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点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记载有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点记录介质上记录点的技术。
背景技术:
输出墨等色材而进行点记录的代表性的装置,是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期 望尽可能削减墨的使用量而改善性能价格比。已知有为了削减墨使用量而剔除墨点的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但是,在简单地剔除墨点的方法中,存在着由于印刷浓度的降低等而引起的画质 劣化过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限于喷墨打印机,而是输出色材而在点记录介质上记录 点的色材输出装置所共同的问题。[专利文献1]特开2001-305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使画质过度地劣化便能够削减用于点记录的色材使 用量的技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其可以作为以下的方式或 应用例而实现。[应用例1点数据生成装置]一种点数据生成装置,其生成确定由点记录装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点的记 录位置的点记录数据,其主旨在于,具备输出部,其对前述点记录装置输出前述点记录数据,该点记录装置基于前述点记 录数据反复进行主扫描过程和使前述记录介质向副扫描方向移动的输送,并在前述记录介 质上、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形成多列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栅格行,其中前述主扫描过程使在 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输出头边向前述主扫描方向移动边对前述记录介质进 行点的记录;以及剔除处理部,其关于前述点记录数据中所包含的点,执行不进行前述点的记录的 剔除处理;其中,前述输出部,在用MXN次的前述主扫描过程记录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的 情况下,以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遍及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而不 连续的方式,设定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而输出前述点记录数据,其中前 述点记录区域是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地排列的M列栅格行(M为2以上的整数)中在 前述主扫描方向上以N点数(N为2以上的整数)连续的点所占据的区域;前述剔除处理部,根据剔除的比例,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前述点记录 区域的前述MXN个点中的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具有上述结构的点数据生成装置,以在M列栅格行中在主扫描方向上以N点数连 续的MXN个点所占据的点记录区域为点记录数据的构成单位。并且,该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按MXN次的主扫描过程的主扫描过程的顺序依次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并且,在具有 上述结构的点数据生成装置中,根据剔除的比例,确定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中的成为剔 除对象的点,并关于该所确定的剔除对象点,执行不进行点的记录的剔除处理。因此,可以 减少关于被剔除的点的部分的喷嘴输出,实现伴随着喷嘴输出的色材的削减。其另一方面,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点数据生成装置中,在用MXN次的主扫描过程记 录点记录区域的情况下,使该点记录区域中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遍及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 而不连续。由此,在点记录区域中,能够以在副扫描方向上相邻的栅格行中、点的记录的进 行顺序连续的方式设定点的记录位置。因此,由于点剔除对象以外的点,残留在与主扫描过 程对应的栅格行上,所述主扫描过程是进行MXN次的主扫描过程的情况下的表示主扫描 过程的次数的过程编号相邻的主扫描过程,所以能够减小在记录相邻的栅格行的主扫描过 程之间累积的副扫描进给误差。其结果,不会使画质过度地劣化,便可以如已经描述的那样 削减色材使用量。此外,在上述的点数据生成装置中,每执行剔除处理时,根据剔除的比例,按前述 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中的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因此,由于关于 点的记录顺序连续的点执行与剔除的比例相应的数量的点的剔除,所以能够实现各种剔除 程度的剔除,在进行各个程度的剔除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画质的过度的劣化抑制和色材使 用量削减。在这样确定剔除对象点的情况下,能够从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 序中最初的点开始依次确定剔除对象点,或者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 序中最后的点开始依次确定剔除对象点,从而是简便的。此外,能够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成为前述剔除对象的点后的前述 点记录区域在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并将该所 构建的前述点记录数据输出至前述点记录装置。如果这样,则在接收到点记录数据的输入 的点记录装置中,能够进行可以实现画质的过度的劣化抑制和色材使用量削减的点记录。 此外,由于在点记录数据中、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点的记录顺序相同的点记录区域,所以能 够减轻成为剔除处理的对象的点的确定、点记录数据的构建所需要的运算负荷,可以实现 高速处理。在本发明中,作为点记录装置,采用了以下的结构。[应用例2:点记录装置]前述点记录装置,其基于点记录数据反复进行主扫描过程和使记录介质向副扫描 方向移动的输送,并在前述记录介质上、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形成多列沿着主扫描方向的 栅格行,其中前述主扫描过程使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输出头边向前述主扫 描方向移动边对前述记录介质进行点的记录,其主旨在于,该点记录装置具备点记录设定部,在用MXN次的前述主扫描过程记录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的情 况下,其以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遍及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而不 连续的方式,设定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其中前述点记录区域是在前述 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地排列的M列栅格行(M为2以上的整数)中在前述主扫描方向上以N 点数(N为2以上的整数)连续的点所占据的区域;剔除处理部,其关于前述点记录数据中所包含的点,执行不进行前述点的记录的 剔除处理;以及
6
点数据生成部,其生成被进行了前述点记录设定部所进行的前述点记录位置的设 定以及前述剔除处理部所进行的前述剔除处理的前述点记录数据;其中,前述剔除处理部,根据剔除的比例,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前述点 记录区域的前述MXN个点中的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前述点数据生成部,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 后的前述点记录区域在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在此情况下,能够将前述点记录装置形成为喷墨打印机。在本发明中,作为点记录方法,采用了以下的构成。[应用例3:点记录方法]一种点记录方法,其基于点记录数据反复进行主扫描过程和使记录介质向副扫描 方向移动的输送,并在前述记录介质上、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形成多列沿着主扫描方向的 栅格行,其中前述主扫描过程使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输出头边向前述主扫 描方向移动边对前述记录介质进行点的记录,其主旨在于,该方法包括在用MXN次的前述主扫描过程记录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的情况下,以前述点 的记录的进行顺序遍及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而不连续的方式设定 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其中前述点记录区域是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 地排列的M列栅格行(M为2以上的整数)中在前述主扫描方向上以N点数(N为2以上的 整数)连续的点所占据的区域;根据剔除的比例,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MXN 个点中的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关于前述所确定的剔除对象的点,执行不进行前述点的记录的剔除处理;以及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后的前述点记录区 域在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此外,在本发明中,作为计算机程序,采用了以下的构成。[应用例4计算机程序]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为了进行使用了点记录装置的点记录而使计算机生成对前述 点记录装置应该提供的点记录数据,前述点记录装置基于前述点记录数据反复进行主扫描 过程和使记录介质向副扫描方向移动的输送,并在前述记录介质上、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 形成多列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栅格行,其中前述主扫描过程使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 喷嘴的输出头边向前述主扫描方向移动边对前述记录介质进行点的记录,其主旨在于,该 计算机程序使前述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在用MXN次的前述主扫描过程记录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的情况下,以前述点 的记录的进行顺序遍及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而不连续的方式设定 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其中前述点记录区域是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 地排列的M列栅格行(M为2以上的整数)中在前述主扫描方向上以N点数(N为2以上的 整数)连续的点所占据的区域;根据剔除的比例,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MXN 个点中的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关于前述所确定的剔除对象的点,执行不进行前述点的记录的剔除处理;以及
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后的前述点记录区 域在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而且,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色材输出 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印刷控制装置、记录有用于实现这些方法或装置的功能的计算机程 序的记录介质等方式实现。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点记录方法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由喷墨打印机可以形成的墨点的种类的说明图。图4是将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与喷嘴编号相关联而表示图2的点记录方法的详 情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点记录区域DT的过程编号的排列的形态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剔除处理的内容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使剔除的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的比较例实现的剔除与本实施例的剔除 的不同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每一点记录区域DT的剔除处理对象点的确定和经过了其的点记录数 据化的一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与图6相当的图,其是表示变形例1的剔除处理的内容的说明图。图10是与图9相当的图,其是表示变形例2的剔除处理的内容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0…应用程序,20…打印机驱动器,21…分辨率变换处理部,22…色变换处理部, 23…中间色调处理部,24…栅格化处理部,25…剔除处理部,32…输出缓冲器,100…个人 计算机,110... CPU,120…存储器,130…输入输出接口部,140…剔除程度输入部,200…打 印机,210…CPU,220…存储器,230…输入输出接口部,240…单元控制电路,250…头单元, 250n…喷嘴列,260…滑架单元,270…输送单元,300…印刷系统,DT…点记录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按以下的顺序进行说明。A.装置的结构B.实施例C.变形例A.装置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该印刷系统300具备 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个人计算机100、与个人计算机100连接的打印机200。个人计算机100具备CPU110、存储器120、输入输出接口(I/F)部130、剔除程度 输入部140。存储器120具有用于存储印刷数据(点数据)的输出缓冲器32。由于在本实 施例中如后所述设定为以4行X 2列的点组为点构成单位的点记录区域DT进行处理,所以 剔除程度输入部140能够从1/8 7/8中选择剔除的程度。该剔除的程度的选择由用户进行,但是从维持图像品质的观点出发,剔除程度在1/8 6/8为常用范围。这是因为,在7/8 的剔除的情况下,有可能剔除程度成为过度。在个人计算机100中安装有应用程序10、打印机驱动程序20等各种计算机程序。 应用程序10、打印机驱动程序20在预定的操作系统(未图示)下由CPU110执行。而且,打 印机驱动程序20既可以在个人计算机100内发挥作用,或者,也可以在打印机200内发挥作用。应用程序10是例如用于实现图像编辑功能的程序。用户能够通过应用程序10所 提供的用户接口,提供对由应用程序10编辑后的图像进行印刷的指示。应用程序10若从 用户接收到印刷的指示,则向打印机驱动程序20输出成为印刷的对象的图像数据。而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数据作为RGB数据被输出。打印机驱动程序20是用于实现基于从应用程序10输出的图像数据生成印刷数据 的功能的程序。这里,印刷数据是打印机200能够理解的形式的数据,其包含各种命令数据 和点数据。命令数据是用于对打印机200指示特定的工作的执行的数据。点数据是表示构 成被印刷的图像(印刷图像)的像素(印刷像素)中的点的形成状态的数据,具体地,是 表示在各印刷像素中形成哪种颜色的哪种尺寸的点(或者不形成点)的数据。在此,所谓 “点”,指从打印机200输出的墨着落于印刷介质上而形成的1个墨区域。打印机驱动程序20具有将从应用程序10输出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印刷数据的功 能,其具有分辨率变换处理部21、色变换处理部22、中间色调处理部23、栅格化处理部24和 剔除处理部25。分辨率变换处理部21对从应用程序10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以与打印机200 的印刷分辨率一致的方式进行变换。色变换处理部22进行图像数据的色变换处理。在本 实施例中使用的打印机200,是使用青(C)、品红(M)、黄(Y)、黑(K)各色的墨进行印刷的打 印机。因此,色变换处理部22将由RGB值表示的像素值变换为CMYK值。中间色调处理部 23关于色变换后的像素值进行中间色调处理而形成点数据。作为中间色调处理,能够利用 例如误差扩散法、使用了抖动显示阵(fM廿^卜U夕7 )的递色法(亍]廿法)等。而 且,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打印机200,是可以形成小点、中点和大点3种尺寸的点的打印机。 但是,作为打印机200,并不是可以形成的墨点的尺寸限于3种的打印机,而可以利用能够 形成1种以上的尺寸的点的打印机。栅格化处理部24,将由中间色调处理获得的点数据排 列变换为应该传送给打印机200的顺序。剔除处理部25,对于点数据执行后述的剔除处理。 剔除处理后的点数据,暂时存储到输出缓冲器32,并经由输入输出接口部130输出到打印 机 200。本实施例的打印机200是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墨点而印刷图像的喷墨打印机。打印 机200具备CPU210、存储器220、输入输出接口(I/F)部230、根据来自CPU210的指示控制 各种单元的单元控制电路240、头单元250、滑架单元260和输送单元270。头单元250具有用于向印刷介质输出墨的印刷头(未图示)。头单元250,在各头 中、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具有多个喷嘴,从各喷嘴断断续续地输出墨。该头单元250搭载在 滑架单元260上,若滑架单元260在预定的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则头单元250 也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头单元250通过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并且从喷嘴断断续续地输 出墨,而在印刷介质上形成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点行。而且,在本说明书中,也将主扫描行称
9为“栅格行”。滑架单元260是用于使头单元250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在滑架 单元260上,除了头单元250以外,还可以装拆地保持有容纳墨的墨盒。输送单元270是用 于通过输送印刷介质而进行副扫描的驱动装置。输送单元270例如由供纸滚轴、输送电动 机、输送滚轴、压纸卷轴以及排纸滚轴(未图示)等构成。而且,也可以代替印刷介质,而在 副扫描方向上输送印刷头。B.实施例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点记录方法的说明图。在图2的左侧,示出了在头单元中设 置的喷嘴列250n。该喷嘴列250n具有用于排出1种墨(例如黑墨)的10个喷嘴。其他的 墨用的喷嘴列省略了图示。尽管在实际的打印机中对每1种墨设置有数十 数百个喷嘴, 但在此为了便于图示,描绘了较少的喷嘴数的喷嘴列。在各个喷嘴位置上附加的编号0 9是标识喷嘴的编号(ID)。喷嘴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间距k是例如180dpi,印刷像素的间距 是例如720dpi。在此情况下,间距k是4 “点”。一般地,间距k是2以上的整数。喷嘴列 250n在沿主扫描方向(图的左右方向)执行主扫描的过程中,在印刷介质上记录点。在图 2中,“过程”意味着主扫描过程,对该“过程”标注的数字,是表示主扫描过程的次数的过程 编号。每进行1次主扫描过程,喷嘴列250n便在副扫描方向(图的上下方向)上进行移 动,该移动后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比移动前的过程编号值递增1。在该例子中,副扫描 进给量是5点的固定值,示出了 16次的主扫描过程的喷嘴列250n的位置。而且,虽然实际 上是印刷介质进行移动,但在此为了便于图示,描绘为喷嘴列250n进行移动的情况。在图2的右侧描绘的带编号的圆圈,表示所记录的墨点,圆中的编号表示喷嘴编 号。符号“L1” “L48”是对主扫描行附加的连续编号的行编号。例如,在主扫描行L1上, 由8号喷嘴和3号喷嘴各1像素交替地进行点记录。如若参照图2的左侧则能够理解地, 主扫描行L1上的借助8号喷嘴进行的点记录在过程编号1的主扫描过程中执行,借助3号 喷嘴进行的点记录在过程编号5的主扫描过程中执行。在该例子中,各主扫描行上的全部 点的记录利用2次主扫描过程完成。如果换言之,则各主扫描行上的全部点的记录利用2 个不同的喷嘴执行。这样的印刷称为“2过程印刷”。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利用N次主扫 描、使用N个喷嘴执行各主扫描行上的点记录的印刷称为“重叠印刷”。而且,为了完成各主 扫描行的印刷所需的主扫描过程的次数N,可以设定为2以上的任意数。一般地,用多次主 扫描过程执行各栅格行的印刷的理由是由于因印刷头的制造误差和/或副扫描进给误差 而有可能点的记录位置稍微偏离,所以通过用不同的多个喷嘴印刷1行而使点的偏离难以 变得明显,来使画质提高。图2中所示的符号“L1” “L48”也能够理解为在副扫描方向上 排列的栅格行的编号。在本实施例中,如后所述,将4行2列的点所占据的点记录区域DT作为进行点记 录的构成单位,按每一该点记录区域DT来设定点记录顺序和点的记录位置。在该点记录区 域DT中,由于8个点排列为4行2列,所以利用连续的8次主扫描过程(如果与过程编号 相关联则是8个连续的过程编号的主扫描过程)和每一该主扫描过程的从不同喷嘴的墨点 形成,完成点记录区域DT中的点印刷。在进行主扫描过程时,可以在相同过程编号的主扫 描过程中从不同的喷嘴同时形成墨点。例如,在图2的过程编号8的主扫描过程中,从喷嘴 编号0 9的全部喷嘴形成墨点。因而,虽然在各个点记录区域DT中,用8个连续的过程编号的主扫描过程进行点记录,但该连续的8个过程编号的排列与点记录区域DT所占据的 位置(即主扫描过程的进展)相应地改变。关于这些后面描述。图3是表示由喷墨打印机可以形成的墨点的种类的说明图。该打印机可以在1印 刷像素的区域内形成大点、中点和小点这3种点。图3(A)示意地示出了这些点,大点主要 用于印刷整面区域和/或高浓度区域,小点主要用于印刷低浓度区域。例如,整面区域大多 仅用大点进行印刷,高亮区域(极低浓度区域)大多仅用小点进行印刷。中点,在中间的浓 度区域中,比大点和/或小点使用得多。图3(B)示出了使用大点印刷3X5像素的整面区 域的形态。1像素的范围由虚线表示。而且,也存在1像素的形状是横向长的长方形的情 况,此外也存在正方形的情况。大点是在完全地包含1像素的区域的广阔的区域中扩展的 点,中央的大点在与其周围的8个大点的各个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重叠。此外,通常,由于头 边在主扫描方向(图的左右方向)上行进边排出墨,所以在印刷介质上点存在向左右较大 扩展的趋势。因此,在为了削减墨量而剔除点的情况下,如果沿主扫描方向每隔1像素地进 行剔除,则存在画质劣化不那么明显的优点。图4是将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与喷嘴编号相关联而表示图2的点记录方法的详 情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点记录区域DT的过程编号的排列的形态的说明图。在图4中,由1个框表示1像素(1点),在1像素的框内,在图的左侧,示出了执行 该像素的点记录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和喷嘴编号。在图的右侧,仅示出了该像素的主 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并且,如已经描述的那样,4行2列的点所占据的点记录区域DT在主 扫描过程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接续,其形态示于图5中。在此情况下,在图5中,示出了主 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在此,关于点记录区域DT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和点记录顺序进行说明。如图 5所示,在点记录区域DT中所占据的4X2个点的点记录顺序以下述方式与点记录区域DT 中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相关联而进行设定在4行2列的点的排列中的各列间的推进 中,记录顺序在位于斜向位置的点之间增加。例如,在主扫描行数较少的图5中的左上方的 点记录区域DT中,该点记录区域DT的点由过程编号1 8的主扫描过程进行记录,点记录 顺序从最开始的过程编号1开始至2 — 3 — 4成为在位于斜向的位置的点之间增加的顺序, 关于其余的点也是,点记录顺序关于5 — 6 — 7 — 8成为在位于斜向的位置的点之间增加 的顺序。若主扫描过程推进,则由于如已经描述的那样点记录区域DT中的主扫描过程的 过程编号发生改变,所以如图5所示,点记录顺序从该点记录区域DT中最开始的过程编号 5开始至6 — 7 — 8成为在位于斜向的位置的点之间增加的顺序,关于其余的点也是,点记 录顺序关于9—10 — 11 — 12成为在位于斜向的位置的点之间增加的顺序。但是,若主扫 描过程进一步推进,则虽然点记录区域DT中的过程编号按过程编号顺序排列8个,但最开 始的过程编号并不一定与点记录区域DT的最上行一致。在此情况下,如图5所示,以下述 方式设定点记录顺序过程编号从应用最开始的过程编号7的点在斜向上增加为8,并且关 于其他的点,过程编号从过程编号9如上所述增加。这样,在点记录区域DT中,由于记录顺 序在4行2列的点的排列的位于斜向的位置的点之间增加,所以在点记录区域DT中,过程 编号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每一列中遍及各列不连续,从而在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点记录顺 序)中,在点记录区域DT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每一列中,也遍及各列不连续。
这样在点记录区域DT中、点记录顺序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每一列中遍及各列不连 续,成为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列中相邻的点不由连续的3个以上的主扫描过程形成的点记录 顺序。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剔除处理的内容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使剔除的程度相同 的情况下的比较例实现的剔除与本实施例的剔除的不同的说明图。图6(A)与图4相同,示 出了不进行剔除处理的情况下的点的记录的形态。即,在该图6(A)中,示出了在各个点记 录区域DT中,由于按图中的过程编号的顺序形成墨点,所以关于全部的点进行了记录的形 态。与此相对,在图6(B) (H)中,示出了利用本实施例的剔除处理进行的点记录的形态, 该剔除处理,具有以下那样的特征。设定剔除点记录区域DT的4X2个(8个)点的1个以上的点,在关于点记录区域 DT中的2个以上的点进行剔除的情况下,关于点记录顺序连续的点进行剔除。由于以这样的剔除特征进行点剔除,所以在点记录区域DT中在副扫描方向上相 邻的主扫描行中,表示点记录顺序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在相邻的主扫描行彼此间连 续,从而能够减小承担相邻的主扫描行的点记录的主扫描过程之间的副扫描进给误差。艮口, 由于通常每进行副扫描进给都会产生进给误差,所以剔除的对象以外的点、即进行点记录 的点,若其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相远离,则其在副扫描方向上相远离,副扫描进给误差按 该远离的主扫描过程的次数而累积。因此,在点记录区域DT中在副扫描方向上相邻的主 扫描行之间,使执行点记录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连续而减小每一主扫描过程的上述误 差,从而能够减小主扫描行间的副扫描进给误差。其结果,能够减小点记录区域DT中在副 扫描方向上相邻的主扫描行中的墨的着落位置的偏离的累积,减轻因其引起的画质劣化。此外,由于以上述的剔除特征进行点剔除,所以在剔除的程度小于等于4/8的情 况下,不剔除1列全部的点和/或1行全部的点。但是,如图7的比较例(4/8剔除)中的 剔除的形态所示,在剔除列整体的情况下,该列作为空白而变得明显,从而会发生过度的画 质劣化。在剔除行(主扫描行/栅格行)整体的情况下也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 在剔除的程度小于等于4/8的情况下,不剔除点记录区域DT中的1列全部的点和/或1行 全部的点,从而能够抑制图像劣化。而且,图7的比较例(4/8剔除)中的剔除,是剔除图4 中的偶数列(主扫描行上的偶数像素位置)的点的例子,该比较例的剔除方法,是最简单的 剔除处理的例子。这样的实施例中的剔除处理,进行了用于防止重叠印刷中的过度的画质劣化的研 究。在该含义下,也将该剔除处理称为“重叠考虑点剔除”。在将点记录区域DT设定为4行 2列的点的本实施例中,可以以图6(B) (H)所示的方式实现该重叠考虑点剔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点记录区域DT是4行2列,所以可以实现1 7的剔除,剔除 的比例依该剔除数而确定。在图6(B)中,示出了剔除1点的方式。在该1点剔除中,示出 了进行点记录区域DT的最开始的过程编号的主扫描过程中的剔除的例子,即进行关于点 记录区域DT的点记录顺序中最初的点的剔除的例子。在图6(C) (H)中,示出了剔除点 数从2至7依次增加的剔除的方式,在各剔除的方式中,被剔除的点的点记录顺序分别按剔 除点数连续。并且,在图6(C) (G)所示的各剔除的方式中,在不遍及副扫描方向上的列 而剔除点的状况下,剔除对象以外的点,在各个点记录区域DT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相邻的主 扫描过程中按过程编号的排列顺序着落而被进行点记录。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行点记录
12区域DT中的上述的点记录顺序的设定和以过程编号顺序的点剔除,所以不用说与一律剔 除偶数列的比较例(参照图7)相同的剔除程度(4/8剔除),即使是比该比较例大的剔除程 度(5/8 6/8剔除),被剔除的点也不会在副扫描方向上排为一列。因此,在本实施例中, 不是被剔除的点成为副扫描方向上的列而成为空白的形态,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过度的画 质劣化。而且,每进行点记录区域DT中的点的剔除时,在图6中,将该点记录区域DT中的 最开始的过程编号(在图6中为过程编号1)设定为最初的剔除对象过程编号,并设定为仅 该过程编号的剔除(1/8剔除)和过程编号1 2、过程编号1 3、过程编号1 4、过程编 号1 5、过程编号1 6、过程编号1 7的剔除(2/8 7/8剔除)。这样将最开始的过 程编号设定为最初的剔除对象过程编号,也是将点记录区域DT的点记录顺序中最初的点 设定为剔除对象点,这样做是因为,点的剔除数在4行2列的点记录区域DT中最大为7而 可简便地进行应对。即,如果剔除点的数量确定,则可从点记录区域DT的点记录顺序中最 初的点开始依次简便地确定剔除对象点。在将最初的剔除对象点设定为点记录区域DT的 点记录顺序中最后的点的情况下也同样,在该情况下,可从该最后的点开始依次简便地确 定剔除对象点。如果点的剔除数小于等于6,则能够将最初的剔除对象过程编号设定为最开始的 过程编号以外的过程编号。例如,如果点剔除数是6,则只要对过程编号1或过程编号2的 点进行作为最初的剔除的1/8剔除,并从该过程编号开始直至点剔除数成为6为止使过程 编号连续即可。如果点剔除数是5,则只要对过程编号1 过程编号3的任意一个的点进行 作为最初的剔除的1/8剔除,并从该过程编号开始直至点剔除数成为5为止使过程编号连 续即可。即,关于1点的剔除,进行该剔除的点的过程编号可以任意地设定,在剔除点数增 加的情况下,在直至该剔除点数为止过程编号连续的范围内,设定最初的剔除对象的过程 编号是简便的。此外,也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剔除对象的过程编号的设定。预想将从点记录区域 DT中的最开始的过程编号(在图6中是过程编号1)开始直至最后的过程编号(在图6中 是过程编号8)为止环状地进行排列而成的环状的过程编号串,任意地设定最初的剔除对 象过程编号。接着,能够从该设定的任意的过程编号开始,将环状的过程编号串中直至连续 至剔除点数的过程编号为止的排列设定为剔除对象的过程编号的排列。例如,在剔除点数 是4的情况下,如果将最初的剔除对象过程编号设定为过程编号6,则将从该过程编号6开 始在环状的过程编号串中直至连续至剔除点数4的过程编号为止的排列、即过程编号6 — 过程编号7 —过程编号8—过程编号1的排列设定为剔除对象的过程编号的排列。接着,关于完成图6中所示的剔除的处理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每一点记录区域 DT的剔除处理对象点的确定和经过了其的点记录数据化的一方法的流程图。该处理,由剔 除处理部25(图1)执行。在步骤S100,对作为印刷对象输出至打印机驱动程序20的图像 数据的主扫描、副扫描方向的点,按每一 4列2行的点记录区域DT赋予点记录顺序。此时 的点记录顺序,以下述方式进行设定关于与各个点记录区域DT中所含的点对应的主扫描 过程的过程编号,从其最开始的过程编号开始如图5中所说明的那样记录顺序在4行2列 的排列中在斜向上增加。在此情况下,由于头单元250的各个喷嘴列250η的硬件的结构 (参照图2)预先确定,所以在图像数据作为印刷对象被输出至打印机驱动程序20的时刻,可以判明该图像数据的点构成。因此,也可以根据该所判明的点构成,预先对每一点记录区 域DT赋予点记录顺序,并在步骤SlOO读出其结果。在接着的步骤110,从剔除程度输入部140获得每一点记录区域DT的点的剔除程 度作为剔除数Z。如已经描述的那样,剔除程度输入部140由用户进行输入操作,在本实施 例中,由于点记录区域DT是4行2列,所以得到1 7的剔除数Z。继剔除数Z的获得之 后,判定是否有未确定借助剔除处理进行剔除的剔除点的点记录区域DT (步骤S120)。在 此,如果进行否定判定,则由于完成了关于全部的点记录区域DT的剔除点的确定以及基于 其的点记录顺序设定,所以前进至后述的步骤S150而结束本例程。其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0进行肯定判定,则关于未确定借助剔除处理进行剔 除的剔除点的点记录区域DT,确定执行剔除处理的点(步骤S130)。该成为剔除处理的执 行对象的点,为在点记录区域DT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内从最开始的过程编号pns开始 直至达到在步骤S120获得的剔除数Z为止的过程编号(pns+(Z-l))的点。例如,由于剔除 数Z = 1是1/8剔除,所以在图6的例子中最开始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1 (pns = 1)的 点为剔除对象点。如果与点记录顺序相关联对此进行说明,则剔除对象点,为点记录区域DT 的点记录顺序中最初的点。如果剔除数Z增加为2 7而进行,则如图6(C) (H)所示,从最开始的过程编 号l(pns = 1)开始直至pns+(Z-l)的过程编号为止的点成为剔除处理的对象。如果与点 记录顺序相关联对此进行说明,则剔除对象点,从点记录区域DT的点记录顺序中最初的点 开始,以点记录顺序的顺序确定剔除数Z个。在此情况下,如已经描述的那样,剔除数Z = 1时的剔除对象点的过程编号,也能够设定为点记录区域DT中的最开始的过程编号以外的 过程编号的点。而且,如已经描述的那样,也能够在环状的过程编号串中设定剔除对象点的 过程编号的排列。若这样在点记录区域DT中确定与用户所设定的剔除程度相应的剔除点,则对下 一个点记录区域DT设定上述的剔除处理的对象(步骤S140),并重复从步骤S120开始的 处理。并且,如果在步骤S120进行否定判定,则由于完成了关于全部的点记录区域DT的 剔除点的确定以及基于其的点记录顺序设定,所以沿着主扫描、副扫描方向将包含确定完 毕为剔除对象的点的点记录区域DT设定为点记录数据(步骤S150),并结束本例程。其结 果,通过进行基于包含剔除点的信息和点记录顺序的点记录数据的墨点形成,如图6(B) (H)所示,可以实现具有上述的剔除特征的剔除处理,不会使画质过度地劣化便可以削减墨 使用量。此外,如从图6可以看出的,包含相同点记录顺序以及相同剔除处理点的点记录 区域DT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排列。因此,上述的步骤S120 140的处理,只要关于图像数 据的在最开始栅格侧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点记录区域DT、在图5中若换言之则在左侧的 列中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点记录区域DT,沿副扫描方向进行即足以,关于在主扫描方向 上排列的点记录区域DT的剔除处理对象点的确定可以并行处理。因此,除了步骤S120 140的处理以外,能够减轻步骤S150的点记录数据的构建所需要的运算负荷,可以实现高 速处理。C.变形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等,而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在各种方式中进行实施,例如也可以是以下那样的变形。Cl.变形例 1 在4行2列的点记录区域DT中,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和与该过程编号对应的点 的排列、即以与过程编号顺序对应的点记录顺序的点的排列,除了如图6所示在4行2列的 排列中记录顺序都在斜向上增加的情况以外,也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形。图9是与图6 相当的图,其是表示变形例1的剔除处理的内容的说明图。在图9的变形例1中,在4行2列的点记录区域DT中,虽然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各 列中与点记录顺序对应的过程编号遍及该列不全部连续,但是在一部分中、即在4行的一 半的2行中连续。具体地,在点记录区域DT中,用最开始的过程编号2至9这8次的主扫 描过程完成各点的记录,各点与过程编号对应地以过程编号2 9的顺序被进行记录,虽然 在1行 2行的推进和2行 3行的推进中,与已经描述的实施例同样过程编号(点记录 顺序)在斜向上增加,但是在3行1列和4行1列的点的排列以及3行2列和4行2列的 点的排列中,过程编号(点记录顺序)连续。在该变形例1中也是,图9(B) (E)所示的 从仅最开始的过程编号2的剔除(1/8剔除)开始直至过程编号2 6的剔除(5/8剔除) 为止被剔除的点在副扫描方向上不排列为一列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在副扫描方向上相邻的 主扫描过程中的连续的点记录。在过程编号2 7的剔除(6/8剔除)和过程编号2 8 的剔除(7/8剔除)这样以较高剔除程度的剔除中,最初不能够进行在副扫描方向上相邻的 二个主扫描过程中的连续的点记录,只不过被剔除的点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为一列。因此, 在该变形例1中也是,直至大的剔除程度为止,可以实现画质劣化的抑制和墨削减,在大的 剔除程度下能够使墨削减优先。C2.变形例 2 4行2列的点记录区域DT中的点的排列也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形。图10是与 图9相当的图,其是表示变形例2的剔除处理的内容的说明图。在图10的变形例2中,在4行2列的点记录区域DT中,虽然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各 列中与点记录顺序对应的过程编号遍及该列不全部连续,但是与上述的变形例1同样,在4 行的一半的2行中连续。具体地,在点记录区域DT中,用过程编号3 10这8次的主扫描 过程完成各点的记录,各点与过程编号对应地以过程编号3 10的顺序被进行记录,虽然 在1行 2行的推进和3行 4行的推进中与已经描述的实施例同样,过程编号(点记录 顺序)在斜向上增加,但是在2行1列和3行1列的点的排列以及2行2列和3行2列的 点的排列中,过程编号(点记录顺序)连续。在该变形例2中也是,图10(B) (E)所示的 从仅最开始的过程编号3的剔除(1/8剔除)开始直至过程编号3 8的剔除(6/8剔除) 为止,被剔除的点在副扫描方向上不排列为一列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在副扫描方向上相邻 的主扫描过程中的连续的点记录。在过程编号3 9的剔除(7/8剔除)这样以极高剔除程 度的剔除中,最初不能够进行在副扫描方向上相邻的二个主扫描过程中的连续的点记录, 只不过被剔除的点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为一列。因此,在该变形例2中也是,直至极大的剔 除程度为止,可以实现画质劣化的抑制和墨削减,在极大的剔除程度下能够使墨削减优先。C3.变形例 3:作为重叠考虑点剔除处理的特征,除了上述的剔除特征之外,也能够在点记录区 域DT中的点仅由大点构成的情况下和在由中点和/或小点构成的情况下使每一点记录区
15域DT的剔除处理不同。例如,可以在点记录区域DT仅由大点构成的情况下,执行图6(B) (H)的1/8 7/8剔除,另一方面,在由中点和/或小点构成的情况下,将剔除的程度限制至 图6 (B) (E)的1/8 4/8剔除。如果点记录区域DT的各点是大点,则由于如在图3中说明的那样相邻点间的重叠 大,所以即使以较大的剔除程度,相邻点间的重叠也存在与小的中点和/或小点相比,难以 产生因剔除引起的过度的画质劣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中点其相邻点间的重叠少,此 外,在小点的情况下相邻点间几乎不产生重叠,所以由于存在因剔除引起的画质劣化明显 的趋势,所以将剔除程度限制为小的一侧。例如,在用户利用剔除程度输入部140设定输入 了 5/8的剔除程度的情况下,关于由大点构成的点记录区域DT,进行该所设定的5/8剔除, 但是关于由中点和/或小点构成的点记录区域DT,限制为剔除程度比所设定的5/8剔除低 的4/8剔除。如果这样与点的大小相应地改变剔除程度,则即使在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中 混合存在大点、中点及小点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每一 4行2列的点记录区域DT中的适合 的剔除的程度的设定(限制),实现图像劣化的抑制。C4.变形例 4: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主扫描的次数是2的重叠印刷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 以应用于主扫描的次数是2以外的任意的重叠印刷。例如,如果是主扫描的次数为3的重 叠印刷,则只要由4行3列的点构成点记录区域DT,并对于每一该点记录区域DT进行已经 描述的处理即可。此外,关于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地排列的栅格行的列也同样,也能够将点 记录区域DT作为3列的栅格行、5列的栅格行来处理,将点记录区域DT设定为3行2列、5 行2列的记录区域。C5.变形例 5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印刷头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但是也可以代替印刷头,而使印 刷用纸移动。C6.变形例 6: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喷墨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传真、复 印机等其他的图像记录装置。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在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制造 中使用的色材输出装置;在有机EL显示器、FED (场发射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 极材料输出装置;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输出装置等其他色材输出装置。而 且,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印刷头”,相当于在打印机等图像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各种记录头; 在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制造中使用的色材输出头;在有机EL显示器、FED (场发射显示 器)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输出头;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输出头 等。此外,本发明中的“印刷介质”或“点记录介质”,并不限于纸,而指被形成点的介质。
权利要求
一种记录介质,其记载有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前述计算机程序,是用于为了进行使用了点记录装置的点记录而使计算机生成对前述点记录装置应该提供的点记录数据的计算机程序,前述点记录装置基于前述点记录数据反复进行主扫描过程和使记录介质向副扫描方向移动的输送,并在前述记录介质上、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形成多列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栅格行,其中前述主扫描过程使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输出头边向前述主扫描方向移动边对前述记录介质进行点的记录;前述计算机程序使前述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在用M×N次的前述主扫描过程记录点记录区域的M×N个点的情况下,基于以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遍及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而不连续的方式设定了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的数据,根据剔除的比例,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M×N个点中的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其中前述点记录区域是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地排列的M列栅格行(M为2以上的整数)中在前述主扫描方向上以N点数(N为2以上的整数)连续的点所占据的区域;关于前述所确定的剔除对象的点,执行不进行前述点的记录的剔除处理;以及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后的前述点记录区域在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前述计算机程序使前述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初的点开始,或者,从前述点记录 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后的点开始,依次确定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前述计算机程序使前述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后的前述点记录区域在 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并对前述点记录装置输 出该所构建的前述点记录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前述计算机程序使前述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 设定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前述剔除的比例由用户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前述剔除的比例由用户设定;前述计算机程序使前述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 设定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初的点开始,或者,从前述点记录 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后的点开始,依次确定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以及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后的前述点记录区域在 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并对前述点记录装置输 出该所构建的前述点记录数据。
7.一种点记录方法,其基于点记录数据反复进行主扫描过程和使记录介质向副扫描方 向移动的输送,并在前述记录介质上、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形成多列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栅 格行,其中前述主扫描过程使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输出头边向前述主扫描 方向移动边对前述记录介质进行点的记录,该方法包括在用MXN次的前述主扫描过程记录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的情况下,基于以前述点 的记录的进行顺序遍及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而不连续的方式设定 了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的数据,根据剔除的比例,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 行顺序确定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MXN个点中的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其中前述点记录区 域是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地排列的M列栅格行(M为2以上的整数)中在前述主扫描 方向上以N点数(N为2以上的整数)连续的点所占据的区域;关于前述所确定的剔除对象的点,执行不进行前述点的记录的剔除处理;以及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后的前述点记录区域在 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记录方法,其中,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初的点开始,或者,从前述点记录 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后的点开始,依次确定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记录方法,包括设定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记录方法,其中,前述剔除的比例由用户设定。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记录方法,其中,前述剔除的比例由用户设定;该方法包括设定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初的点开始,或者,从前述点记录 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后的点开始,依次确定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
12.一种点记录装置,其基于点记录数据反复进行主扫描过程和使记录介质向副扫描 方向移动的输送,并在前述记录介质上、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形成多列沿着主扫描方向的 栅格行,其中前述主扫描过程使在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输出头边向前述主扫 描方向移动边对前述记录介质进行点的记录,该装置具备点记录设定部,在用MXN次的前述主扫描过程记录点记录区域的MXN个点的情况下, 其以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遍及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而不连续 的方式,设定前述主扫描过程中的前述点的记录位置,其中前述点记录区域是在前述副扫 描方向上连续地排列的M列栅格行(M为2以上的整数)中在前述主扫描方向上以N点数 (N为2以上的整数)连续的点所占据的区域;剔除处理部,其关于前述点记录数据中所包含的点,执行不进行前述点的记录的剔除 处理;以及点数据生成部,其生成被进行了前述点记录设定部所进行的前述点记录位置的设定以 及前述剔除处理部所进行的前述剔除处理的前述点记录数据;其中,前述剔除处理部,根据剔除的比例,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前述点记录 区域的前述MXN个点中的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前述点数据生成部,使按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确定了前述成为剔除对象的点后的 前述点记录区域在前述主扫描方向和前述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而构建前述点记录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点记录装置,其中,前述剔除处理部,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初的点开始,或 者,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后的点开始,依次确定前述成为剔 除对象的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点记录装置,其中,前述剔除的比例由用户设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点记录装置,其中,前述点记录装置是喷墨打印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点记录装置,其中,前述剔除的比例由用户设定;前述剔除处理部,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初的点开始,或 者,从前述点记录区域的前述点的记录的进行顺序中最后的点开始,依次确定前述成为剔 除对象的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不会使画质过度地劣化便能够削减用于点记录的色材使用量的点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记载有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本发明以将与连续的主扫描过程的过程编号M相当的M行与各行的点数N对应起来而成的M行N列的连续的点所占据的点记录区域DT为处理单位。以在点记录区域DT中点记录顺序遍及副扫描方向上的一列而不连续的方式,从点记录区域DT中的主扫描过程的最开始的过程编号开始按过程编号顺序设定点记录区域DT的M×N个点的点记录顺序。在此基础上,关于点记录区域DT的M×N个点的1个以上的点,按与点记录顺序相当的过程编号的顺序执行剔除处理。
文档编号B41J2/21GK101927612SQ2010102113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斋藤敏树, 松冈宏纪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