运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4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水输运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15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水输运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16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水补充盒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17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水补充盒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18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水补充盒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a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结构示意图。
图19b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8 19b8,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及其墨水补充盒和墨水输运装置,图中同现有技术图示相同的构件采用相同的标记。见图8、 9、 10,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l。该喷墨打印机1包括机架2、 固定于机架2上的滑轨3、固定于机架2上可以沿滑轨3往复滑动的字车4和 可拆卸地固定于字车4上的一体式墨盒。其中, 一体式墨盒为两个,分别是位 于喷墨打印机字车4左箱41和右箱42内的三色一体式墨盒51和黑色一体式 墨盒52,它们分别由压盖61、 62压贴于字车左箱41和字车右箱42中。压盖 61、 62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构造与背景技术部分介绍的结构相同。三色一体式 墨盒51和单色一体式墨盒52具有相同的外形,其结构与背景技术部分介绍的 结构相同。墨水补充盒9以其盒体的马鞍形凹槽两侧壁分别跨骑于字车沿打印 滑动方向两侧的方式套嵌于字车4上。墨水补充盒9底部的定位孔由定位板10 穿过并抵靠于喷墨打印机字车4的底部(该底部同三色一体式墨盒51和黑色 一体式墨盒52的记录头所在方向相同),将墨水补充盒9扣紧于喷墨打印机 字车4上。参见图ll、 12,示出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l压盖与一体式墨盒之间的配 合关系。图中以三色一体式墨盒51和压盖61的之间的配合关系为例,省略了 机架2、滑轨3和字车4等。压盖61通过枢轴201固定并可以绕枢轴201转
动。枢轴201固定于字车4后部上端面(同时参阅图la、 lb)。压盖61绕枢 轴201转动至一定相位,并通过扣接于字车左箱41中设置的相应定位扣的方 式固定于该相位时,固定于压盖61盖体内的墨水输运装置8与三色一体式墨 盒51的盒盖511之上表面接触,向盒盖511施加向下(即指向三色一体式墨 盒51记录头所在位置方向)的作用力和平行于盒盖511上表面指向枢轴201 所在方向的作用力,把三色一体式墨盒51紧密地压贴固定于字车左箱41中。 指向三色一体式墨盒51记录头所在位置方向的作用力使位于三色一体式墨盒 51底部512的记录头获得稳定定位,便于向记录介质例如纸张喷射墨水;平行 于盒盖511上表面指向枢轴201的所在方向作用力使位于三色一体式墨盒51 背面513的记录头触点电路与字车左箱41中设置的打印机控制电路触点之间 获得稳定良好的电气连接(参见
图19a、 19b)。见
图13a、 13b、 14、 15,从不同角度分别示出墨水输运装置8的零部件构 成和其相互配合关系。图中,墨水输运装置8应用于三色墨水补充盒,其结构对应于三色墨水补充盒的结构。墨水输运装置8,包括定位块801和过渡板802。过渡板802的一个表面与从定位块801同一个表面突伸出来的三个凸块81、 82和83的表面相互液密 封地紧密叠合。其叠合面之间通常釆用胶水或者熔化粘接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 的相互固定。定位块801通过从其相对于前述叠合面的表面上突伸出的三个榫 扣8011、 8012、 8013自身所固有的弹性变形分别插接于压盖61上设置的对应 通孔611内(参见图ll、 12),从而使定位块801可拆卸地固定于喷墨打印机 字车压盖61的盖体内。过渡板802与定位块801的三个凸块81、 82和83的 叠合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三个对应的流体通道80211、 80221和80231。以其中 之一为例,流体通道80211的一端穿过过渡板802上设置的贯通过渡板802自 身的输墨孔8024后,与同其对应的第一输墨管8031液密封地连通;其另一端 穿过定位块801上设置的贯通定位块801自身的输墨孔8017后,与第二输墨 管8014液密封地连通。同样地,流体通道80221和80231的一端穿过过渡板 802上设置的与其分别对应的贯通输墨孔8025、 8026后,分别与同其对应的 第一输墨管8032、 8033液密封地连通;它们的另一端穿过定位块801上设置 的与其分别对应的贯通输墨孔8018、 8019后,分别与第二输墨管8016、 8015 液密封地连通。橡胶垫804卡接于定位块801的一个端部。在安装状态下,橡 胶垫804通过定位块801施加的挤压力,抵靠于设置在喷墨打印机墨盒的盒盖 511上表面的朝向枢轴201的定位条5111上,向盒盖511施加平行于盒盖511 上表面指向枢轴201所在方向的作用力,把三色一体式墨盒51紧密地压贴固 定于字车左箱41中。该平行于盒盖511上表面指向枢轴201所在方向的作用
力使位于三色一体式墨盒51背面513的记录头触点电路与字车左箱41中设置 的打印机控制电路触点之间获得稳定良好的电气连接(见图la、 19a、 19b)。结合
图19a、 19b,第一输墨管8031、 8032和8033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喷墨 打印机墨盒盒盖511上的注墨孔5112、 5113和5114,亦即,在墨水输运装置 8通过榫扣8011、 8012、 8013插接固定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61的盖体内之 后,第一输墨管8031、 8032和8033的末端分别插入喷墨打印机三色一体式墨 盒51的注墨孔5112、 5113和5114中,将三色一体式墨盒51内部的各色储墨 腔与墨水输运装置8的对应墨水输运管路分别进行一一对应地连通。第二输墨 管8014、 8015和8016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61上设置的通 孔611,亦即,在墨水输运装置8通过榫扣8011、 8012、 8013插接固定于喷 墨打印机字车压盖61的盖体内之后,第二输墨管8014、 8015和8016的延伸 末端分别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61上设置的三个对应通孔611内伸出。设置 于喷墨打印机墨盒盒盖511上的导气孔5115由胶垫805通过墨水输运装置8 施压后予以密封(参见
图13b、 14、 15)。见
图16、 17,从不同角度分别示出本实用新型墨水补充盒的零部件构成和 其相互配合关系。图中的墨水补充盒将单色墨水补充盒和三色墨水补充盒集中 于一体,亦即图示的墨水补充盒是把单色墨水补充盒和三色墨水补充盒复合在 一起的复合式墨水补充盒。单色墨水补充盒和三色墨水补充盒之间通过大约位 于马鞍形盒体中部的隔板906分断。这里以同三色一体式墨盒51对应的三色 墨水补充盒为例进行其相应的结构描述,单色墨水补充盒的基本结构可以在三 色墨水补充盒的结构基础上去除盒体内腔的相应分隔板后获得。三色墨水补充盒9,以容纳其中一色墨水的补充盒为示范,其结构包括由 盒盖901和盒体902围成的墨水储存腔903。其盒体902是大约呈马鞍形的长 方体。亦即盒体902背对盒盖901的侧壁向盒盖901所在的方向塌陷内凹成凹 槽904,得到形状近似于马鞍形的盒体902。该凹槽904的宽度稍大于喷墨打 印机字车4沿打印滑动方向或者垂直于纸张等记录介质运动方向的宽度。盒盖 901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连通墨水储存腔903和外部大气的通气孔905。 一般 地,为在墨水储存腔903内形成气压缓冲,通气孔905会通过位于盒盖901上 表面由不透水胶膜907密封的一段凹槽形成的气道与大气相通。此外,盒盖 901上还开设有输墨孔908。输墨孔908的形成方式与通气孔905基本相同, 两者都分别包括位于盒盖901外表面的由不透水胶膜907密封的一段凹槽。输 墨孔908的一个端口通过一段输墨管道909在墨水储存腔903背对盒盖901的 最远端与墨水储存腔903连通,
图16、 17中,该最远端大体接近墨水储存腔 903的最底端,即其所在方位与三色一体式墨盒51用于装配喷墨记录头的底 部512所在方位相同。输墨孔908的另一个端口与穿越墨水储存腔903并同墨 水储存腔903隔绝的墨水通道910连通。在安装状态下,墨水通道910与从喷 墨打印机字车压盖通孔611内伸出的第二输墨管8014的延伸末端液密封地连 通,具体而言就是第二输墨管8014的延伸末端插入墨水通道910内,所采用 的液密封方式是在第二输墨管8014和墨水通道910之间使用密封圈911进行 密封(见
图14、 15、 16、 18)。因此,在使用状态下,墨水大体从墨水储存 腔903垂向上的最低水平面向位于高位上的输墨孔908流动,进而顺次流向墨 水通道910、第二输墨管8014。三色墨水补充盒9的容纳另外两色墨水的补充 盒按照这里描述的构造方式同理形成,不再赘述。三色墨水补充盒9盒盖901 和不透水胶膜907上分别开设的用于向墨水储存腔903内部灌注墨水的灌墨孔 913采用橡胶垫915予以一封闭。在安装使用状态下,将三色一体式墨盒51和黑色一体式墨盒52分别装入 喷墨打印机字车的4左箱41和右箱42内。之后,将墨水输运装置8通过其上 设置的榫扣8011、 8012、 8013,插接固定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61的盖体内 部,压下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61并使其固定于喷墨打印机字车4上,使墨水 输运装置8的第一输墨管8031、 8032和8033的末端分别插入喷墨打印机三色 一体式墨盒51的注墨孔5112、 5113和5114中,将三色一体式墨盒51内部的 各色储墨腔与墨水输运装置8的对应墨水输运管路分别进行一一对应地连通 (单色一体式墨盒52的连接过程与此相同)。随后,把三色墨水补充盒9的 墨水通道910与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通孔611内伸出的第二输墨管8014的 延伸末端液密封地连通。至此通过墨水输运装置8即完成三色墨水补充盒9与 喷墨打印机三色一体式墨盒51的相互连通(单色墨水补充盒的安装过程与参 照三色墨水补充盒的安装过程进行)。本案中,为了更好地把墨水补充盒9固定于喷墨打印机字车4上,在墨水 补充盒9的盒体902背对盒盖901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其自身贯通的定位孔 912,利用一块附加的定位板IO (见图IO),并使其一端穿过定位孔912,最 终抵靠于喷墨打印机字车4的铅垂向底部,最终达到在喷墨打印机字车4的铅 垂方向上,由凹槽904的顶壁9041和定位板10两者相互夹持住盒体902,进 而将墨水补充盒9扣紧于喷墨打印机字车4上。这里,定位孔912的贯通方向 与喷墨打印机字车4的打印滑动方向相同。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技术构思,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参照其技术启示做出诸 多方面的改进,以及将这种技术构思转用于其它结构类似的喷墨打印机,诸如 此类改进或者基于转用目的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表明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喷墨打印机用墨水输运装置,包括定位块和过渡板,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过渡板相互液密封地紧密叠合,所述定位块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的盖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过渡板的叠合面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一端穿过所述过渡板后与第一输墨管连通,所述流体通道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块后与第二输墨管连通,所述第一输墨管位置对应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墨盒盒盖上的注墨孔,所述第二输墨管位置对应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上设置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喷墨打印机用墨水输运装置,包括定位块和过渡板。定位块与过渡板相互液密封地紧密叠合。定位块可拆卸地固定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的盖体内。定位块与过渡板的叠合面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一端穿过过渡板后与第一输墨管连通,其另一端穿过定位块后与第二输墨管连通。第一输墨管位置对应于喷墨打印机墨盒盒盖上的注墨孔。第二输墨管位置对应于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上设置的通孔。喷墨打印机采用该墨水输运装置后可有效保证打印过程的连续性和打印质量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1052699SQ20072015092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
发明者姚和刚, 伟 徐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